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伦敦忧与喜

时间:2022-08-29 02:05:59

上周,雷霆捧得了NBA总决赛奖杯;下周,欧洲杯即将上演巅峰对决。世界体坛显得心急火燎。之所以这般,是因为要留足精力交给这个年度体坛舞台上最为华丽的伦敦奥运会。是啊,眨眼间,离开幕不足一个月了,体育迷们早已心向伦敦。

中国体育面对这届奥运会,有着太复杂的情愫。毕竟,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第一次在境外征战,也是在登顶金牌榜首位后第一次出战,中国军团失去天时、地利等优势的背景下,将有着怎样的表现举国人民拭目以待。

如果用一个成语表述,我想应该是:喜忧参半。现在离开幕不到一个月时间,无论是主体阵容,还是既有实力,都已露出端倪,与实战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

每届奥运会,谁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进场,这是大众关注的一个焦点。

现在,外界对谁是中国军团的旗手,已经出现多个版本的猜想,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角逐奥运会,代表的远不是中国体育的形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换种说法,旗手就是中国体育、中国形象的缩影,自然会引起热议。

如果一定要给旗手的候选人排出个甲乙丙丁,我以为易建联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选”,理由是篮球选手当旗手是一种传统,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连续七年,从未旁落过,而易建联是姚明退出NBA后,硕果仅存的中国球员;第二人选是篮球选手王治郅,除了“传统”外,还因为大郅是奥运会的“四朝元老”,前几次都有机会当选旗手,但最终均未能如愿,作为补偿这次作为“正选”的可能性很大;第三人选则是刘翔,刘飞人是中国体育界的主流偶像之一,国际知名度也高,选他应该是众望所归,不过冗长的开幕式或许会影响出战状态,这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第四人选李娜,除了辉煌的战绩之外,李娜的优势是女性,如果最终当选将是一种旗手性别上突破;另外,浙江的游泳小将孙杨,也有机会出任旗手,他的优势是年轻、青春、阳光,代表着中国体育的新生力量,不足是他在国际舞台、奥运舞台上尚属新兵……

无论最终谁擎五星红旗走进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都是一种无上的光荣,都代表着中国竞技体育继北京奥运会后,开始走上一段极不寻常的前进之路。

竞技赛场上,关注的核心最终是奖牌成色。只要存在竞争,这点就沒办法改变!

还是从身边开始说起。本月27日起,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在宁波北仑打响。首战告捷,中国队以3:0轻松战胜古巴。中国队主教练、“绍兴师爷”俞觉敏对此有着十分清醒地认识,“不足为喜”。是啊,就在一个多月前,曾经的“世界第一”古巴女排,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宣布放弃伦敦奥运会。眼下,正是这支队伍的历史最低谷。虽然“轻松获胜”,但这是“趁人之危”的胜利,千万不能飘飘然、自我感觉太好。真正的考验,是在伦敦奥运上。

何况,中国的几代人,都对女排抱有极大的热情、极高的期望。而中国女排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长期在低谷徘徊,甚至在面对泰国女排这样的鱼腩球队时,都被打得如落花流水。所以,世界女排总决赛上,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中国女排都要沉得住气,胜不骄,败不馁,全力迎战伦敦奥运会!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打响的同时,中国游泳队正在进行奥运主题演讲比赛。站在以五星红旗为背景的演讲台上,来自浙江的中国男子游泳“一哥”孙杨显得特别紧张。他说:“伦敦之行赋予我们历史使命,我们深知重任在肩,大家期待着中国男子游泳的历史性突破……”

我能够理解,之所以举行这样一次演讲比赛,旨在为即将出征的游泳健儿减压。对于孙杨来说,这种“减压”显得尤为重要。他在演讲中谦虚地表示是“我们”,其实他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肩负中国男子游泳历史性突破的正是他自己。孙杨是不二人选。

作为孙杨的家乡人,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重任在肩”?四年前,张琳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奖牌零的突破。四年后,张琳状态低迷,难堪大任,这样20岁的孙杨被推到了前台。去年,孙杨在上海游泳世锦赛上的异军突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子游泳新的希望。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如今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游泳金牌零的突破这副足有千金的重担,将压在孙杨的肩上!

对这样的重大任务,我是有些担忧的。毕竟,这个孩子只有20岁,哪怕是四年后的巴西奥运会,也正是当打之年。因此,我们还是要抱有更多的宽松,对待他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如果,我们都要以淡然、坦然的心态对之,或许会有更多的意外之喜!

也是在6月27日凌晨,世界网联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网球赛的名单。令人惊讶的是,中国金花李娜,除了参加单打之外,还将与张帅一起出战女双。

难不成,李娜“被双打”了?因为之前,李娜一再强调“不会参加双打比赛”,因为已经过而立之年的李娜很清楚,这是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体力上也不可与前几年相提并论,因此她渴望只参加单打,以保存体力走得更远。这是站得住脚的理由。

从这一点分析,李娜“被双打”的可能性很大。或许,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有自己的打算。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李娜以“一老带一小”的形式,争取更多的参赛资格。但是,这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计划。众所周知,小将张帅与世界顶尖高手相距甚远,即使凭借着李娜搭上了奥运班车,依然逃脱不了早早出局的命运,而给李娜带来的“伤害”是:耗尽精力,影响单打发挥,甚至可以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如果,最终真的出现这样的结果,那么无论是李娜本人,还是中国网球,都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李娜“被双打”是不是值得商榷?还有沒有可以挽回的余地与可能?

是啊,我们不必太在意中国军团在伦敦奥运会上的金牌数量。

即使,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已经在金牌榜上登顶,但我们依然不是“体育强国”。体育强国不是用几块金牌、几个第一就能实名认证的。奥运会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展示,我们要为中国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加油喝彩,更要看重过程,看重体育激励人生的独特作用。现在,我们依然处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不能只纠结于金牌是不是拿第一,胜固当喜,败又何妨?有时,失败何尝也不是强者!长期以来,美国始终是奥运奖牌榜上的“常胜将军”,他们从沒有像我们这样的纠结。美国既沒有像中国这样的“举国体制”,也很少有我们这样的“专业队”,但却在田径、游泳等项目上,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们更看重的是深厚的体育底蕴,他们的成功是厚积薄发。

中国在奥运舞台上重要的竞争对手俄罗斯,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把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这并不证明“俄罗斯体育比中国落后”。他们对奥运金牌榜的排名很淡然,他们看重的是体育带来的国民的幸福感。6月27日,俄罗斯的体育部长维塔利?穆特科说,“最后位列第四也是可以接受的”。

就连东道主英国,同样是坦然的。早在之前,英国奥委会就宣布,不会刻意地追求金牌,“哪怕是拿到金牌国家也不会有一分钱的奖励”。

如果,不能带着体育强国的心态面对伦敦奥运会,那么“唯金牌论”的思想就永远不会被打破。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端正心态心向伦敦!

再来看看东道主英国的筹备。

27日,伦敦奥运会迎来开幕式倒计时30天。当天,作为主办城市,伦敦沒有举办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惟一的大型活动是重达3吨的奥运五环,悬挂在了伦敦的塔桥之上,夜空中燃放起了烟花。

这场庆典,保持了伦敦筹备奥运会一贯节俭、低调的特点。

伦敦在筹备奥运会的七年间,正是世界经济最不景气时期。筹办伊始,预算仅为24亿英镑。如果,已经冲破了93亿英镑,超过了当初预算的三倍,这倒不是因为伦敦奥运会筹办一味追求大规模、大声势,而是世界大环境、大气候导致的。恰恰,伦敦奥运会在筹备中一再地在压缩成本,比如新建的14个比赛场馆中,其中8个是临时场馆,在举办奥运会后将被拆除,减小日后运行、管理的成本;奥运村的公寓,也比预计减少了1000套,原定的四人间,届时可能要挤进五个人。现在,伦敦奥运会的筹办,并不指望从中赚钱,而是达到收支平衡,最终的“厚重遗产”是带来一场全英国都能共享、共乐的盛大派对,以及延续三至五年对英国旅游业等的巨大推动,并最终成为推动英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办赛理念,我想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这也让我们在关注竞技体育的同时,对伦敦奥运会有了更多可以企盼、值得期待的东西。

上一篇:欧洲杯之新秀崛起 下一篇:高晓松 曾是此间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