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新理念演绎语言活动的精彩

时间:2022-08-29 07:55:38

《纲要》新理念演绎语言活动的精彩

《纲要》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活动中。

一、语言活动向其他教学活动外延,促进幼儿想象阅读能力的发展。

《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活动一般是以诉说、交流为主的活动,如何让幼儿更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尝试用美术活动作语言活动的外延,通过画面呈现幼儿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让他们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想象阅读能力的发展。如大班美术活动《跳舞的人》,给幼儿提供了想象拓展的梦中舞台。老师提供一段舞蹈视频后,幼儿便开始动起笔来。半小时后,一幅幅舞蹈的人在孩子们的画笔中呼之欲出。看着孩子们的画,老师们也惊叹不已。也许,老师由于人生经历较丰富已不再关注仅仅是舞台上的人物。但孩子们的画竟然那么细微及精致。他们各有各的理由。如:舞蹈演员的发髻、舞蹈鞋、服装上的纽扣、武术的特殊装扮(用皱褶线表示)等。又如:演员的动作,芭蕾舞步、舞蹈队形、武术动作等,连某个演员的动作做过了头都没逃脱孩子的眼睛,也落在了孩子的画面之中。有趣的是,孩子们对观众席的铺排可谓别出心裁。大部分幼儿用侧面的画法对观众手捧鲜花、热烈鼓掌的场面进行描绘,其中有一名幼儿用立体的观众背影表达画面,表现了自己的绘画功底及独具匠心。还有一名幼儿把演员的头发画成卷曲的。她煞有介事地告诉老师,我们在中班时过“六月一日”,你不是帮我们梳过这个辫子吗?经验迁移此时派上了用场。

同时,语言活动还可以向其他领域外延。如:小班语言活动《七彩象》,由一个语言活动引发了包括社会、体育、健康等活动,通过外延让幼儿多通道、多感官地诠释故事,发展想象阅读的能力。

二、语言活动向游戏活动外延,促进幼儿交往阅读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个特点决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是兴趣。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快,记得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重复多遍,也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上,并将早期阅读教育融于幼儿所喜欢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自然会对早期阅读活动产生兴趣。

《纲要》指出,儿童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达方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孩子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其中包含多元素的参与,综合利用这些元素开展阅读就能促使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并获得有益经验。如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张伟杰选择去智慧屋,玩起了插塑的玩具,大概三分钟的乱插之后,张伟杰就失去了兴趣,准备重新选择玩具。我制止了张伟杰,说:“既然你选择了插塑,你就必须完成一个作品之后再选择其他玩具。”张伟杰无奈地接受了,开始慢慢地把插塑一粒一粒拨下来。为了让伟伟及时感受到成功,不至于对插塑失去兴趣,我拿来了插塑的示范图,并配上了儿歌、各种标记,我们从中选择了一幅比较简单的房子说:“今天,老师和你一起来插这房子好吗?”伟伟听我这么说,高兴地答应了,我问伟伟:“造房子有哪些关键的因素呢?”他说:“不知道。”我让他通过看示范图、念儿歌等形式慢慢地了解造房子的要素,从中获得一些基本经验,终于成功地把房子造好了,伟伟开心地去找其他小朋友分享快乐,组织他们一起玩插塑游戏。其实在游戏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了阅读活动,幼儿既玩得开心,又掌握了知识,也充分发挥了游戏活动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作用。

《纲要》对语言的要求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语言活动的目标要求很明确,“喜欢与人谈话、交流;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然而,纯粹的语言活动是不能满足幼儿表达需求的。游戏活动作为语言的外延有利于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如自主游戏中的小舞台开张了,火爆程度不亚于小沈阳的演出专场。以致饭店、理发店都没人去玩了,他们没有因为没有人去这个区域玩而就此关闭该区域。怎么办?孩子自有招数,他们在饭店门口和理发店门口摆上了暂停营业的招牌提醒大家此处没人。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则带着“孩子”以出门旅游的身份加入到了小舞台的行列中。循着音乐声,我来到了小舞台,隔着屏风(是老师用KT板把幼儿平时的作品装裱成的),我探头想看个究竟,小主持人给我五元钱(幼儿自制的),让我赶快进剧场看他们的表演。更有眼疾手快的幼儿已经为我准备好了座位,只等我买票入场。我对受到贵宾待遇感到受宠若惊。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我很虔诚地坐下来静心欣赏他们的表演。期间我没有忘记自己还是指导者,看到了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的一些缺憾,便以观众的身份给他们以反馈。如:跟主持人讨论话筒的来源;建议小歌手唱歌时要随音乐节奏;音色不在音高而应尽量优美。有一幕非常有趣,演员歌曲唱完,有名小观众献花了(花是幼儿自发带来的),演员接过后,当第二首音乐起时,那名演员把花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纳闷:怎么就放在地上了呢?我建议把花给主持人拿着。主持人不介意,她告诉我,电视里唱歌的人不是也把花放地上的吗?我豁然开朗。由此看出他们完全融入了小舞台的情景中了。据老师反映,所有这些情景都是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结合已有经验自发研讨的结果,因此游戏开展得有声有色。游戏是一个小社会,这里俨然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其中孩子们的交往也是一种阅读,可想而知,幼儿的交往阅读能力会得到长足发展。

三、语言活动向表演活动外延,促进幼儿口语阅读能力的发展。

《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通过实施,我们把语言活动延伸到表演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经典的文学作品的美感。

说到情景剧,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些幼儿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通过创设情境,分角色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但情景剧因角色问题往往只能局限于少数幼儿。那么如何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情景剧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以情景剧为主线,结合歌表演、韵律活动等形式进行综合表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样既达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又扩大了众多幼儿参与的面。如:小班情景剧《三只羊》,它作为一个经典故事,幼儿非常喜欢听并愿意表演。老师以当前较红火的动画片《喜羊羊》的主题曲为引子,让一组小朋友在舞蹈中引出大灰狼和大羊、中羊、小羊等角色,中间部分由单个角色表演,剧情发展到最后,三只羊战胜了大灰狼,兴奋之余喜羊羊音乐又起,舞蹈者与三只羊一起欢快地跳起了舞,台下的小朋友也是附和着喜羊羊的音乐唱诵着。

大班的歌表演《从小有礼貌》以情景剧出现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幼儿以合唱队形排列在舞台后侧,前台幼儿进行角色表演。第一段落描述的是山羊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地过桥,一只黑兔对山羊爷爷不礼貌,看着前面角色的表演,后面伴唱的幼儿随着黑兔的不好表现露出了不屑的表情,表示对黑兔表现的愤怒。随着第二段的表演,伴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白兔的表现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这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也成了孩子们心中学习的榜样。以上案例比较经典。其实,我们还可以融合的情景剧很多,形式也是多样的。孩子们在模仿角色对话时,口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发展。

重视语言活动的外延,多渠道、多感官地让幼儿接触文学作品,是有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领导干部应承担起“育才”的第一责任 下一篇: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海关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