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乐府中的代拟体

时间:2022-08-29 03:58:27

代体与拟体的混同不分及其影响

古乐府中的“代”和“拟”经常是等同使用、不加区分的。从《玉台新咏》、《文选》的文献编集情况来看。鲍照的《代白头吟》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拟乐府白头吟》,刘铄的《代行行重行行》、《代明月何皎皎》、《代孟冬寒气至》、《代青青河畔草》四首诗题中的“代”字,《玉台新咏》一本亦作“拟”,而同卷中陆机的《拟古》七首(即拟《古诗》十九首中的七首)也与此并无二致;在《文选》中。代体诗和拟体诗也是分在一类的。

今本鲍照集中把《拟行路难》十八首归人乐府类。与代诗并列;但在宋本中便与代诗分得十分清楚。我们理清这些基本情况和大概的线索,便不难看出,把古乐府中的“代”、“拟”之作统统归入乐府类,而且“代”与“拟”可以等同使用。说明晋宋以来人们已经认为,“代”乐府与“拟”乐府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后人不加辨析而把“拟”与“代”完全等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代”体与“拟”体的区别

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分析吴,韦昭、魏・缪袭所改《汉铙歌》十二曲时指出:“韦昭所改十二曲中,有与缪袭所作,字数多寡,句读长短,完全相同者。此盖与后来之‘按字填词’无异,在韦昭前,吾人尚未之见也。如《汉之季》:(当汉《思悲翁》,‘当’,乐府诗中之术语。有时用‘代’,其意则一。)”后世不知曲调,故“按字填词”;那么在曲调尚存的南朝时期,自然便应该是“依调填词”了。

试以鲍照的一些题“代”诗为例分析,《乐府诗集》卷五四“舞曲歌辞”末《淮南王篇》,崔豹《古今注》以为“淮南小山之作也”。《乐府解题》则径称为“古词”。其内容名为游仙,实系抒发备受压抑,去国怀乡的悲愁之苦。其辞日:

淮南王,自言尊(上平声十三元韵)。百尺高楼与天连(下平声一先韵)。后园凿井银作床(下平声七阳韵),金瓶素绠汲寒浆(阳韵)。汲寒浆(接字格,阳韵),饮少年(先韵),少年窈窕何能贤(先韵)。扬声悲歌音绝天(先韵)。

同上卷五五有鲍照《淮南王》二首,《玉台新咏》卷九题为鲍照《代淮南王二首》,集中题为《代淮南王》。其辞曰:

淮南王,好长生(下平声八庚韵)。服食炼气读仙经(下平声九青韵)。琉璃药碗牙作盘(上平声十四寒韵),金鼎玉匕合神丹(寒韵)。合神丹(接字格,寒韵),赐紫房(下平声七阳韵),紫房彩女弄明(阳韵),鸾歌凤舞断君肠(阳韵)。

张荫嘉认为古词内容是表现淮南王好神仙以致后宫怨旷,但他又说:“朱城以下,方就宫女表明愿望之诚,节拍入古。”班固《汉武帝故事》:“淮南王安好神仙,……能致仙人,与共游处,变化无常,又能隐形飞行,服气不食。帝闻而喜,欲受其道,王不肯传。帝怒。将诛之。”由此不难看出,鲍照之诗则是借淮南王之事抒发政治上的失意,以男女之情表达愿投效君王,君臣永结同心的愿望。

两诗相较,仅仅在内容上有所发挥。句数、句式结构、修辞和用韵基本相同,按照依乐调填词的要求,可以说完全合拍。故《代淮南王》之“代”,是在沿用旧调的前提下,另作歌辞以代之而已。从内容来看含有借题发挥、别以己意裁之的意思。《方言》卷十:“皆南楚江湘之间代语也。”郭璞注:“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也。”或许可以说,是在曲调不变的条件下。以他辞代之而已。

曹植的《白马篇》系“自造新词”,在《文选》中可选人乐府,而鲍照的《代陈思王白马篇》则根本不录。两诗相较,用韵同为平声,曹诗用四“支”韵,鲍诗用一“东”韵:但曹诗二十八句,鲍诗二十二句。而且风格有异,曹诗昂扬奋发,鲍诗则苍凉悲壮。从内容看,曹诗充满建功立业、尽力为国、中不顾私的豪情,鲍诗虽然也表现坚志赴敌、雄视塞上的壮志。却也有楚歌含悲、徒唤奈何的悲叹以及对设计误者的愤恨。总之鲍诗创造发挥得幅度比较大,这或许就是《文选》不录此诗的原因之一。

再看乐府题“拟”诗《楚辞怨上》:“拟斯兮二踪”注:“拟,则也。”即以之为标准、范本。鲍照集中有《拟古》八首、《拟青青陵上柏》、《拟阮公夜中不能寐》和《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中前三题十首皆系拟文人诗。入“诗”类。这与《文选》“杂拟”类中题“拟”诗所拟对象只有《古诗》十九首、张衡的《四愁诗》和曹丕所编的《邺中集》相同。鲍集中惟独《拟行路难》入“乐府”类。《乐府诗集》卷七十:“按《陈武别传》:‘武常牧羊,诸家牧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行路难》。’则所起亦远矣。”《晋书・袁山松传》称:山松“衿清秀远,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制,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惜古民谣和袁辞皆不存,无从比对。鲍照所拟不可能是三国时代的牧竖歌谣,而只能是袁山松等“文其辞句,婉其节制”的新辞。所以它距离乐府旧调已经甚远,但毕竟还未曾脱离音乐。这正是宋本不将《拟行路难》十八首编入“乐府”类,而今本却把它编入“乐府”类的依据和原因。

综上所述,古乐府中的代拟体乐府诗在《文选》、《玉台新咏》中已经出现等同使用的现象,遂造成代体与拟体一直以来混同不分的情况。但是通过进一步考察二者在诗歌体式上的区别。我们发现。代体与拟体之间仍然有着明确的区分。代体古乐府仍然努力保持着与古乐府曲调之间的联系,而拟体则主要体现为一种诗歌体式的模拟,不受音乐对诗歌的限制。给乐府诗创作带来的更大的自由度。

王淑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鱼骨 第1期 下一篇:那块可人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