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静脉输液引起的输液部位高度肿胀病人的报告

时间:2022-08-29 12:23:25

一例静脉输液引起的输液部位高度肿胀病人的报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33-01

病例:林发财,68岁,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来我院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毫升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静脉点滴,一天两次;替硝唑200毫升(含替硝唑0、8)静脉点滴,一天一次。术后两天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刀口恢复良好,消化道排气,流质饮食。术后第三天,病人述左手背部肿痛,查左手背部两处输液部位轻度红肿热痛,直径约3-5cm,相近指关节轻微肿痛,报告医生,医嘱:左手背部30%―50%硫酸镁湿敷,输液继续,改换右手。术后第四天,病人左手背部、腕关节及指部高度肿胀,红肿疼痛,皮肤颜色渐深,呈弥漫性加重,指、腕关节活动受限。右手背部也出现相同的反应,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此时病人十分紧张,害怕肢体坏死致残)。情况严重报告院部,院部请外院专家会诊,专家意见:病人对药物过度敏感,药物刺激引起,停输液;继续硫酸镁湿敷;喜辽妥软膏外用,和硫酸镁交替。病人情况特殊,实属罕见,所以护理部非常重视,护士长亲自为病人按时湿敷和涂药,经过三天的治疗,病人左手逐渐消肿,一周后完全痊愈。右手也经过了高度肿胀期,逐渐消肿痊愈,病人满意出院。

讨论:

1 静脉输液局部肿胀临床多见,多因针头脱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或病人年龄较大血管通透性大或因特殊疾病引起,肿胀一般是单纯的,没有红热痛现象,经过局部湿热敷或土豆片外敷,肿胀很快会被吸收;轻者自行吸收,不用特殊处理。而此病人输液时未发生渗漏,且局部除肿胀外还有红热痛,所以考虑是药物刺激引起,属药物反应。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替硝唑是常用普通药,临床上应用普遍,多年来未见此例现象的发生,所以属于个体差异,特别现象

2 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引起肢体坏死后果比较严重。所以医护人员都要重视,硫酸镁湿敷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要亲自为病人做,因为病人不能很好的掌握用药浓度、时间、和方法。

3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上一篇: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性流产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