赏析语言巧作答

时间:2022-08-29 08:55:48

赏析语言巧作答

记叙文阅读中“赏析语言”这类试题是最近几年各省中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的一类试题,它既能考查出学生对语句的认知感知程度,对优美语句的鉴赏水平,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能体现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类试题。

语言赏析题在记叙文阅读中所占分值也不小,一般都占到3分-4分。在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比例也很大,仅以河北省为例,自07年以来,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都出现了这类试题:2007年,22题,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二段进行简要赏析(《江南陶公柳》);2008年,22题,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小扇轻摇的时光》;2009年,20题,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昙花终于怒放》);2010年, 20题,对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最美的善举》)等等。可见这类试题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怎样才能回答好这类试题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赏析语言类试题的答题技巧。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语句会出语言赏析类试题。综合这几年的试题情况,适合出语言赏析试题的语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写景状物的句子;一种是人物描写的句子。这两类句子涉及这类试题较多,我们分别来作分析:

一、写景状物类语句的赏析。

示例1:08年江苏淮安试题《生命之芯》的10小题: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①段划线句中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示例2: 08年吉林试题《会唱歌的火炉》的第18小题: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这类试题该如何作答呢?我们先以大家都熟悉的课本的语句为例进行分析:

例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该如何进行赏析呢?首先,我们知道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效果形象生动,而且这句话写出了春风温暖、轻柔的特点,从情感上来说它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那我们就可以从以下这几点对语句进行赏析:

①分析修辞方法的使用

②分析使用修辞的好处

③(内容上的分析)描写了什么景物,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④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或者主题的体现。

将这四点综合在一起,就有了赏析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轻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个例句,我们完全可以找到赏析此类语句的答题要点,即:1.使用了什么写法(修辞)

2.写得怎样(修辞的效果)

3.写出了什么内容

4.表达了什么情感(中心)

把这四点综合到一起,就可以得到赏析题答题的固定格式:运用了……修辞,写得……,写出了……特点,表达了(表现了)……情感(主题)。

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完成对示例1中A句的准确赏析: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葡萄藤叶的灵性,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

二、人物描写句的赏析。

在记叙文阅读中,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句子让我们去赏析:

示例1: 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 ( 08年北京中考试题《乡间的庙会》)

示例2: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 08年福州中考试题《父亲的秘密》)

这两个例句都是描写人物的,这样的句子我们又该如何去赏析呢?同样,我们也以课文的一段语句为例来进行说明。

例句: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赏析这句话要知道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写得形象生动,描绘了父亲买橘子时动作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怀。

我们把这几点连起来,就有了赏析答案,即:这段文字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通过“攀、缩、微倾”这些动词使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买橘子时动作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怀。

通过分析答案,我们知道人物描写句的赏析也可以从四方面进行:1.使用了什么写法(描写方法)

2.写得怎样

3.通过哪些关键词写出了什么(心理或性格特征)

4.表达了什么情感(中心)

赏析格式:运用了……方法(描写方法),写得……,通过……关键词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对人物描写句的示例1进行准确赏析:这段文字是人物的动作描写,通过 “摇晃”和“听着吆喝声”等动作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坐车的情形,表现了他们去赶庙会时的愉悦心情。

三、在分析了景物描写句和人物描写句之后,我们把这两类语句的赏析答案拿过来进行一下比较和对照,你会发现什么呢?两类语句的赏析要点是一样的,都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拓展到所有的语句赏析题,即:

1.分析句子特点。在分析语句特点时要考虑全面,除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之外,还要考虑语句句式的特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写作手法的运用,关键词语的使用等等,这样就可以准确住把握句子的特点。

2.所起作用(各类语句的表达效果)。句子的表达效果都可以归到“形象生动”上,所以这一点比较好概括。

3. 语句含义。在分析这点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写出句子的含义。

4. 情感的流露或主题的表达。这一点也要结合上下文或主题思想。

四点结合起来,连成固定句式:运用了……方法(修辞、人物描写、句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得……,写出了……特点,表达了(表现了)……情感(主题)。

固定格式在使用时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搬硬套,如果情感和主题没有明显的揭示,我们可以不做分析,只分析三点即可。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这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编成口诀送给大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赏析秘笈”:

赏析语言要记牢,整体感知很重要。

句子特征要明确,表达效果分析到。

语句内涵需揭示,情感主题不能少。

四个方面分析全,语言赏析能做好。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