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谈话”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2-08-29 11:38:40

巧“谈话”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谈话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方法,谈话可以沟通感情,增进了解;也可开启智慧,推动工作;也可开展批评、解开疙瘩。谈话要突出一个“巧”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关键词:巧;谈话;技巧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精心做好谈话准备

研究谈话的对象。要研究谈话对象的性格特点、气质特征、学识水平、工作状况、家庭条件、思想状况、心理素质等。比如,从思想方面要研究对方思想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从性格方面研究对方的性格是“胆汁质”还是“粘液质”的等等。要研究职工心理,职工犯错误时,常常会产生自卑感,在谈话之前,要研究调节职工自卑心理的方法和改正错误的愿望。

确定谈话参加人员。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和需要,确定是进行二人谈话还是多人交谈,可以二人谈的就不再扩大范围。有的问题不宜扩大知情范围,要考虑被批评者的承受能力,尤其要尊重被批评者的个人隐私权。

明确谈话内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说哪些内容,忌讳哪些内容都要有腹稿,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绝不能说。

精选谈话地点。密室里的批评会使对方感激你的真诚与爱护,大庭广众的批评易使对方认识问题的严肃性,但会产生对立情绪,然而却有敲山震虎,警示他人的效果;餐桌上的谈话会使对方觉得你平等亲切;散步场上的批评易使对方心理产生共鸣;在对方家庭里的谈话会使人想到领导者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等等。因此要根据谈话的内容确定谈话的地点。

选好谈话时机。如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谈话有时要及时,可防止事态扩大;有时也可采取等几天,等当事人冷静后再冷却处理。

预判谈话后会出现的问题。如冷场了怎么办,和对方发生冲突了怎么办等都要充分考虑,科学预测,防范于未然。

二、认真研究谈话技巧

态度亲近,真诚待人。要态度和蔼可亲,感情真挚、诚恳。要努力消除对方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感,化解心理矛盾,防止对方出现逆反心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谈话,要平易近人,切勿居高临下,使对方反感。应善于揣摩对方的感受,如果谈话的对象为某事特别忧愁烦恼时,就应该首先以体谅的心情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可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感情是尊重的,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同情和信任的气氛。应善于使自己和对方在和谐、平等、友好的氛围里谈话;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势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高明的领导者要勇于认错改过,有些职工的错误是由于领导者的决策或失误引起的,领导者在和职工交谈时,不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要敢于放下架子,承认错误,要以领导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宽阔的胸怀,感染对方。

巧切入,以对方的兴奋点开题。为营造一种和谐气氛,要选好切入点,以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如对对方工作的肯定、对对方家庭生活的关心、对对方孩子的学业关心、对对方家什花木的欣赏等等,都可做切入点,再由切入点巧妙地引导谈话主题。

把握好语言分寸。切忌挖苦人、语言苛刻,批评性语言要严肃,又不能太过头,忌过于拔高,把小错说成大错。

提高谈话机智,巧妙互动。要认真倾听对方谈话,在和对方谈话时,一定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语,肯定对方的谈话,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不能强势夺人,压服对方;善于观察对方表情、神态,注意对方的心理变化,观察对方眼睛,通过洞察对方的眼神,捕捉人的心理变化,了解对方是赞同、反对、轻蔑、仇视、心虚等,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谈话语言;要机智地处理谈话中出现的问题,如对方言不由衷、见风使舵、吞吞吐吐、顾虑重重时要使对方放下包袱,配合谈话尽可能了解谈话的目的,力争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谈话者要机智地处理谈话中的突发问题,如和对方发生新的矛盾冲突时,要思考预案中解决办法的可行性。若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巧妙地搁置问题或中止谈话,放些时间进行冷处理,过些时间再谈,力求取得好的效果。在与有错误的员工交谈时要使职工认识错误,一时对方理解不了的要给他们时间,一次谈不完的话题可下次再谈,让他们充分消化。

三、密切关注谈话后效

谈话后,领导者要多深入基层,认真观察了解谈话后的效果,也可了解其同事、服务对象等。如果谈话对象的变化不大,可进一步研究对策,变换方式再进一步谈,对变化大、能迅速改变缺点的职工要及时地表扬。

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人为本,多积累,多研究谈话的艺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绩效,才能推进和谐单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上一篇:基于Holtel单片机控制的智能鱼缸 下一篇:提高图书馆期刊利用率的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