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8-29 05:57:25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现今社会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幼儿时心理发展速度飞快,许多情感意识都在这时萌芽了。体现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而在幼儿园环境中心理健康体现为:幼儿积保持极情绪体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幼儿学会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有良好的安全感和感恩的心。

根据我国发展来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心理出现不健康的信号。表现为: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骄横,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不懂得尊重别人;父母代劳独生子女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赖性,和自立能力差,缺少劳动自觉性;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不易养成与人协作精神,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物质条件好,大人忽视对子女应有的思想教育,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因此,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日益关注的问题。

针对以上状况,作为幼儿教师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重任,帮助幼儿正确认知各种情感意识,正面地看待每样事物对自己带来的体验。 一、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幼儿情绪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肤浅性等特点,年龄越小表现越为明显。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实物环境是指教室中实物的摆设,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心理环境是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幼儿园里人与人之间像家人一样相处,这就是爱的港湾:语言环境是指幼儿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在新学期小小班幼儿对亲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请他们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去哄小娃娃睡觉、吃饭、玩耍,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二、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但愿望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而游戏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式。在游戏中,幼儿能扮演各种角色,假设自己的愿望和喜爱的言行在这里能得以实现,情绪就在这一刻舒展开来,需要得到满足,体验到巨大的快乐。老师带领幼儿玩体游《小小飞行员》,一听到飞行员的角色他们都高兴极了,因为他们的偶像是杨利伟叔叔、心愿是做宇宙飞船。老师带着幼儿在假设的太空中翱翔,猜猜看到什么、跟你的好朋友发信号,整个活动他们都显得很投入和陶醉。还有,在游戏城的“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老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初步培养了幼儿与别人共同游戏,有条里地使用玩具,能模仿成的语言说有关游戏的话语;“建筑小公园”里,幼儿在建造公园设施时与同伴交流“我造了一块草地”、“我建了一个小乐园”。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乐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游戏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三、坚持正面教育,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老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老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老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谈话时提示的语言让幼儿说今天有哪些小朋友做了好事,或者在哪些方面有进步,使幼儿善于观察别人好的地方,在交谈中达到自我教育学习的目的,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作为家长给幼儿一个正确的、适当的评价,既不能苛刻地批评、指责幼儿的行为结果,使他们感到困难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自己是否一无是处;也不能夸大其实,给幼儿觉得不但没难度而且只要一步就能登天的感觉,对以后遇到较大困难时马上就丧失信心、无法正视困难;更不能过度保护幼儿,把前面的风雨都档去,给他们一路的阳光,体验不了失败的感觉又怎样学会重拾信心迎接下一个旅程呢?在引导幼儿在做事情时要有积极的情绪,勇往直前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经过自己的努力会有好的结果。

四、学会自我修复,克服负面情绪。

幼儿的年龄小难以理解困境这么深层次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就通过运动、艺术和爱好,把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新的能力,这就是自我修复的本领。如:有一个幼儿家里养了很久的宠物病死了,他一想起来就哭,家长这种现象会影响到他对生活的意义,于是利用假期带他去爬山,欣赏外界的强大和理解周始复苏的生命,最后他的情绪从困境中走出来。幼儿的自我修复并不是妥协、屈服,而是让自己接受现实,在黑暗处找寻曙光那就是新的信念,是自己的意念更加坚强,心胸放宽才容得下再大的打压。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他们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上一篇: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有效干预 下一篇:“四段六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