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黄岗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喊天节"传承人吴广兴

时间:2022-08-29 08:27:14

初窥黄岗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本文是对一个黄岗侗寨鬼师、喊天节传承人做的口述史分析,全文以时间、生活事件为主线,叙述吴广兴的儿时、上学、学习喊天等事件。通过口述生活史浅析黄岗非物质文化遗产"喊天节"传承人吴广兴的生活事迹,来强调应当从人文关怀视角出发,对于承载着文化记忆和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用口述史和生活史的角度展开调查与记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另一视角。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喊天节;田野调查

一、相关概念简析

口述史“主要指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成为史料的民间传说、社会歌谣、历史人物讲话、录音录像以及访问调查的原始资料”[1]。尤育号就认为在民间文化口述史研究中,采取以生活空间为描述与解释的坐标、以生活事件为描述与解释的向度的研究策略,加强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有着相当大的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2]。

生活史(life history)“是一种对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所以本文通过传承人的生活空间、生活事件、无事件境的记忆来讲述生活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非遗保护的另一核心。“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符合非遗活态传承的本质,传承人只有在特定民俗语境下,才能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3]。

二、个人少时

吴广兴,黄岗侗族大寨人,农历1951年2月10日出生,今年67岁,妻子吴里亮。两人育有一女一子,长女吴培华,女婿吴老号,儿子吴昌培,儿媳吴红香,吴广兴是村里“喊天节”喊天人之一,同时他也是十里八村知名鬼师。

吴广兴是吴士英和吴培月的长子,从小吴广兴就聪明伶俐,1955年五岁的吴广兴就开始去上学,而且他非常喜欢上学。1954年二弟出生,1956年三妹出生,吴士英也儿女双全。1959年遇上饥荒,奶奶、父亲、二弟和妹妹都饿死了,幸运的吴广兴没有饿死,此时正在读五年级的吴广兴也被迫辍学回家。

1959年,家里就还剩下母亲和自己,迫于生存,1959年母亲改嫁给了吴老嫩,而吴广兴则去和外公家生活。由于没有上学年纪又小,只得帮舅舅放牛,但是吴广兴依然还有好学的心。后来在放牛的过程中,帮二外公吴老林放牛,吴老林是村子里的赤脚医生,能简单帮别人把脉看病开中草药。二外公看吴广兴是个好苗子,于是就教他认识草药和看病的知识,这样一直养牛和跟着二外公学习到十七八岁。

三、学习“喊天”与鬼师技艺

吴广兴的爷爷吴公借原本就是寨子里喊天师傅,也做一些鬼神迷信之类的事,而且还留有纸质版的学习喊天和鬼师技艺的书籍。吴广兴虽上学不多,但是看一些汉字书还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就把爷爷留下来的书籍拿来学习,爷爷也教他喊天的技艺。

没过多久就成为“鬼师”出去帮别人画符驱邪或者把脉治病。1976年,吴广兴25岁,此时村里另一个中年叫吴政国,是村里的干部,上过初中。访谈吴政国回忆说:“我在担任村干部的时候,村里是有喊天师傅的,就是吴广兴的爷爷吴公借。他收了几个徒弟,只有一个成了气候,但是身体不好又怕喊天技艺失传,后来就找了我去学。我学会后没过多久,村里面就让我去组织喊天节,我一个人连续喊了三年,可到了第三年就出了问题。那一次我们也是举行喊天节,我一个人去喊天,结束了我就直接回家,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我刚回到家,家人就说菜不够,让我上楼去拿肉来。就在我刚往楼上走了三步台阶,整个人就晕倒摔下来不省人事。家里就立马请鬼师来看看,鬼师看了之后弄了一些茶水,喝完茶之后没过半个小时我就醒了。在那之后我就对村里组织喊天的人说,我一个人做不了,你们再找一个。后来我自己就找到了村里最厉害的鬼师吴广兴,而且他爷爷也教他了喊天的技艺,就这样我就开始和吴广兴搭档喊天”。

四、喊天节以及喊天仪式简析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是黄岗的“喊天节”,是祈祷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仪式。在农历6月14日,村里的喊天师和寨老、村长、各组长都要集中开会,商量6月15这天喊天的事宜。如杀谁家的猪比较合适,因为喊天节杀的猪不得低于120斤,这个说法也是自古传下来的,商量好之后安排人在6月15这天大早把猪准备好。喊天仪式在15日早晨八点开始,参加的主要人物有两个喊天师,三个管萨坛的主事。村子里其他的男女老幼都要穿着盛装参加这个仪式,有踩歌塘的、吹芦笙的等。

喊天仪式中需要喊天鼓、香、纸、腌鱼、生糯米、糯米酒、茶水、六个杯子、一张长板凳。6月15日早晨喊天师傅吴广兴和吴政国在各自家穿好盛装边就往歌塘走,他们不需要准备任何物品,仪式中的物品都是三个萨坛主事的准备。当喊天人走到寨子中间,即是现在黄岗大寨村委会的地方,仪式便开始。鬼师吴广兴左手托一碗水,右手执一把长叶芒草,这碗水里烧了一张驱邪避鬼符,据吴广兴讲,在喊天节这一天阴兵也会来到歌塘作祟,把驱邪符烧在碗里,喝一口水喷在草叶上,边走边挥洒,嘴里念念有词,是为了驱鬼,把这些阴兵都赶走,防止他们伤害村民、游客还有喊天仪式中的人。

吴广兴和吴政国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三位萨坛主事,他们手上提着仪式要用的香、纸、腌鱼、生糯米、糯米酒、茶水、六个杯子、一张长板凳。后面是抬猪的、抬喊天鼓的、吹芦笙的、穿盛装跳舞的男女和小孩。来到歌塘之后由鬼师吴广兴先进到歌塘,后面的人跟着进歌塘绕场地三圈停下,这个也是驱邪的仪式。三位萨坛主事开始摆放香、纸、腌鱼、生糯米、六个杯子,两排各三只杯子,然后倒上三杯糯米酒和三杯茶水,其余的吹芦笙和跳舞的男男女女退到歌塘的最。物品摆放好之后由吴广兴开始嘴里念词,念完接着敬酒和敬茶,三位萨坛主事和喊天师傅都要喝喝这三杯茶水,吴广兴喝茶水的时候还要喷一点吴政国的身上。据吴广兴老人讲“喊天者视为夫,念词者视为妻,两人是一对,夫要保妻”。最后吴政国要将三杯茶水都喝掉,再上喊天台。

吴广兴手拿鼓槌,去裹上刚杀的猪的猪血,然后吴广兴和吴政国走上喊天台,喊天鼓早已架好,吴政国在一旁坐着,吴广兴则站着,在喊天之前用力敲击三下鼓,然后吴政国念一句词,吴广兴大喊一句,中间不再击鼓直至最后喊完,再艄娜下,喊天完成。然后其他的活动便开始,踩歌塘、吹芦笙以及其他一些娱乐项目,这些娱乐活动的寓意也是表演给上天同时也是庆祝活动,等到活动都结束,然后两位喊天师傅才走下喊天台,整个喊天仪式结束,萨坛主事收拾祭物品,等待降雨。

结语

近年大陆的口述史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通过口述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开另一视角,通过了解非遗传承人的人生经历、情感和其他背景对于他学习、传承“喊天节”就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口述史研究视角能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的若干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4).

[2]尤育号.口述史、生活史与民间文化研究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潘刚,马知遥.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作者简介:

王淞(1992-),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研究。

上一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定向井轨道设计及其轨迹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