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示法”的应用

时间:2022-08-29 12:34:06

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示法”的应用

演示法是各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教学演示法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直观教具进行展示、表演或示范操作等,向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教学中合理运用演示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献指出:教学演示法在体育、物理、化学等学科所发挥的作用尤其突出,而在数学教学较为一般. 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演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呢?教学演示的实施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目的;使学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对象;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重视呈现的适时性;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

教学演示法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实物演示法是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直观性强,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例如,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内容领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教学中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而像体积这样属于三维空间的概念,更加抽象,学生理解尤为困难. 我是这样设计的:

老师把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在桌上,玻璃杯里水面高度一样.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两个杯子里的水面高度一样.

接着,教师将一个物体浸没到第一个玻璃杯内.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第一个杯子里水面升高了.

教师:是不是说明这个杯子里的水增加了?

学生:(学生马上否定)不是.

教师: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老师,您放进去的物体把水挤上来了. 放进去的物体占了空间.

教师:你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词——空间(并板书). 看来,物体要占空间.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物体要占空间,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教师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这样的演示,既可以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又可以为以后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做好知识铺垫(如,马铃薯、鸡蛋等).

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加强圆锥与等底等高圆柱的条件关系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与记忆,我突出了三个重点:

一个空心圆锥,这是一个空心圆柱.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 我们先来比较它们的底面. (师演示:将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合在一起,完全重合. )

生:它们的底面是相等的.

2. 师:我们再来比较它们的高. (用一把直尺架在两者顶上. )

生: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那也就是说,这两个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

3. 你们猜猜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倒进圆柱容器,几次可以倒满呢?突出3次,反之,我们就可以说: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即:V = sh.

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让演示起到促进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的作用. 巧用演示法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是教师们的责任,希望我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

上一篇:鼓励自主探索 重视合作交流 下一篇: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