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洋房里的兄弟暗战

时间:2022-08-29 02:08:58

花园洋房里的兄弟暗战

大哥向全家宣布母亲要卖房

上海的很多的房产纠纷,都集中在草根阶层老式公房甚至危房,没想到,市中心的花园洋房里也会发生明争暗斗。

60岁的高先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里共有5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

早些年,高家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这从他们家的住房就能看得出来。高家的老房子,地段极其好,就在上海市中心的陕西南路上,是一栋法国人留下的花园小洋房。当然高家也不是这栋洋房的唯一主人,他们住在洋房一楼的两间房间。

高先生从出生起,便住在这栋洋房里,直到1960年代末,他插队去了黑龙江。这一走,高先生便是在异乡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在那段岁月里,高先生也成了家,妻子是同在黑龙江插队的一位北京知青。

知青回城时,高先生回到了上海。家中也变了样。父亲已经过世,二姐前往北京念大学之后,也便留在那里。在上海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则纷纷得到了福利分房,大家都搬走了。因此当高先生回沪之后,老洋房里便只剩下了母亲一个人住着。于是高先生和母亲一人一间房,就此生活了下来。高先生的妻子是北京人,回到了北京,他们的女儿随高先生在上海生活。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有20多年,高先生的女儿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的大学,到母亲身边生活了。而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夫妻分居的生活之后,高先生也和妻子在2007年离婚。手续,自此高先生便就是和母亲两个人生活在花园洋房里。

两年后,高先生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方女士,方女士也是离异的,是一名教师。婚后,方女士也住进了这套陕西南路的洋房里,和高先生共同生活。

正当高先生和方女士还沉浸在再婚的喜悦之中,一件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在2010年的时候,高先生的大哥召集所有兄弟姐妹,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大哥宣布,按照母亲的意愿,已经将这套洋房里属于高家的这两间房间卖掉了。

670万的安置费分得不公平

房子花园怎么被卖掉了?

原来陕西南路的这栋洋房,属于上海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引来了地产开发商的侧目。大约从2009年起,便有相关的公司前来,同居住在这栋洋房里的居民协商,希望出资将他们置换出去。

上海有不少洋房都是这样的居住模式,由于历史的原因,1949年之后洋房主人变迁,成为公房,也就是租赁房,几家人家共住一幢洋房。

这件事情,高先生是知情的,也看着邻居一家接着一家搬走了,却没有人来和高先生好好商讨他们家的事情。

但是这一天,大哥突然宣布,房子已经置换了。因为母亲是承租人和户主,虽然高价的户口本上还有高先生、他的哥哥、还有两个妹妹,但是开发商只和承租人谈,所以母亲有权和开发商谈判置换适宜。母亲是由大哥陪同去谈判的,大哥作为拥有户口的法律上的同住人,所以也由大哥来代替母亲宣布。

事后,高先生回忆起来,在2010年的时候,大哥突然很频繁地回到老房子里来探望母亲。由于当时老母亲身体状况确实是不佳,甚至有点老年痴呆,因此高先生也并不觉得大哥的行为有何不妥。高先生后来分析,大概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哥便是带着母亲,悄悄地把老房子给卖掉了。

高先生觉得更为不公平的是,家里陕西南路的老房子,这次被卖了大约670万元,大哥在家庭会议中提出,所有的兄弟姐妹,甚至包括远在北京的老二,各拿50万元,其余的钱给母亲存着养老。

这是让高先生无法接受的。他认为自己是实际居住在老房子里的,其他兄弟姐妹都是空挂户口,二姐甚至户口都不在上海,凭什么大家分的钱一样多?更何况,所有的兄弟姐妹目前都有房子住,等于是白拿50万元,而自己一直住在老房子里,拿50万元再到哪里去买房子呢?

于是,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高先生便和妻子一起决定,坚决不搬出老房子,甚至也到洋房的购买方,去沟通了这个问题。一来二去之后,高先生的大哥也是有所退让,他说那干脆就决定每个兄弟姐妹都拿100万元。兄弟姐妹都在拟定的协议上签了字。

准备搬家前夕,高先生的妻子方女士谈妥了一套房子,大约要120万元,她希望高先生和哥哥谈谈,酌情再多分一点给高先生,她叮嘱丈夫与哥哥协商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落笔签什么字。

大哥倒是又给了高先生20万元,但让方女士感到气不打一处来的是,高先生似乎忘记了妻子的叮咛,结果给大哥签了一份借条,这20万元,算作是问高家其他的兄弟姐妹借的。

方女士说,自己的丈夫,简直是被他大哥玩弄于鼓掌之中。

母亲的遗产再起争端

卖房的事情,始终存有争议,但高先生和妻子最终还是搬到了他们新购买的房子里居住了,而老母亲则被大哥接走安置。

仅仅过了半年,老母亲却健康状况恶化过世了。于是高家子女的重心,便转移到操办母亲后事的事情上面去了。

母亲后事料理完毕,高先生等着大哥召集兄弟姐妹,来处分母亲遗产,老洋房被卖掉之后,母亲得到了100多万元,而且高先生还说,其实更早的时候,母亲曾经还投资买过一套小房子,但是在前些年,也是由在大哥操作卖掉了,两笔钱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高先生也几次联系大哥,询问相关事宜,但大哥始终在拖延,没有给出一个说法。

高先生的大哥自有一番道理。他说现在不愿意同弟弟谈母亲遗产的问题,是有原因的。在老洋房卖掉之后,弟弟高先生搬走了,却拒不把户口迁走,至今还挂在那里,开发商扣留了50万元的房款。对方告知说,只有在高先生的户口迁出后,50万元的尾款才能最终支付,这也是双方的协议中的条款。

高家大哥说,弟弟的这个行为,显然也是伤害了其他兄弟姐妹们的利益,现在如果要谈母亲的遗产问题,让弟弟高先生,先把户口从陕西南路迁出来,是一个前提。

高先生至今认定大哥是做了手脚的,他认为当时母亲已经有老年痴呆症,所以自己受了伤害。他的大哥则认为,当初卖房也好,谁具体操办这件事情也好,还有具体的分配方案也好,他都是在遵照老母亲的意愿行事,况且所有兄弟姐妹都是签了家庭协议的。高先生的大哥强调,目前的一切都是既成事实,而且都有相关的法律文书和协议,弟弟现在不迁户口的这个做法,无疑是在挑战法律。

不过,大哥最后也还是表态了,只要弟弟能够将户口从陕西南路迁走,他们兄弟姐妹肯定是会愿意,坐下来一起同弟弟好好协商关于母亲的遗产分配问题的,而且这个过程必然会是公正透明的,他希望弟弟也不要再有顾虑。

其实高先生迟迟没有从老洋房里迁出户口,还有他自己的纠结。原来,高先生和妻子购入的新居是承租房,没有产权。他和妻子,因为都是再婚,所以都是要凭户口来掌握话语权的。高先生的户口还没迁进新居,妻子方女士的户口也没有进来,一旦自己将户口从陕西南路迁过来之后,方女士肯定也会将她的户口迁进这套新房子的,这样一来,会影响到自己以后将这套房子处分给远在北京的女儿了。

高先生的话一出口,将一旁的妻子方女士气得够呛。方女士说,当初丈夫只能拿到50万元,后来是自己陪着他一块四处讨说法,最后争取到100万元,接下来买房的事情,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心力,可没想到高先生竟然还打着这样的小算盘。

这样一个有些自私的想法,如果也是理由,高先生就把户口滞留在陕西南路,是一件非常不妥当的事情,不仅仅是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纠纷了,又演化成了夫妻之间的矛盾。所以,高先生及早把户口从老房子里迁出是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是打开母亲遗产分配问题的一个条件,也是化解和妻子心结的前提。其实高先生新购的这套房子,具体以后想如何处分,他完全可以和妻子好好协商,而不必要采用这么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来进行制约。

在经过劝说之后,高先生也是表态,会和妻子好好商量这个问题的,然后也会和大哥那里再进行下沟通,尽可能的在保证自身权利的情况下,及早把户口从陕西南路迁出来,以真正地终结这场家庭纠纷。

我们节目的嘉宾马尚龙先生认为,在高先生家的这场纷争中,我们先不必要去揣测,大哥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有失公允,高先生自己需要检讨一下的。当初他作为在老洋房里的实际居住人,面临房屋置换这样大事情的时候,居然自身如此不上心,否则又怎会轮到大哥后来全盘做主?看来高先生和母亲的关系,以及再婚后妻子住进来和婆婆的关系,都是蛮微妙的。不论高先生被动与否,但确实都是做出同意的了,签过字的,那么大丈夫就该一诺千金,或者换句话说,高先生也需要愿赌服输。

关于母亲遗产的问题,高先生的大哥也没有把话说死,倒是高先生自己另有盘算,这其中还牵扯到和再婚自己妻子的问题。马尚龙先生也认为,高先生在这几个问题上确实需要好好斟酌一下。因为真的没必要,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过一次伤害之后,就把身边所有的人,都想象得那么不堪。何况这伤害是否有,是否自己伤害了自己,只有高先生自己明白。

上一篇:东京的22个人文细节 下一篇:绝对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