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植入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附123例报告)

时间:2022-08-29 12:21:05

椎弓根钉植入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附123例报告)

[关键词] 椎弓根钉;植入技巧;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77-01

使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然而椎弓根钉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技巧,为了预防术后出现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还需重视一些注意事项。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共使用椎弓根钉治疗1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23 例,男117例,女6例。年龄18~62岁,平均34.5岁。受伤原因:井下砸压伤68例,坠落伤32例,车祸伤2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 h~22 d,平均32.5 h。骨折部位:T6 2例,T9 3例 ,T10 5例,T11 5例,T12 38例,L1 42例,L2 12例,L3 8例,L4 5例,L5 3例。术前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A级28例,B级12例,C级25例,D级15例,E级43例。本组术前均行X线及螺旋CT检查,椎体前缘高度丢失33%~90%,平均45%,其中18例椎体间脱位,所有骨折均累及椎体二柱以上。

1.2手术方法

全麻后,患者取俯卧位,胸腹部垫空。通常以病椎棘突为中心,后正中纵切口,上下各再暴露一个椎棘突,逐层切开,分离椎旁肌,显露病椎及上下各一椎之椎板及关节突,按照Weinstein法进钉点,如果椎体已复位,可直接锥孔开口,细克氏针顺椎弓根方向扦插。若砂砾感说明进钉点及方向正确,然后置入直径2.0克氏针,注意胸、腰椎进钉点不同,一般向中线倾斜5°~15°。C型臂X线机透视正侧两个位置,正位主要观察克氏针是否从椎弓根“眼”进入,上下偏斜情况,与矢状面倾斜角度,以便进钉时做出调整;侧位主要观察确定病椎是否定位正确,进钉方向与椎体上缘是否平行,进钉点需要调上或调下。这时可开始根据需要而调整进钉,逐一拔除克氏针,与同水平对侧针为参照,锥出孔道,注意深度:一般胸椎40 mm,上腰椎45 mm,下腰椎50 mm,当然主要以术前侧位DR片为主要参考值,此时用带探珠的探针探测,要有一底及四壁完整,此时可以按照选择的直径和长度进钉,进钉至一半螺纹,约钉已经过椎弓根刚进入椎体时,再次退出椎弓根钉,再次用探针探测一底及四壁完整,最后将钉拧入到位。上纵形连接杆、撑开或压缩、上横连接杆。如有脱位则先复位:如为陈旧骨折需小关节及局部松解,台下由助手上下牵引,术者则两手持狼牙钳,把持互相脱位之两椎之棘突,通过提压折顶等手法使复位,这些动作要注意脊髓及神经根保护,也可通过下位钉及纵棒连结,再设法与上位钉连结,拧入螺栓过程中提拉复位。复位后其余操作步骤同前。若需要椎板切除减压,无脱位者在纵棒连结、撑开压缩椎体后进行,脱位者则先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后再椎体复位然后固定。术后切口内常规置潘氏管引流24~36 h。术后常规卧床4~6周,然后钢腰围保护下地锻炼。

2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8个月~5年,平均2年8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融合,46例已取出内固定。取出内固定后椎体高度有轻微丢失,有12例出现断钉和(或)断棒现象,但未出现再脱位及不稳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18例,B级15例,C级16例,D级19例,E级55例。

3讨论

3.1 AF椎弓根钉系统与GSS系统

本组病例有12例出现断钉、断棒现象,均为我们早期病例中使用AF固定,近2~3年我们采用GSS系统固定中尚未再出现,1例年轻病人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即出现断钉,其余3例发生于术后9~12个月,其余则均发生于1年以上。我们发现,断钉断棒多发生于下位钉棒。笔者认为,GSS系统优于AF系统,取钉时间一般定为术后9~12个月,术后绝对卧床4~6周,以后在取钉前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

3.2 断钉、断棒

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可避免椎体高度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椎弓根钉的直径和长度也是重要因素,直径应足够大,钉长应达椎体前后径2/3以上,行压缩椎体撑开时,不应过度撑开,且GSS系统可双侧同时撑开,力度容易掌握,使双侧受力均匀。

3.3 压缩或撑开

术前根据X线片及CT,对成角应力损伤中前屈损伤应撑开,侧方弯曲应重点一侧撑开,另一侧则辅助协同固定,旋转性损伤则重点防旋性三维固定;对非成角应力损伤中牵伸分离型骨折即Chance骨折应压缩方能再建稳定性 。

3.4 入钉点定位

按照AO观点,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位线交点为基本进钉点[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对胸腰段椎骨骨折,T11、T12于横突基部有一个副突,将其咬除,呈上下椭圆形,于中下1/3即为进钉点;L1、L2、L3之人字嵴顶点即为入钉点。

3.5 植骨

通过病椎之完整椎弓根椎体内植入新鲜髂骨骨粒为最有效[2],但我们在条件不具备时,对于已经椎板切除减压、复位固定后之病椎,行关节突、横突间植骨,但要重视植骨床的准备。

3.6 哪些病例需要椎板减压

通过术前CT阅片,对于椎体后缘为整体移入椎管、无碎骨散在椎管、考虑后纵韧带完整者,无需再破坏脊柱之稳定性,椎体骨折块可通过撑开间接复位;对椎板骨折、向椎管内塌陷移位,可通过相应半椎板切除减压;对于胸段、胸腰段椎管内前方碎骨块压迫,可能还需前路减压。

3.7 断钉、断棒的处理

一经发现断钉、断棒,均应及时取出,断钉是否一定要取出,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尽量完全取出,但如断钉部位较深,执意取出将损伤脊髓或神经,且患者无因此引起特别不适,则无取出之必要,本组有3例即与患者商量后放弃取出。

[参考文献]

[1]卢世壁(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23.

[2]冷燕奎,陈有芬,吴华,等.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39.

(收稿日期:2008-01-28)

上一篇: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9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髋关节翻修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