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师生兴趣归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9 12:50:14

浅议师生兴趣归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摘 要】在师生互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探究学习好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往较多注重学生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但很少注重教师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本文认为师生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师生兴趣归一的问题。如何使语文教学实践“妙趣横生”。笔者将从“情感共鸣”、“情景渲染”、 “人文情怀”“幽默风情”四个方面去尝试性揭示师生兴趣归一在语文教学实践实践中的作用。实现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的教学目标,改变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兴趣缺失,教师“怨生载堂”的现象。

【关键词】情感共鸣 情境感染 人文情怀 幽默风情

“兴趣”一词较早出现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一书中,其语曰:“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①不难看出,“兴趣”的介入使唐人诗句具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自然、本真的灵性,达到“ 妙处透彻玲珑”,“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妙之境。北宋大儒张横渠(张载)《横渠四句》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读之虽有恭肃之色露于纸表,言辞之间却充盈着对所做事业的兴趣和自豪。由此不难理解现今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了。语文学科本是修身、立命的一门修养课,极具“人文情怀”,其内容多为社会生活“精粹”,很易使师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但高考恢复以降,语文教学实践过多地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忽略 “人文情怀”,使语文教学实践陷入了符号似的、单调的、乏味的泥潭之中。兴趣全失,又怎么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又如何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发生“感情”,进而产生兴趣呢?学生兴趣缺失,教师“怨生载堂”就不言而喻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这个问题,首先着力解决自身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学生,实现师生兴趣归一。因此,如何解决语文教师的“兴趣”才是解决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对本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生活情感为桥梁,拓展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话语空间,实现师生兴趣点对接,形成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局面。

一、“隔”与“不隔”看待语文教学实践的情感共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隔”与“不隔”云: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③。诗以“不隔”为妙,“隔”则不可取。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天下之口有同嗜,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同嗜”不能归一,就只能“鲜能知味”。试想语文教学实践若能集思于“不隔”,如写诗者与读诗者情感归一,思绪产生共鸣,兴趣归一,课堂也就“妙不可言了”。由此看来,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共鸣的“不隔”,就是拥有共同的兴趣点。然而这一过程的难点在于对“共同兴趣点”的寻找,老师必须在组织教学实践前,换位研究学生兴趣点,充分思考与此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结合自我的兴趣;用生活指导课堂知识的学习,互相走入彼此生活,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一旦师生兴趣点发生碰撞,“不隔”便快速唤醒教师、学生对生活经验相同感知,提升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从而提高语文修养。例如:我们在讲解《诗经・静女》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恋爱困惑加以列举,解决 。学生会在不觉间走入《诗经・静女》的文本赏析中去。有了浓郁的兴趣,就能开启心灵之门。

二、由“虚”与“实”看待教学模式的情境渲染

人在接受外界事物或知识时,具体的、感性的“实”景总会比抽象的、理性的“虚”景容易接受些。在备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注重“虚”“ 实”相生。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图像、实物去替代抽象的思考,以生活素材为底本,寻找共同兴趣点,形成实景氛围,推进情境渲染效果。在讲解鲁迅的《祝福》时,我先出示实物――《父亲》画像,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用一句话说画像,进而引导对祥林嫂这个“虚” 构人物形象的艺术勾勒。

三、由“趣”与“味”看待文本解读的人文情怀

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字“朦胧”、“模糊”这一特性,才使得许多传诵千古的文章在解读时一再释放出不竭的“趣味”。最近读了一篇文章《误尽苍生是语文》,文章认为:语文课,本是充满情趣与理趣的,可在讲解课文这一环节,就令人感到它是如此虚伪,如此无聊。说它虚伪,说它无聊,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分析课文这一环节常常是无中生有,它是如此地死板,没有一点儿灵活性。班级就像一洼春水,老师不能像僵尸一样,要多角度的去解读文本,展示“趣”与“味”灵动,领略其间的人文情怀。

四、由“雅”与“俗”看待语言教学幽默风情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需要的知识。“ 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是林语堂的幽默,怎么听,都觉得他言语间有充实着风流轻巧贪婪而无德“俗”的嫌疑,其实非然,他正是以简短、诙谐、风趣幽默式的的语言道出演讲 “雅” 的真谛,“雅”“俗”兼职,收效甚丰,事半功倍。可以看出“雅”在某些场合并不高明于“俗”。教学语言风格的选择也是一样,一味追求“雅”,句句珠玑,妙语莲花,学生则不知所云,云雾缭绕,亦是无用,很易形成“曲高和寡”。适当运用“俗”语,讲解出“雅”的智慧,与学生兴趣搭桥,幽默诙谐之余势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庸俗化、市侩化,应保证语文课有较高的人文品位。“幽默课堂”不是漫无目的的玩笑,是有所偏重的,必须注重师德建构。又要注意求新求变。“空城计”重来一次可能要大煞风景了,下次要更新。我们为师者要时时体会学生的情感需求,知识需要,玩味学生的审美心理,接受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版

[2]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第五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版

[3]王国维《人间词话》内蒙古出版社 2010版

上一篇:课例《直线和平面的垂直》 下一篇:刍议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