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着眼整体

时间:2022-08-29 12:38:21

摘要:“整组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元教学,它注重专题的整体性,即“全盘考虑”;重视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发展更新、更快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整体感知 部分体验 整体感悟

“整组教学”近来已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热门话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到“得法课内,得利课外,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教学目标,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合教材。每册八个专题,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识字课(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至二年级上册中)、阅读课、语文园地等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因此“整组教学”应运而生。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三部分。

一、整体感知,提纲挈领。

“整组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就是在阅读单篇的课文之前,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提纲挈领式地初步感知整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孕育情感、激发求知欲望的学习活动。教师相机指导搜集相关资料更为“部分体验”做铺垫、为综合性学习或拓展活动做准备。

1、凸显导语功能,导而弗牵。导语是“整体感知”的主要依据,虽然传统的“单元教学”中每个单元也有学习提示,但是学习提示仅仅是用非常理性的话语提出了学习的要求或知识点,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语文性在其中。实验教材的导语则不同,语言凝练,字字珠玑,并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导语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布置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更重要的是,它用小伙伴的口吻、诗化的语言、号召性的语调、生动的画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身也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好材料。

2、紧扣导语教学,循序渐进。如何以导语为切入点设计导读课?以“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的教学为例,我做了新的尝试,设计了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利用导语,创设情景。我利用背景图片将导语具体化、形象化。做了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悠扬的古筝曲和短而精的讲解,把学生领进了传统文化的宝库。

其次,学习导语,串学课文。这组课文的专题是“传统文化”,串学是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整组课文的大致内容,知道了孔子是大思想家、开天地是动听的古代神话故事、赵州桥是古代了不起的建筑等,一篇篇独立的课文串联起来,体现了专题的整体性,也体现了文化的整体性。

3、运用导语,拓展延伸。通过串学导语,学生已经知道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遥远,激发他去寻找,去了解,开展“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交流“我知道的传统文化……”“我想研究……方面的内容”为综合活动做好“定向”的准备活动。通过活动表格的设计,介绍资料的几种形式,可以更具体地指导学生开展初步活动。

二、整体把握,彰显个性

1、部分体验,展现个性。

新课程致力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部分体验”时可以依据教材特点,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程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教材特色即“个性”(有的利于训练朗读的、有的利于练习口语交际的、有的利于启迪心智的、有的利于丰实想象的)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

2、从扶到放,自主学习。

实验教材每个专题是由四篇课文组成的,安排了“精读”与“略读”两类课文。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这种安排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处理教材平均用力,分析讲解机械烦琐”的缺点,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

“部分体验”时,教师应该抓住精读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通过朗读、默读指导使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感情、领会方法。教师的指导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循序渐进提高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略读课则要把“主动权”留给学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在方法上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整体感悟,实现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组教学”中的“整体感悟”,就是从整体把握入手,在学完一个专题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它与“整体感知”相照应。

1、自主展示,兴致盎然。

阅读主体(学生)对文本的所作的感悟,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整体感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体现了学生的个人风格,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感”去“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整体回顾交流时,可以通过“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活动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汇报课外阅读感受、推荐好书、演演课本剧、交流随阅小作、展示手抄报等。通过丰富多样的交流可以积累收获,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重在运用,触类旁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因而整体感悟能充分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整组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单元教学,它注重专题的整体性,即“全盘考虑”;重视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本着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更新、更快的时代特点,使语文教学与时俱进。“整组教学”达到了“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上一篇:重视提问有效,回归语文本真 下一篇:高职院校加强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