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6 08:32:56

谈话教育

谈话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谈话艺术;情感交流;真诚;信任

美国有名的谈话专家戴博拉・弗恩在《谈话的艺术》一书中指出:“一旦掌握了谈话的艺术,你不仅能够让对方自然地融入对话当中,而且能够让对方感受到重视与尊重。”谈话教育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工作,不管谈话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教师自己的人格力量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谈话能很好地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在谈话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明确谈话目的,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谈话杜绝随意性,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谈话前,教师应尽量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和周围关系。其次,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谈话的时机、场合与方式,还要善于选择和创设良好的谈话情境氛围。最后,确定谈什么、怎么谈,设计方案,并做好应变的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深入细致,达到谈话的目的。

二、在谈话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1)重视学生的情趣、性格、经历以及家庭、社会影响不尽相同,而在思想上表现出不同的这种差异性。对自尊心强、逆反心理明显的学生应采取平等友好的“商讨式”谈话。如应放慢谈话节奏,语气深沉,说出的话要雄浑有力,发人深省,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对独立思考意识、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则应采取以暗示为主的“点拨式”谈话法。谈话的节奏可快些,语言清新,格调高雅,听后让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感人肺腑,颇有一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对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则需要运用充满激情、震撼心灵的“触动式”谈话。语气节奏可适当放快,说话语气要重些,声音也可相应激昂上扬。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采用有步骤、分时间段、情深意长的“渐进式”谈话。

(2)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我觉得对“问题学生”不要强求他们,而应该以真情实感感化他们,即使最顽劣的学生,心灵深处也会藏着一股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只有像对待朋友或自己的子女那样,怀着真诚的爱,尊重学生,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去启迪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信任你,诚心诚意地接受你的指点和教诲。如我班的一位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因素和教育不当,导致他对社会、同学、老师缺少感情,甚至敌视,性格较为偏激。通过多次真心的谈话、情感的付出,增进了他对我的信任,使我们之间的沟通顺畅了许多,他开始敞开心扉,我也时刻关注着他的变化,努力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激发他对家人、对同学的热情,现在他敢于正视考试、成绩,表现也有明显的进步,对人、对事都阳光了许多。

(3)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面部表情。以前,我上课鲜有笑容,一次课堂上突然笑了,马上很多学生说:“老师,你终于笑了。”下课后了解到,因为我平时笑容少,一些成绩欠佳的学生都不敢问问题。后来,我有意识地多了笑容,发现课堂氛围更好了,问问题的学生也多了,不再只局限于优生。可见,和蔼可亲的老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能与学生拉近距离。

学生一旦意识到自我表现违反了纪律,或学习不努力时,心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戒备、心虚之感或怀着一种“敌意”,决心硬着头皮顶住老师的批评或惩罚。而这时,教师出乎意料的微笑,可能就摧毁了学生的心理防线,使他们看到了教师的善意和真诚,于是在惶惑消除的同时对教师产生由衷的信服。

(4)语言要亲切、说理要透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人的天性。谈话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维护学生尊严的同时,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切不可“雷霆”般地训斥。绝不可用“大帽子”扣人、“大棒子”打人,要留余地,不要揭老底。同时教也要明确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崇高意识,要善于从千万句语言中,提炼出一小句最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话语。爱之深,痛之切,责之真,望之笃,就能使谈话产生神奇的效应。

富有艺术的谈话教育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万能钥匙。谈话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思想,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使他们走出心理的沼泽地,迎来心灵的艳阳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只有从这一点出发,从容细致地教育学生,做学生的大朋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谈话教育范文第2篇

第二天(正月十三)午饭后,我在办公室门口就等着他了,我让他坐在沙发上。先与他寒暄了几句。“你刚到外面吃午饭了?听你班主任说你最近表现挺好,还有些进步,这将是你高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也仅剩一百多天了,你要好好把握,也许这短暂的一百零几天能改变你的未来。”听了我的话,他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这个春节,你怎么把头发染成这种颜色?是哪位同学建议你的还是理发师建议你的?我相信不会是你的主意,因为出这个主意的人太没审美能力了。你头发染得这么深又这么艳,本来个子不高,头发染成深色,更觉得你比身边的人矮些,因为深颜色给人向下沉的错觉。再次你头发染得很艳很异类,在人群当中你就格外显眼,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全校师生关注。后天就要休假了,我建议你改变自己的外形,提高自己的审美观点。”

正月十六下午我碰到尹×的班主任吴老师,就问尹×头发的事。吴主任满脸笑容地说:“还是你的办法多,他已经平常化了。”

反思:针对这次侄儿染发的事件,对待学生我改变原来家长式的批评教育,很明显这种谈话式的教育收效更佳。

谈话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用得最多,也认为最简单的一种教育方式。但不同的教师却有不同的收效。我认为谈话这种教育方式要注重谈话的时机、对象、地点(即场合)及谈话方式。

很多老师与学生交谈只局限于考试后或考试前,或突发事件中犯错的学生。常把谈话教育视为批评教育。与学生谈话应当经常化,在学生没有犯错时,亦要与学生谈心,谈话内容也不要局限学习。可以谈生活,谈同学友谊,谈周末活动。只要老师留心观察学生,一定会有谈论的话题。

一些老师将谈话的对象锁定在班级中的调皮学生和少数几个尖子生身上。我们更应关注中等生,不犯错的老实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被关爱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部分学生的进步空间将会很大。

谈话教育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0—0027—01

“谁在自己关节隐隐作痛的时候,提醒孩子们带好雨伞;谁在孩子们迷失方向的时候,告诉孩子们夜空中的北斗星也能指示方向,谁把自己的经验做成一双孩子爱穿的鞋子,让孩子走踏实的路,抵达理想的彼岸。” 是的,这就是老师,授业、传道、解惑的师者。很荣幸,我是一位教师;很自豪,我是一名班主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知教育一个学生的重任所在,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在于表面的轰轰烈烈,而在于从内心深处的无微不至。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馨的动作、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能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让学生享受到永不忘怀的幸福。

李星彤是我们班这学期各个方面进步最大的学生。谈及他的转变还要从本学期初说起……

李星彤聪明灵活,喜欢体育活动,在校运动会上拿过不少奖项,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小刘翔”。教室一角经常能看见他带来的足球或其他体育器材,课间总是能在操场或者楼道里见到他“矫健”的身影。可是他上课的时候总是不专心,经常做小动作,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成为我们班的后进学生之一。本学期初,第一单元结束时进行了常规的测验,李星彤考得很不好。在讲评过试卷后,我把试卷发给大家,要求孩子们带回家结合考试成绩向家长汇报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并签字。放学后,我发现李星彤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我上前询问他为什么还不回家时,他满眼泪水地告诉我:“爸爸很厉害,我不敢把试卷拿给他看,他打我可疼了。”看到他痛苦的样子,我耐心地开导:“考试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漏洞,这次没有考好应该好好思考,主动和爸爸交流失误的原因,我想爸爸不会打你的。”

第二天,我发现孩子情绪很低落,课间时操场上不见了他矫健的身影。这是为什么?我把他叫到了身边,他脸上的血印使我明白了一切。看到孩子委屈的泪水,我心里很是难受,后悔当时自己没有亲自送他回家,如果跟他爸爸先沟通一下,我想就不会出现这种难堪的局面。

事后的几天里,我发现孩子的精神状态仍然不好,上课时常发呆,学习情绪越来越差。我万分焦急,孩子的内心已受到了伤害。怎么办?重新唤起他求进步的勇气是当务之急。我决定用谈话交流的办法,帮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

我找机会,一面鼓励孩子,一面和家长进行沟通,渐渐地我发现他又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上课时总是能看到他的双眼紧盯着黑板和老师,默默地思考、记忆着知识,小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课间也时常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学习进步得真快,同学们都说,我们班的“小刘翔”变成了“小飞侠”了。

这件事情虽然是班级管理中很小很普通的一件事,可我从中悟出了许多当好班主任的启示。

启示一: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未来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于现在和未来来说,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优异的孩子,更需要有能力、健康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地关注,发现孩子身上除了成绩以外的优点。这样,你才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不简单。

启示二: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能受到关爱、得到赏识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立于人世间。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优存劣汰中长大成人,在学校、家庭、自我和谐教育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启示三: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重点学校。”“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谈话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别谈话;民警;罪犯;信任;适度;目的性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31-02

个别教育是监狱机关针对在押罪犯的思想问题单独进行教育一种教育形式,是贯彻因人施教原则的主要方法。个别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它是一种特殊教育,虽然个别教育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但这种谈话并非单纯的“谈话”,教育具有其特殊性,谈话也具有其方法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第一,教育对象是在押罪犯;第二,教育重点是思想教育,文化、技术教育排在次位;第三,教育者具有特殊性。即:施教者是民警,受教者是在押罪犯,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第四,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在押罪犯改造成为守法新人。当然个别教育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与在押罪犯单独接触,以谈话为主,了解其真实思想,不受限制,灵活机动,随时解决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个别教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并且是和罪犯面对面的思想交锋,当然这种交锋一般是以谈话的方式相遇而进行,因此,进行个别教育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但要诚恳耐心,而且要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

1 谈话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基础

所谓相互信任就是罪犯对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的信任和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进行甄别、分析和调查后达到相对的信任程度。当然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谈话内容的真实度取决于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越高,谈话内容的真实度也就越高,它们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要达到罪犯对民警的信任,这就要求民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公正执法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有所了解,而且还要正确理解,再加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等,使罪犯能够充分信任民警,从而敞开心扉,在流露出真情实感的同时,谈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况。如:现在监狱中就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有的民警,有许多罪犯找他谈思想、谈问题;而有的民警,罪犯根本就不找他谈任何问题,他主动去谈话,也谈不出所以然来,这就表现出罪犯对民警的信任与否。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谈话、教育技巧,做事公道,处理罪犯的各种事情不偏不倚,对罪犯的合理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道理、讲清原因,让其心悦诚服;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同时,在谈话教育中,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谈话环境非常重要,谈话时尽量用平和的、拉家常式的方式谈话,不要给罪犯造成心理压力;不持生硬的、说教式的训话口气,这样,罪犯愿意找你谈,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说出来,那么,个别教育的效果也就呈现出来了;另外,在谈话前要充分了解该犯基本情况,包括他的社会关系、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甚至是他的成长经历等,预先掌握好这些材料,在谈话过程中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还有在谈话过程中要找好、找准“切入点”,从罪犯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慢慢切入正题,让他的思想跟着你谈话者的思路走,同时在谈话之前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初步形成一个教育方案,预设一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能始终掌握主动权。

2 谈话者把握好“度”,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关键

在对罪犯进行谈话中,“度”的把握是比较关键的,也是较难把握的,这就要求民警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要较为清楚地掌握百分考核的日记、周评、月结等情况,对罪犯提出的问题,要合法合理,有理有据地回答,不能信口开河、许愿承诺,而且要注意谈话次数。

针对罪犯所提出的问题,要合法合理,有理有据地回答,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依法回答,如:某罪犯刘某(绑架罪,原判有期徒刑10年)入监后该犯一直不服判决、不认罪,抗拒改造,究其原因,原来是该犯在入监下队后不久,在一次和某民警谈话时,该民警对他的案件作出了是“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的错误结论。刘犯认为民警都说是错案,那么法院一定是判错了,于是死死抓住这点不放,最后发展到要求监狱民警出面替他申诉。针对这种情况,另一民警找来相关法律书籍,一方面让他自己先看这两款罪的具体规定,并给他讲解“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给他详细讲解《监狱法》中关于申诉的具体规定,指明该犯申诉不是在正当行使权力,而是在无理取闹。通过多次谈话以及该犯自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案情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说明在和罪犯谈话时,谈话者(民警)一定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回答,做到合法、合理,把握好“度”,不可信口开河。

同时要注意谈话的次数,如:2002年从重庆调入某监狱的罪犯代某(盗窃罪、原判有期徒刑7年),其妻子、父亲因参与杀害其母亲而判刑入狱服刑,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加之该犯怕劳动、不安心改造,分监区根据他的改造表现列为重点教育对象,开始分监区民警经常找他谈话,结果不但没有起效,而且还给该犯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也使该犯慢慢意识到民警害怕他出事,怕他违反监规,于是该犯就抓住这点经常用家中孩子无人照管,自己不想活了来威胁民警,抗拒改造,不参加劳动。后来分监区民警经过观察、分析,认识到这是对该犯谈话次数太多所造成的,摸透了该犯的心理后,马上调整方案,一是与他的妻子、父亲服刑的监狱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改造情况;并为该犯申请拨打亲情电话,让其了解孩子情况,知道两个孩子由他三哥照顾的情况后,该犯放下了思想负担;二是采取内紧外松方式,严格落实包夹措施,一段时间不找其谈话,让其自行反思,给其减轻一定思想压力,让该犯感到改造环境相对宽松,经过一段时间,该犯的思想压力小了,主动来找民警谈话,要求汇报自己的思想改造情况,并且违纪率降低了,劳动也主动了。这说明谈话者在谈话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谈话次数多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

3 谈话注重针对性、目的性,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前提

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是有其目的性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些不同的谈话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2005年7月,某分监区接收8名广东调犯,在甄别身份的谈话教育时,发现一名叫魏某的罪犯(抢劫罪,原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该犯自称陕西人,但无陕西口音,谈其家庭时,就躲躲闪闪,避而不谈,民警发现他极力地想隐瞒什么,根据监狱规定,每一罪犯须将其家庭户口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寄来,于是民警要求该犯提供家庭详细地址,该犯一会儿说家中无人,一会儿说家中只有一个弟弟,民警联想到该犯在平时的改造中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有自杀倾向,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据此,通过分析觉得该犯应还有余罪没有交待,于是一方面加大了对该犯的个别谈话,从人生观、婚姻家庭、监狱改造、刑满后的打算及主动交待余罪后的结果等法律规定讲起,涉及内容广泛;另一方面采取包夹措施,安排耳目信息员从了解其思想动态。中秋期间,该犯看到其他罪犯在拨打亲情电话,心情很复杂,民警又及时找其谈话并告之,监狱已根据判决书上提供的地址发函调查其家庭及其他情况,该犯仅存的一丝侥幸心理被打垮,终于交待了其真名叫王某,1992年在山东烟台持枪杀人的罪行,使一桩长达十几年的杀人案得以告破,受到了山东警方的称赞。在这次事件中,该民警通过个别谈话发现该犯具有可疑之处,并将该犯列为重点,从该犯的言谈举止和平时的改造中搜集信息,抓住其内心激烈斗争的有利时机,阐明国家对主动坦白交待余罪会减轻处罚的规定,终于使该犯放下思想包袱,主动交待其余罪。这说明谈话者在进行谈话时一定要注重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这也是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

4 各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可增强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效果

个别教育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要与其他教育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个别谈话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要使个别谈话教育效果明显,就必须与其他教育方式、相关措施相结合。如某分监狱四类犯王某(抢劫罪,原判无期,后减为18年),自调入该分监区后,不思悔改,经常打架,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个人内务卫生脏、乱、差。2005年安排其在“铁厂”工地劳动,通过谈话和观察,发现该犯对铁厂的烧火工种很有兴致,于是民警把该犯安排到焙烧上,并担任一个烧堆联包组小组长,一个月下来,该犯所在小组焙烧任务完成得最好,而且该犯常主动带头干,吵架、打架事件明显减少,针对该犯取得的这些成绩,在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可进一步要求身为小组长的该犯以身作则,通过谈话该犯慢慢有了转变,各方面也有了较大改观,分监区及时在考核中给予肯定,到目前已获监狱表扬两次,类别也由四类犯转为二类犯。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罪犯、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都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个别教育并不等于单纯的个别谈话,而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综合性教育措施。其中关键在于因人施教,这是因为,罪犯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犯罪性质、犯罪原因、文化程度、个性特点、心理状态、认罪态度等都不一样。因此,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教育,做到因人制宜,因人施教。如果这一方法运用得好,就可以起到其他教育方法难以起到的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谈话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危机;师生冲突;有准备教育谈话;关怀反思状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04-03

2013年,我们的校园危机管理团队处理了众多危机事件。在工作总结时,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将进入危机事件多发时期,师生冲突将成为危机事件主要原因[1]。从网络报道看,校园危机近年来呈现急剧增长态势,且由于学校应对方式和媒体曝光效应等原因,每次校园危机事件都将大众目光聚焦在教师某些教育行为上[2]。校园危机需要全体教职员工一起,从平时点滴工作做起,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危机管理模式。我们在2014年初开展教师有准备教育谈话研究,研究成果《有准备教育谈话:设计与实施》刊于本刊2015年第六期,该文发表后,很多同行来信询问具体操作,现就有准备谈话的理论和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供大家讨论参考。

一、师生谈话的问题

每个学校都有所谓的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是:上课前每位老师都要精心备课,课后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教学研讨。开展教育谈话的难度和艺术性不亚于教学活动,却少有教师在教育谈话前进行准备。当前学校教育单纯强调学生遵循学校规范和要求,教育谈话随意性大,教师缺少深思熟虑的省思和计划,具体表现出情绪应对、经验应对和风险低估等问题。

(一)情绪应对

教育谈话往往发生在学生行为与学校规章相冲突,教师开展教育惩戒工作时。学生违规行为背后都与其正常需求o法满足或者没有被照顾到有关。比如学生有异往、掌控生活、追求成就和个性等需求,这些需求表达有时会与强调规范的学校制度相抵触。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一般会站在学校制度维护者的立场,关注学生行为对错,忽视学生需求满足,教育谈话往往会激起学生的情绪化反应,表现为顶撞教师或沉默不语,学生内心充满委屈、不平和愤怒。在这样的对峙中,教师自身也会陷入恼怒、焦虑和沮丧等情绪漩涡,师生关系陷入对抗、逃避或僵持状态[3]。

师生沟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调动大量认知资源,形成智慧的处理方案。在大脑中,完成这项任务主要依靠叫做“新皮层”的大脑皮层发挥作用。“新皮层”能够综合我们自身和学生情况,考虑过往、当前和以后情况,做出较为理智和恰当的反应。可是当我们淹没在情绪浪潮中时,大脑中一个叫做“杏仁核”的部位会立刻接管所有能量和信息,干扰“新皮层”大脑功能,让我们出现自动化反应,这样情况叫做“情绪劫持”。此时教师的反应没有经过理智思考和反省,很难保证具有教育性和智慧性,甚至可能加剧师生冲突。

(二)经验应对

我们对于教师角色的认识主要来自社会教化。虽然社会民主和平等步伐不断加快,当代中国实际的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依然采取重权威的价值取向,比如课堂重教轻学,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宣讲;教育管理倾向于灌输和训斥,学生较少有机会提出异议,难以进行平等协商[4]。这些理念会在教师头脑中形成教师应该如何和学生应该如何的行事规则,比如教师应该对学生讲道理,应该维护学校纪律,应该保持自身尊严;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应该服从教导,应该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规则在日常教育中能够维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教师和学生的行事规则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间反复联接后形成的固定通路。一旦通路建立,工作经验就会转变为思维定势。这意味着我们对学生和事件形成了相对恒定的看法和认识,无论学生发生什么改变,事件有多么复杂,我们依然主要依靠头脑中的想法和认识,对当前的情境做出经验性判断。教师开展教育谈话时,面对学生行为与我们自身思维不符时,经常发出“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和“现在的学生都是怎么了”的疑问和感叹,进而去寻求支持我们原有想法和信念的信息,却较少灵活地调整自身思维。固化的思维模式可能会无视当前的实际情况,成为师生沟通的阻碍。

(三)风险低估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风险评估上人们普遍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体认为负性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概率要比正性事件低;认为非连续事件再次出现的概率要比连续事件低;并且始终对自己的判断保持过度自信倾向。教师职业具有一些特殊性,比如工作对象是较自己年幼且对自己具有依赖性的青少年,工作场所具有封闭性和稳定性,工作性质和节奏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工作任务较少创新和挑战,日常人际交往范围较为同质和狭窄。这样的工作特征和生活状态可能加剧教师的认知偏差和归因偏差,使教师进一步低估校园危机发生的概率。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乡人口流动加剧,社会充满竞争,家庭结构呈现多样化,学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都变得疏远,学生在自信、乐观、复原力和坚韧等心理资本上都较为脆弱,心理保护性因素较少,在短时间高压力和高焦虑状态下,出现极端和冲动行为的概率正在加大。如果教师在教育谈话中没有危机意识,谈话不但无法化解危机,还可能会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学生和教师都将沦为受害者。

二、有准备的教育谈话模式

让很多教师认识到平常谈话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就能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危机风险意识。以往教师的教育谈话往往处在无意识的自动反应状态,有准备教育谈话能够促进教师将自动反应状态转化为关怀反思状态。为了帮助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谈话行为,我们开发出“停、问、陪、转”的有准备教育谈话模式。

(一)停

所谓“停”指的是教师遇到学生表露出某些危机征兆时,能够识别到危机信号,并且对教育行为实施调控。我们团队对近两年来网络报道校园危机事件和我市学校危机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校园危机事件具有冲动性和突发性,要想降低风险几率,需要对事件和当事人进行缓冲,可以从事件、改变、感受和行为四个方面识别危机。

从事件上看,当学生处于冲突(包括师生、亲子、同学)、压力(学业、考试)和挫败(评比、考核、竞争)等事件中时,危机发生风险高。从感受上看,当学生长时间表露出无助(谁也帮不了我)、绝望(我永远也考不出好成绩)和悲伤(我好难过)的情绪状态时,危机发生风险高。从行为变化上看,当学生突然变得冲动或沉默、失眠、远离喜欢的活动和爱好、出现自伤行为时,危机发生风险高。从言语上看,当学生总是提到死亡、来世、长眠、远行等和死亡有直接或象征关系的话语时,危机发生风险高。教师需要停下来辨识当前情境和学生情况,初步判断学生是否处于危机当中。

为了更好地识别危机征兆,教师需要调整自身的情绪和认知,从自动反应状态转化为关怀反思状态。这样的调整和变化需要时间和工具,为此我们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帮助教师调控自身的状态。这些问题包括:我和学生现在心情平静吗?现在的时间和地方适合谈话吗?了解学生哪些情况有利于谈话?我准备通过谈话解决什么问题?谈话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样的方式和语气比较适合解决问题?我准备好开始谈话了吗?等等[5]。我们总是请教师采用关怀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却少有人对于关怀和耐心等态度做出细致的行为描述和解释。通过这样的自我提问,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调整自身,进入有准备的教育谈话状态。

(二)问

面对问题情境中的学生,教师往往会从两个方向开展谈话。一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开始批评,不给学生解释机会。二是追问问题发生原因,通过“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承担错误责任。以上两种谈话都会引发学生的抗拒,无法表达教师想要提供帮助的态度。我们建议教师谈话主要问事情、问心情和问可能性。

所谓问事情就是给学生一个从他的视角解释自身动机和想法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和老师说说?然后积极倾听,切忌做出任何是非曲直的判断和假设。问心情是教师表现关怀和共情的过程,教师可以问:这件事让你感到很伤心(愤怒、委屈等),是不是?让学生感觉教师关注他的体验和感受。这两类问题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学生情绪,为教育谈话奠定良好的关系和基础。

问可能性是教师对危机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题主要根据简式健康量表(BRSR-5)设计。简式健康量表由台湾大学医学院李明滨教授等人研发,题量少使用方便,被称为筛检个人精神症状的最佳“心情温度计”。其题目包括:感觉紧张不安;觉得容易苦恼或容易动怒;感觉抑郁和心情低落;觉得比不上别人;睡眠困难,譬如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有自杀的想法。中国社会对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具有污名化倾向,忌讳谈论自身心理,尤其是负面感受。为此教师需要将这些问题转为融合到学校生活的话题中来,进行间接性风险评估。

(三)陪

我们对近期学校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出现冲动的意外行为往往在没有人陪伴的时候,比如去办公室、回教室、到寝室、回家和上学路上等时间段。很多教师在与学生谈话结束以后,往往主观认定谈话已经取得成效,一句“以后不能这样了”就让学生独自离开。危机事件的发生有着复杂因素,学生可能已经累积了大量涵盖自身、家庭和学校等问题的风险因素,化解需要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一次谈话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在找学生谈话前后,应该找人或自己一直陪伴他,直到顺利转交给其他人。

有时候为保险起见,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安全约定,请学生承诺自己在某段时间内会维护自身安全。如果有自伤自杀或伤人想法,需要拨打约定好的联系人电话。这样的安全约定最好采用书面契约形式,通过两个人的签署仪式,加强学生自身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将来发生意外提供教师积极处理的行为凭证。

(四)转

由于普通教师能力有限,我们对于教师危机管理的职责定位为早发现、早预防和早转介。当教师通过前期谈话,尤其是采用简式健康量表进行评估以后,确认学生处在危机风险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进行干预和处理,而是实施转介。

学校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台湾研究者开发出生态合作取向的校园三级辅导模式,并用“红黄绿”交通标志来说明各级的主要职责:绿色代表初级发展性辅导,可融入平常教学和常规学习,达到观念倡导与问题预防的作用,属于全校性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参与;黄色代表二级介入性辅导,需要针对高风险人群实时注意、及早处理,需要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红色代表三级处遇性辅导,针对已经超出学校教师能力范围的严重问题,联合社区、医疗等地方资源,采取紧急与密集处理[6]。

教师转介从工作层面上包括从初级性辅导转介到介入性辅导,进而转介到处遇性辅导;从工作对象上包括转介给学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的监护人、地方专业的危机应对组织和机构。因此学校需要建立高风险学生的转介机制,提供教师可以转介的资源与人员。学校危机管理强调资源整合与人员合作,因此危机的早风险、早预防与早转介不单是教师的素养问题,同时涉及学校的体制问题,需要从系统和生态角度进行全局和宏观的制度建构和完善。

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写到: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然而规定却没有明确何种方式才是所谓的“适当”。于是很多教师都发出了“今天,我们还敢批评学生吗”的疑问和感叹[7]。脱离具体情境谈论是否敢批评学生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并无助益,重要的是如何让教育教学时常处在关怀反思状态,做出具有智慧性的教育反应。“停问陪转”技术我们在校园自杀守门人培训中做过大力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8]。如果我们能够让每一次教育谈话都做好充分准备,相信校园危机事件会大大减少,和谐友善的校园风气也会慢慢营造和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赵晶.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系统观视角下的学校危机干预[M].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22-32.

[2]石益平.谁来挽救教师声誉[J].人民教育,2015(9):6-7.

[3]徐莉亚,赵晶.情绪工作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3):77-81.

[4]田国秀.师生冲突:从权力失衡到权力平衡[J].人民教育,2014(2):40-43.

[5]徐莉亚,赵晶.有准备的教育谈话: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69(6):44-45.

[6]王丽斐,杜淑芬等.生态合作取向的学校三级辅导体制:WISER模式介绍[J].辅导季刊,2013(6):4-11.

[7]宗集.今天,我们还敢批评学生吗?[J].人民教育,2015(3):8-9.

[8]徐莉亚,赵晶.校园自杀预防“守门人”培训课程的开发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33―36.

谈话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教育学生 谈话技巧

陶宏开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特聘教授,从2004年起,他利用课余及暑假的时间,开展“挽救上网成瘾者”活动,以帮助众多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青少年脱离网瘾。陶宏开教授的事迹引起了巨大轰动,媒体争相报道,把他挽救“网瘾”孩子的行动称为“陶宏开现象”。我最近慕名阅读了陶教授主编的《网瘾不是孩子的错》和石敢当著的《陶宏开:救救孩子》,这两本书记录了陶教授在全国各地举办报告会的详细情形,以及其同网瘾孩子交谈的情景。

掩卷之后,我为这位花甲老人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挽救网瘾少年的行为深深地感动,同时我不禁思考,为什么通过一场报告会、一次谈话,陶教授就能让孩子们与他们沉迷已久的网络游戏挥手告别呢?这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谈话的艺术,善于挖掘出能够触及孩子心灵的东西,进而打动他们,帮助他们坚定戒网的决心。作为工作在学生一线的辅导员教师,我们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与学生谈话,如果没有掌握一门谈话的艺术,我们所作的

努力必然付之东流。在阅读这两本书后,我领悟到了教育学生时应该掌握的一些谈话技巧。

一、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威信,用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是谈话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

试想:同一番话若不是由陶教授说出来,而是由另一个没有任何资历的人来说,恐怕完全达不到那么好的教育效果,而陶教授则可以,为什么呢?这与他的资历有很大关系。首先,他曾经赴美访问深造,具有中西方文化背景;其次,他是一位老教授,德高望重;最后,他会写歌、谱曲、弹钢琴,多才多艺,有时为了交谈的需要,他会边弹边唱自己创作的歌曲。陶教授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使他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这样,他的谈话就有足够的分量,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从各方面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当然,我们不一定有机会像陶教授那样出国深造,也不可能很快获得“教授”的职称,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提高自己,比如:多读书,用渊博的学识填充自己,在谈话时若能引经据典,我们的话语就会很具说服力;多思考,谈话时若能表达一些自己独到的观点,学生自然就容易信服。所以,与“问题学生”谈话不同于平常的简单交流,若要获得预期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下足功夫。

二、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感到你就是他的朋友”,是谈话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陶教授在与网瘾孩子谈话之前,会热情地同他们握手,这虽然是个很细微的动作,但是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受到的重视和礼遇,谈话的双方瞬间拉近了距离。陶教授与孩子们谈话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愿意说,你可以拒绝回答我的问题。”陶教授并没有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这样,孩子们的心中油然升起了对陶教授的信任,许多不愿意与家长说的话,会向陶教授倾诉。平心静气地想想,面对自己的学生,有多少家长和教师能真正做到平等地跟孩子交流呢?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你能不听我的?”在和他们交谈之前,我们已经把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彻底否定了,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而陶教授不一样,他认为,孩子们上网成瘾,不能把原因统统归咎于孩子本身,而应从社会环境、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方面来找问题。确实,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多是由于家长管教太严而产生逆反心理,或者由于自己难以达到父母的期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转而从网络游戏中去获得肯定,寻找乐趣。所以,我们在和学生谈话之前,应该先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正心态,平心静气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地和他们交流互动。把学生找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这样的“谈话”只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教育警醒的作用,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与学生谈话时要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是谈话达到教育目的的决定性因素。

陶宏开教授对每一个网瘾少年都充满了爱心,他在文中写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玉,只要拂去蒙在玉石上的灰尘,就能大放光华。”他并不认为上网成瘾是孩子的错,而认为:“孩子上网成瘾,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出了问题――家庭教育的不科学,应试教育的不健康和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只有对孩子抱有爱心,才能形成如此清晰的认识,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条件。有爱心,才会有耐心。网瘾孩子迷恋网络时间都不短,要说服他们,不是几分钟的事情,谈话经常要持续几个小时,而这种漫长的谈话,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支撑才能维持。此外,信心至关重要。面对每一个为了玩网络游戏可以“六亲不认”近乎失去理智的咄咄逼人的青少年,陶教授都胜券在握,而这种“必胜”的信念让他的谈话底气十足,进退自若。在谈话时,教育者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的信心。其实,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外表上也许会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实际上,面对家长的责备,面对自己一落千丈的学习成绩,面对自己所犯的种种错误,他们完全丧失了自信,在跟他们谈话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陶教授深谙这个道理,在谈话时,对于很多令家长和教师失望的孩子,他都能找到他们的优点。孩子的一个笑容,某一句话,都能成为陶教授谈话的切入点,并及时提出表扬,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是很微小的鼓励孩子的机会。这些“问题孩子”,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之后,耳中听到的都是家长、老师的责骂和训斥,而这个时候,能得到这位老教授的表扬,对他们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立刻就精神振奋起来。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训斥,学生到了十八九岁,正是自尊心和叛逆心最强的时候,强硬的批评往往会把他们推向预期效果的对立面。

陶宏开教授正是因为有一套独特的谈话方法,才能让那些陷入网瘾的迷失方向的青少年幡然醒悟,浪子回头。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要管理好学生,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一套谈话的艺术,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宏开.网瘾不是孩子的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陶宏开.孩子都有向上的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谈话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谈话法 学生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走进学生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一味采取家长式作风和粗暴式管理,不仅不能够提高教育成效,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我在教育管理中,通过实施谈话法,提高了教育的接受度与影响力,有效提高了班级管理成效。

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确定谈话重点方向

在运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谈话法实施的重点方向。在对于品学兼优型学生的谈话中,要侧重于体现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看齐,防止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些学生出现失误或者遭遇挫折的时候,要及时跟上,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为他们鼓劲加油。例如,有一次我发现班级一位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消极情绪,与平常的学习状态不可同日而语,为了了解这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其开展了谈话。通过谈话,我得知,这位学生之所以学习情绪低落,是因为在上一次综合考试中,物理学科考砸了,导致在年级综合排名落后了40多位,来自于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压力,使这位学生产生了焦虑、烦躁的情绪,影响了学习情绪。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上一次考砸的原因,并进行勉励,不仅让学生对于自己存在的学习薄弱环节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走出了自责与烦躁的状态,很快恢复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在与中等生的谈话中,我侧重于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客观分析自身学习状态与形势,增强学习动力。对于这一群体,我将着力点放在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上。有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着自我满足思想,缺乏进取心,也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前进的动力不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着力针对学习中的弱项开展补救,提高学习成效。另外,在对于后进生的谈话方向上,侧重于激励,帮助学生走出自卑与封闭的思想状态,以激励性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常规制度、情感生活等,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二、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确定谈话教育要点

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方面的,有纪律制度方面的,也有青春期心理发展方面的。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班主任在与学生开展谈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不同类型,选取最合适的谈话教育途径。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方面问题时,谈话的要点应当放在激励引导上面,如优秀生出现自满情绪,应当对学生进行更高目标的激励教育,要求学生跳出自己现在的学习圈子,到更大的范围之中看一看,比一比,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让学生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自满情绪。在对待中后学生方面,侧重于树立学习自信心,查漏补缺,通过谈话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于遵守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谈话要严肃认真,在直接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的同时,还要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对于纪律性问题的谈话教育,班主任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和学生嬉皮笑脸,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和出现问题的思想根源,提高谈话教育成效。在对待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问题上,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以疏导为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早恋问题,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误区。我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有早恋苗头的学生,并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当众训斥、讽刺挖苦,或带家长,而是对这样的“热点”问题进行“冷却”处理,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向学生讲述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完成好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将这一种情感埋藏于心里,因为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现在应当将这种吸引转化为相互之间的鼓励和促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中,稳妥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三、针对不同类型目标,确定谈话方式方法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区别不同的类型,科学选择谈话方式方法。对于群体性存在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采取集体谈话的方式,利用班会课时机进行教育引导,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蔓延到全班的情况下,可以召集学生进行座谈了解,相机进行教育,对于涉及学生隐私或者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则要单独进行谈话,甚至还要帮助学生保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对于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浪费、乱花钱等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是有求必应,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宽裕。即使部分家庭条件一般,在花费开销上面也没有亏待过孩子。许多学生没有过过艰苦的日子,在生活中浪费和乱花钱现象较为严重,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了“父辈的生活”专题教育活动,利用父辈生活条件与当代初中生生活条件的对比,辅之以各行业劳动者辛苦劳作的图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父母生活的艰辛,感受到自己应当勤俭节约,减轻父母的负担,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成效。对于存在于一小部分学生身上的问题,我一般采取小范围召集的方式,与学生谈心,指出学生的问题,习得改正的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对于涉及学生隐私或者个别的问题,如早恋等,我一般进行单独谈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将问题处理得“无声”。

谈话教育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实施纲要》和市委《具体意见》精神,立足教育在先,防范在前,使监督关口前移,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干部。通过实施廉政谈话,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纠正的目的,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党性修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表率作用,为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谈话对象

1、市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重点是处级领导干部。

2、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党员干部,重点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三、谈话内容

1、遵纪守法方面。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特别是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加强党性修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2、廉洁自律方面。要带头执行市委和局党委制定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礼金登记上交等制度。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管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3、正确用权和接受监督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组织和群众赋予的,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正确对待监督,充分认识到接受监督的必要性,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真心实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切实掌好权用好权。

4、作风建设方面。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全局利益为重,服从配合整体工作,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负责好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分管的各项工作外,还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机关作风、社会稳定等负责。

6、其它方面。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工作环节上(如重大节假日、重大工程、重大活动或任新的干部岗位)注意影响,掌握分寸,严格要求自己,按法律和制度办事。转达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反映、希望和意见。听取被谈话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和建议。

四、谈话形式

1、廉政工作谈话。对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实不力,或由于履行职责不当致使其管辖范围内屡有党员干部发生违纪行为,以及在重视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工作谈话,帮助查找不足,达到促进工作目的。

2、年度廉政谈话。对在年度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中群众不满意票较多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在座谈中有群众反映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年度廉政谈话,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和对待群众评价,及时改正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3、日常警醒谈话。对在社会上有一定反映,或发现有不廉洁苗头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醒谈话,予以提醒和打招呼,敲响警钟,促其清醒头脑,严格自律。

4、工作诫勉谈话。对有轻微违纪行为,但尚不构成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和改进意见。

5、任前廉政谈话。对新提拔或平级调整的领导干部,对其进行新任职党风廉政教育谈话,同时签订《任职廉政承诺书》,就执政为民、拒腐防变、廉洁自律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出希望和要求。

五、组织实施

1、廉政谈话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市教育局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原则上由同级党委或纪检部门负责人谈话。局党委常委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也要与责任范围内的单位或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廉政谈话。直属单位自己管理的党员干部由所在单位党委或纪检部门负责人谈话,必要时局党委或纪检部门负责人可以直接谈话。

2、廉政谈话可以采取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方式,也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警示大会、上党课等多种形式进行。

3、廉政谈话对象由纪检部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谈话对象确定后,应以适当的方式提前将谈话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直接通知谈话对象本人。

4、谈话对象可对有关问题做出书面答复或说明,纪检部门要将书面答复及时呈报有关领导批阅后,应及时将有关要求和意见告知谈话对象,并存入谈话对象的廉政档案。

5、谈话对象可对有关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经研究认为可以采纳的应予以采纳,并由有关部门将采纳情况或意见告知谈话对象。

6、廉政谈话由各级纪检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每次廉政谈话都要制定好廉政谈话方案,做好记录,逐人签名,并将廉政谈话材料分别归入个人廉政档案。

六、工作要求

1、党风廉政谈话制度是各级党委和纪检部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从教育、帮助、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依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适时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和监督的一项制度,因此,必须按照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的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政策,注意工作方法。

2、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把廉政谈话作为严肃执纪的有力措施、严格监督的有效形式,高度重视并支持纪检部门开展这项工作,并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廉政谈话制度落到实处。

3、局党委常委要与所分管的单位和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要与所在单位班子成员及其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集体廉政谈话。

4、谈话人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向谈话对象泄露不该泄露的问题,不准假公济私、挟嫌报复或向谈话对象提出不正当要求。

5、各级纪检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廉政谈话制度实施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廉政谈话情况。

谈话教育范文第9篇

摘 要: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真把握谈话的原则,做到以理服人,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谈话教育;艺术

谈话教育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的主要方式,和个别学生谈话是教育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也是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的

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武器。

谈话教育的前提必须是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脾气、家庭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人施言”。下面,谈谈我对谈话教育策略的拙见。

一、以理服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是为师者普遍的感受。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加上教育不当,这就造就了他(她)任性、傲慢的性格,导致其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教师稍有言辞触动,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教师。因此,班主任与他(她)们谈话时,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友善的态度、满腔的热情和持久的耐心对待他(她)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对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也不可“暴风骤雨”似地指责一顿,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

谈话的形式可以是拉家常式的,宽松自然,切忌“师道尊严”,一副训斥人的面孔。谈话时,话题可以灵活自由,谈话的切入口可以从生活的琐事着手,选择师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用日常话题和他(她)讲道理、摆事实,左敲右击,让他(她)信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润物无声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眼前的事物不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见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口无遮掩。班主任要抓住这一特点对其进行教育,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张某,纪律观念差,不仅自己穿着不整洁,而且经常在教室的课桌、墙壁上画画。更可恨的是他每天都把值日生摆得整整齐齐的桌椅弄成东一张西一张。对此,我认真地想了对他谈话的对策。

一天,他又把教室里的桌椅搞得乱七八糟,我便回到办公室里,将桌面上的练习本、课本、作业本等也横七竖八地乱放,并且将自己的上衣的纽扣也故意一上一下搭配,然后叫他到我的办公室,而我却装作对眼前的一切毫不在意,仍在批改作业。

张某一敲门,我便站起来并转过身对他说:“张某,你来了。”他一见眼前杂乱无章的摆放以及我上衣的纽扣,便笑了起来,我就趁机问他:“你笑什么?”而他大胆地说:“老师,你看这些东西在这里乱放,你再看你的扣子扣错了。”我质疑地问:“难道这样放不整齐,不好看吗?”他马上就反g道:“当然不好看!”紧接着我就教育他:“把这些东西随便摆放,不整齐,不好看,影响了办公室的环境。那么,你愿意帮老师把它摆好吗?”他马上就动起手来,认真地摆弄着,我随即也把纽扣扣整齐。摆齐后,我又对他说:“你看,这样才整齐才好看嘛!你回去以后知道怎样做了?”张某略有所悟地回答:“嗯,老师,我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后,课桌果然摆得整整齐齐。从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室里的桌椅都摆得很整齐。

三、因人而异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与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人施言,不可千人一面。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接受能力、情绪情况,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谈话收到最佳的效果。

如,对领悟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言词要含蓄、婉转,不可疾风骤雨;对胆小内向的学生,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对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的学生,则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应多肯定其长处,采用激励的手段;对懒惰、依赖心强的学生,语气可以较激烈些,但不可讽刺挖苦。

我班的学生刘某某是全班个子最高的,喜欢运动,对篮球更是痴迷。成绩一般,但人挺聪明的,可就是课堂上总喜欢和老师顶嘴,尤其是上英语课,对英语课毫无兴趣与热情,以和老师“对话”为傲。对此,我十分恼火,但我采用了冷处理法,并不急于找他谈话,而是在等待时机。

一天下午,我见他在球场上独自打篮球,便下去和他一道打起球来,比投篮的命中率。边打边聊,当聊到姚明时,他侃侃而谈,对姚明的一些事好像了如指掌,我见状,便由此切入。

“你觉得姚明在NBA球打得怎么样?”我问道。

“我觉得他在NBA的中锋这一位置上打得算不错的了,虽然没有奥尼尔那样的力量,但他有身高优势且较灵活……”他答道。

“我看你很喜欢篮球,身材也高大,不如以后长大也像姚明那样打篮球,你觉得怎么样啊?”我问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他回答道。

“老师支持你!”我赞同道。

“你说姚明在NBA和教练、队友用什么语言交流?”我继续问道。

“用英语啊,我在电视上听过姚明说英语。”他抢答道。

“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可以用英语自如地交流,我想他一定下了苦功夫!”我说道。

“如果姚明不会说英语,他在球场上也就无法听懂教练、队友以及球迷的话,也就不可能在NBA立足,你说呢?”我反问道。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

此后,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确实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谈话教育范文第10篇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同志间和同事间的谈话,是彼此思想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做好谈话准备,下面简要从五个方面自我解答如下。

二是、基本村情:我村有x个村民小组、农户x户、村民x人。一个支部、五个党小组、党员57人。村委会干部四人:支书金x、主任陈x、民兵连长x、计生专干吉x.村委会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农村最基础群众组织。村干部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也包容万象,服务村民没有昼夜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村民的情绪是第一信号,村民有所求,村干部就及时有所应。

三是、学习情况: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时,我认真收看电视新闻和阅读省市报纸,从中了解有关各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信息和做法,以借鉴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活动。我村按照县里和镇里的要求和安排,集中组织了在家党员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有关读本和收看远程教育片,同时,我自己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体会文章,且在新华网刊发。

四是、上面下访:自活动开展以来,县镇领导和干部经常来村进行指导、调研和巡查。县检察院x检察长、县挂村帮扶单位发改委闵主任,曾多次带队来村进行走访,深入一线,了解农村发展面临问题;深入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和帮扶,同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零距离接触,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五是、查摆问题:通过政治理论系统学习,对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实践意义和本质要求,有了进一步地清晰认识。聚焦“”,联系实际查找部门、领导、自身和同事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县里和镇里部门和领导工作是务实的,服务是扎实的,我提不出存在不好的作风问题。我自己和同事,作为村干部,更是群众一员,存在问题就是,自己带头致富能力没有,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服务本领没有。

上一篇:提取工艺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育保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