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管理总结

时间:2022-08-29 11:25:25

卫生局管理总结

*年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为核心,加强卫生行业监管,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促进了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了全市人民的健康利益,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工作。

一、坚持长效管理,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加快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积极落实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大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力度,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继续完善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按照“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合农民达90%以上”的市政府*年为民办实事目标,今年全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为587.96万,农民实际参合人数为542.69万人,参合率达92.3%,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共有103.85万多人次报销医药费用,报销金额5060.6万元。

(二)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

按照《关于农村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市99家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已明确改革方式。其中,撤、并66家,股份制12家,产权转让18家,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目前,已全面完成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革。

(三)强化乡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制定了《*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标准》、《*市关于加强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管理制度(试行)》等六个文件,从建设标准、标识标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

按照“整体推进,先行试点”的工作思路,从去年10月起,在都江堰市、新都区选择了5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在“四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三分开、一委派”为切入点、“五统一”为核心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突出建制乡(镇)卫生院的“公立”特性,提高公立卫生院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全市共有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224个,市政府已经下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建设资金1.65亿元,用于改造房屋项目;协调设备配备资金3000万元,用于购置基本设备(救护车、X光机、B超、半自动升化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多功能产床)共计999台(件)。首批126台救护车己配置到各乡(镇)卫生院。截止10月,开工建设91个项目,其中迁建26个、扩建22个、风貌整修改造43个,我市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做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比例,对达不到职业标准的人员逐步分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给予乡镇卫生院落以人才、技术、设备上的支持,切实加强卫生扶贫工作。在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下,对全市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医师,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共1000余人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

(五)启动了“卫生支农快车”行动,全面开展了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14家市级医疗机构分别对口温江区万春镇等14家乡镇卫生院帮扶工作。市各级医疗机构共派出医疗服务队664余支参加支农工作;派出兼职、挂职医务工作人员共4116余人次,免费赠送药品医疗设备约128.0660万元。市一、二、三人民医院参加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活动,在凉山州喜德县、盐源县、木里县开展的医疗服务工作。共诊治农民群众128517余人次,做手术2310例,义务咨询28406余人次,发放卫生宣传资料10000余份,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推进少儿住院互助金工作

加强中小学生、婴儿医疗保障工作,实现城乡一体的少儿住院互助共济。全市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人数120.2314万人,共筹集互助金4809.256万元,参加率66.82%。重点加强了对0-3岁散居儿童住院互助金收缴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市20个区(市)县0-3岁散居的181364名儿童,实际参加人数达到了88587人,参加率达48.84%。

二、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条件

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实现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指挥等系统总体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今年市级卫生项目共完成投资7261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675万元用于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四个区(县)27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我市国债乡镇卫生院及省转移支付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省政府督办目标中的35个乡镇卫生院项目进展顺利,其中23个项目竣工,1个项目主体封顶断水,3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国债及省转移支付卫生院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240万元。完成了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359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和队伍整体水平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防治综合机制,实现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协调运作。

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工作科学、规范、有效。起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发了《*市卫生局霍乱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市卫生局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医疗急救体系建设。120指挥调度系统硬、软件得到了升级,合理安排国家配备给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24台应急急救车;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事件医疗急救人才的培训,举办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班10个,培训人员700余人,与美国心连心组织联合举办“第三届中美医院管理暨急救医疗学术交流会”,进行为期三天的医疗卫生紧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培训人员200余人。从实战出发,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做到平战结合,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与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进行了*市应急综合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并强化各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加强了狂犬病、人禽流感、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市狂防办主任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狂防工作会和市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市政府狂犬病防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在崇州、彭州、大邑相继发生学校志贺菌中毒事件后,积极指导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了世界医生组织*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合作项目,完成了公安系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筛查,覆盖14个区(市)县,共筛查3895人,初筛阳性69人,其中确诊阳性66人,阳性人员以吸毒人群为主。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截止到10月底,全市结防机构接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2375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17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2863例,新病人发现率达71%,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5%。市卫生局、市结防院荣获卫生部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加强霍乱的监测工作,连续两年实现霍乱零发病,完成三轮督查,在全市建立了霍乱病例数据库,处理疑似霍乱疫情9起。开展了重型精神病监管治疗项目的检。1-10月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40.32/10万。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疾病监测工作,调查完成AFP病例14例,报告发病率0.89/10万,监测报告疑似麻疹306例。1-10月“五苗”基础接种率均达95%以上;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常驻儿童98%、流动儿童97%。

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完成查螺6708.8万M2,完成全年计划的126.2%;完成灭螺1561.1万M2,完成全年计划的101.2%;*年查出有螺面积766、2万㎡,较上年下降106、5万㎡。完成查病753198人次,完成全年计划113.3%;扩大化疗免疫学阳性37283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26.8%,耕牛查病4512头次、耕牛扩大化疗683头。完成土地整治、退耕还林,沟渠硬化等综合措施灭螺246.1万㎡,以机代牛1848台。压检钉螺300314只,完成全年计划的286%,无阳性钉螺。完成了区(市)县第二层次(乡、村)碘盐监测点的抽样工作。全市完成疑拟疟疾病人监测血片137530张,阳性率0.023%。全年共传入性疟疾病人38例,针对传入性疟疾,组织市CDC及时进行了处理。

制定下发了《*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全市产科急救工作管理意见(试行)》,印发了《产科急救工作手册》。成立产科急救指挥小组,由省级驻蓉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妇产科、内科、外科、麻醉科和检验科专家组成,负责全市产科急救的协调指挥。实施县、片区、市“三级”急救网络,形成三级贯通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今年,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0.97/10万、12.18‰。

2.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按照卫生监督所承担的执法任务,逐步理顺执法体系,归并执法职能,改善执法办案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管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对20个区(市)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工作开展了全面稽查,覆盖率达到100%。

加大了对重大传染病、食物中毒、放射事故、职业中毒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查处力度,推行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的执法能力。按照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性保健用品、食品卫生许可证、清理无证无照餐饮单位、餐饮具、农村食品、农家乐、餐饮业、儿童食品专项整治等多次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市“五小”经营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审工作,*区、*区所属辖区80%以上的“五小”经营单位达到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了全市1677户旅店业及旅店业内的美容美发、公共浴室、歌舞厅、茶座等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基本完成了卫生部旅店业量化分级试点任务。

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针对我市出现的3起学校群体性食源性菌痢暴发流行事件,各级卫生执法监督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应急措施,开展“一校一组一周”驻点工作和校园周边饮食环境整治,加强对各单位食品卫生和肠道传染病防治检查工作,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坚持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开展打击无证行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对局注册的医疗机构执业情况进行了现场审查、校验,规范了医疗市场和医疗管理秩序,理顺了机构执业准入的审核办理程序。经审核筛查,共受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报名考试7876人,医师资格综合笔试报名考试4755人,颁发《医师资格证书》2171人;换发军队转业、退伍、自主择业人员的《医师资格证书》70人;受理医师执业注册1023人,护士首次注册1846人,再次注册14986人。

加强医疗广告管理,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广告进行专项检查,对有超出《医疗广告证明》的内容或广告失实,夸大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整改,进一步树立了卫生执法新形象。

3.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按照统一布点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信息管理、统一慢病防治模式、统一考核评估办法、统一基础设施(“八统一”)的思路,着力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体系。投资620万元,在中心城区71个中心建立了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武侯区实现了信息管理区级平台;依托信息系统实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过程管理,编印《*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制度与职责》,规范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市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打造15分钟健康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城市居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今年,社区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同比增长68%,社区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诊疗总人次比重同比增长42%,双向转诊5700人次,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今年9月,我市在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总结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三、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继续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健康意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提供保障。

(一)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城乡卫生水平

巩固发展创卫成果,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对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将10个方面工作、65项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制定了农贸市场、城中村、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五小”行业、除“四害”等5项专项整治方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家媒体对复查迎检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播报“国卫”复查信息200余条。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8幅,在城区中小街道和背街小巷设置中小型户外公益广告422幅。发放“国卫”宣传折页41万份,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36万余份。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19条出入城通道,25个城郊结合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疏淘排水沟10多万米,新设置生活垃圾收运设施300多处,处理建筑物立面600多幢。开展对400多条中小街道整治。补植树林10余万株,规范设置商招、店招5万余块,打造市容示范街30余条,取缔占道集贸市场25个,新修大棚、室内农贸市场78个。

(二)开展农村爱国卫生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中央补助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下拨卫生户厕建设中央资金175万元及市级配套资金170万元;开展了改厕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培训,培训人员近三百人;开发制作三格式厕所模型40个,宣传彩喷板70张、改厕年画2万份,同时开展了粪便无害化监测工作。截止目前为止,三项目共开工建厕5707座,修建完成4948座,配合完成世行贷款农村供水项目专项调查审计工作。

(三)灭鼠、灭蟑螂,开展除“四害”活动

开展春、秋季灭鼠工作,共计投放鼠药约140余吨;向餐饮行业、居民院落免费发放价值50万的灭鼠毒饵和毒饵盒;开展灭鼠防病专题健康教育,制作发放宣传折页100万余份、宣传画6000张、《健康时代》报30000份。免费向餐饮行业发放价值14万的特效灭蟑毒饵2万5千盒,蟑螂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四)卫生防病,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卫生防病为主题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9%,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3%;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3.4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1.52;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1.1%;行业职工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0.3%。

四、加强卫生规划,统筹卫生发展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完成了“*市卫生事业第*个五年规划”,正式提交市政府审定,开展了“*市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和“单病种费用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两个大型课题研究,与市规划局及市规划设计院一起编制《*市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规划》,现已基本完成,编制完成了《*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制定了《*市卫生局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试行)》,鼓励民营资金进入医疗行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参与了*市一医院与上海瑞新医疗中心合作建立国际诊所项目、长庚医院与温江区政府合作建立国际医院项目、德国艾伯医疗集团与*区合作建立国际医院项目、美国全球健康联盟集团与*市第六人民医院组建*老年病治疗康复中心项目的洽谈和协调工作。优化整合市级卫生资源,加强卫生建设项目工作,这些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五、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作用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突出中医药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诊疗思想、方法和技术。坚持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强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认真总结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验,加强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断完善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制定具体措施办法,鼓励中医中药进农村。

(一)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后,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精神,拟订《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定》(代拟稿)。依据国家和省中医药发展“*”规划,完善了《*市中医药发展“*”规划》。

(二)强化网底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社区中医药市场

印发了《*市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确定在郫县、都江堰、彭州、双流、新都启动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工作,年内完成50个乡镇公立卫生院规范化中医科、中药房达标的目标任务。双流县顺利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评审验收,成为我市第9家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目前六城区92.96%社区卫生服中心设置中医科,69%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各创建单位中医药服务量均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量的30%以上。

(三)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加大*中医名医馆的经营管理力度,保持名医馆健康发展,不断拓展名医馆的诊疗项目,满足群众需求,增设了中医肛肠、调理门诊等特色专科。*年名医馆门诊量呈持续上升,1-10月门诊总量达95048人次,实现经济收8372.229704万元,比去年同期门诊人次增长了1%,经济收入增长了18%。

认真组织参加了“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活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有6名医生入选了省60强,市一医院王静安老先生当选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继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法国蒙比利埃市医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可以在蒙比利埃市医学院内开设中医门诊部,开展诊疗和中医教学活动,双方可相互派遣和接受医务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国家科技部“十五”公关课题-王静安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即将结题。

六、其他卫生工作

开展医疗质量大整治,加强医疗纠纷的事前防范,医疗不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明显下降。各医疗卫生单位切实加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注重内涵建设,通过比价格、比服务、比医疗质量,让患者就医更加放心满意。

继续深化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制定下发了*年*市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加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抗生素使用率由本年度1月份的50%以上,下降到5月份的30%左右,药品与收入结构比下降1-3%,单张处方药品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下降,大包围处方和扩大治疗检查情况有所遏制。加强品和第一类的监管。加强实验室管理,开展检验结果互认调研,对全市52家二甲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实验室管理、质量与安全等情况的全面督导检查。促进了各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进程。开展病历质量评价、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对市所有二甲以上医院进行病历质量检查评价。通过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少儿互助金筹集资金8.6亿元,为城市居住人员看病提供8.6亿元的资金支持。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9.8万人报销医药费用,报销金额7.7亿元,我市城市居住人员看病的支付能力实际提高了7.7亿元。近期民意调查显示:在726个有医疗支出的被访者当中,有67%的人通过各种保险方式报销了医疗费,所报金额占总医疗费用比重为42%。

抓好科教兴医工作。加强卫生科技和医学教育的宏观管理,推动卫生科技与医学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落实部署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努力为农村卫生培养实用人才;落实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方案,建设终身医学教育体系;探索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管理和培训效率。

继续深化学科建设工作。组织7个*市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纳入重点学科建设,组织了第三批次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对15个市医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和2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进行了期中督查,继续实施卫生科研项目招标,组织推选60项科研课题参加省级科研项目的招标工作,推选16项课题申报省中医管理局*-200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中标4个。加强对在研课题管理,已有13项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项目10项,向省医学会推荐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项。认真组织开展了科普月活动及科技周活动。在活动期间,各学会组织115名专家,122个展板深入到乡镇卫生院。我局被*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市委宣传部评为*市第*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

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实施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选拔工作。对都江堰、金堂等7个区(市)县的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部分学点进行了调研。稳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组织申报*年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举办部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9项。三是开展医技培训活动。对224个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248名乡镇卫生院中青年业务骨干、500余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院长、管理人员、3018个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

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卫生电子政务建设,将我局的ADSL网络通讯方式转为光纤;完成《*卫生信息网》服务器的更新,实现数据实时备份;提出了市、区(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已有19个区(市)县卫生局,15个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已构建起卫生网页(站);做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完成了《*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意见征求工作;与市信息办一起对新农合系统和少儿住院互助金系统运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通报。

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以“血液安全”为主题的采供血和临床用血管理、规范和督导活动,加强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加快实施集中检测。继续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1-10月共有91275人次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总量达125036单位,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临床成分输血总量比去年同期上升28.3%,实现血小板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100%继续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深化惠民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和总结了惠民医院试点工作经验,各医院还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和特困病人情况,在“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服务措施,使惠民病人得到了更大的医疗优惠。惠民医院由原来的两家试点医院增加到六家医院,在市直属医疗机构和20个区(市)县公立医疗机构增设80余家惠民门诊,在6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惠民医疗服务。截止10月30日,我市惠民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诊治惠民对象220万余人次,惠民优惠金额700多万元,优惠幅度达10—30%,其中最高减免优惠率为33.13%,平均减免优惠比例为20.12%;各区(市)县优惠贫困残疾病人12784名,优惠金额为71万多元。

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加强卫生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和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对卫生工作的讲话精神,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修改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市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基层组织工作细则》。在局机关开展了创建“四好”党支部活动,市卫生局领导班子被市委评为“四好班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今年表彰了3个先进党支部,2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78名优秀共产党员、3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7个“四好”活动先进集体和9个“建家”活动先进集体。

(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实施和推进。召开全市卫生系统动员大会,制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3个区(市)县卫生局、8家医院作为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联系点,并对联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三)继续开展“诚信医院”活动,开展评选“四优”医务工作者活动,评选出20名优秀医生、护士、医技、卫生执法人员进行表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宣传、宏扬医务人员的优秀思想品德。通过*卫生信息网“党建工作”专栏,宣传我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劳模、“全国中医师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行业正气。

(四)扎实做好共青团工作

围绕卫生中心工作,以青年人才建设为核心,以服务青年为着力点,重点抓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三项“青”字号品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年来,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真情送万家”扶贫帮困活动,为下岗职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众送温暖,为构建和谐*作出了贡献。

八、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一)着力规范服务型政府建设

规范完善卫生行政许可、项目审批等工作程序和行为,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公示、服务承诺的落实工作。印发了《*市卫生事业单位院务公开实施办法》,继续推行医院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医疗服务流程。根据卫生局窗口运行情况,从抓效能、效率和效果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上,不断深入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行政审批准入条件,落实行政审批“六统一”工作;强化督促检查,深入基层明查暗访,准确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促使有关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取消执业资格,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坚持以制度管事,用机制管人,加强监督约束,使不正之风难以立足藏身;严格考核奖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的原则,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不力,,放任不管,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严肃追究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通过纠风工作阶段性任务和长远目标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二)规范行为,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的文件精神,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对诊治过程中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及治疗措施,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要求和限制性规定,加强督查考核,进一步规范各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行为。认真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继续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清单制,严禁自立或分解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继续推行和完善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严格供应单位资质准入,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药品价格信息收集和,提高集中招标采购率,切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降低药品收入比重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确保广大群众用药及时、安全、有效、价廉。市属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问题处方实行点评和公示,加强对药品、设备等物资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全市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今年1-10月,全市112家医疗机构认真执行了药品阳光采购制度,网上药品采购金额59398万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的95%以上。实行了药品、设备、基建工程行贿企业“黑名单”制度,开展了对卫生系统基建工程项目招标、大型医疗设备采购重点环节的监督,会同市物价局开展了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督查,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进一步加强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完成维修改造项目审计82项,送审金额949.35万元,审减188.13万元,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4项。

(三)加强医风医德教育

加强了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努力做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行人文服务;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1~10月由我局直接接待的医疗事故争议达320多人次,委托医疗事故鉴定9起,处理电话咨询、投诉3000多人次,投诉80余份,大多数得到满意解决。市医学会、医鉴办完成首次鉴定组织工作56例,完成鉴定49例,其中构成事故15例,事故率30.6%,接受来访咨询1300余人次。

上一篇:卫生局服务体系半年总结 下一篇:卫生局加快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