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深海的潜水“明星”(上)

时间:2022-08-29 10:39:31

探秘深海的潜水“明星”(上)

阳光无法穿透的海洋部分,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并且占据了地球上可适宜生物生存空间的97%还要多。虽然它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但人类对这个神秘区域的了解远远少于对遥远的月球的了解。海洋的最深部分对我们而言是未知的。在这些人迹罕至的深海中发生了什么?在这些水域都有哪些生物生存着?这些生物的构成如何?对此,我们可以说知之甚少!

因此,人类一直想方设法,建造各种深潜器,潜入海底,试图去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下面,我们就来历数一下潜水史上颇负盛名的几位探海“明星”。

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深海潜水器――“深海潜水球”,下潜到了人类之前未曾到达的深度――923米。

“深海潜水球”的建造要归功于威廉・贝比和欧迪斯・巴顿。

威廉・贝比是美国最早的生态学家之一,也是一名收藏家、旅行家和作家。他从1928年开始的大约10年时间里,在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对周围海域的海洋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当时他观测海洋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相对浅一些的海洋中潜水,另一种是在较深的海域中用拖网打捞。但当他看到从深海中打捞上来的动物不是已经死亡,就是损伤严重的时候,萌发了潜到深海亲眼看看那些动物活生生的样子的想法。

于是,威廉・贝比在报纸上表达了他的深海探险的梦想。此后,各类发明家不断给他提供各种可能的潜艇设计构想。这其中,威廉・贝比对机械发明家欧迪斯・巴顿的设计最感兴趣,并为巴顿的设计起了一个名字:“深海潜水球”。

这个“深海潜水球”重达2.5吨,球壁厚3.8厘米,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膨胀的有些喝醉的牛蛙,靠舱内的碱石灰和氯化钙等化学物质将二氧化碳和湿气从球体中排除。1930年到1934年期间,贝比和巴顿共进行了16次深海潜水。

1934年8月15日,贝比和巴顿乘坐“深海潜水球”潜入了百慕大水域,并创造了当时最深的潜水记录――923米(大约半英里)。在这个深度,“深海潜水球”每平方英寸的表面都要承受多于612千克的水压。不过,在最深的地方,他们只呆了5分钟。后来,贝比根据此次探险写出了《半英里之下》一书,在此书中他详细描绘了所见到的奇异的海底生物,比如能从自己身体内部发光的奇异的水下生物。这些生物听起来就像是从外星来的,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怀疑是贝比编出来的。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贝比并没有撒谎,海底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另类世界。

“深海潜水球”是一个球体,由一根1060米长,2.29厘米粗的绳索悬吊,只能直上直下,不能自由移动。驳船将这个球体运到要下潜的海域,然后利用滑轮和索具将它放入水中。如果人们想要去更深的水下活动,球体本身的重量加上提升它的铁索的重量,就已远远超过了船上的绞盘所能承受的范围。

20世纪40年代后期,巴顿又设计了一个水下航行器,并将其命名为“球形海底探测器”,这个探测器比“深海潜水球”更坚固。1949年8月,巴顿乘坐这个探测器抵达了水下1370米的深处,从而打破了1934年由他和贝比创造的潜水纪录。

在“深海潜水球”之前,巴顿还曾建造了一个潜水球,那个潜水球重达5吨,如此之重,以至于他们的驳船根本无法利用绞盘提升这个潜水球。于是,巴顿不得不把它熔化,并重新设计建造了一个重量只有2.5吨的潜水球,这就是“深海潜水球”。“深海潜水球”的内部空间是如此窄小,球体内部的进出口直径只有35.5厘米,因此,两个大男人不得不挤压身体,从头部开始一点一点地挤进潜水球里。

什么叫潜水器

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深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员活动的水下作业基地,又称深潜器、可潜器。

目前,深海潜水器主要包括载人潜水器、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自治式潜水器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潜水器从使用角度来讲,各具特点。

载人潜水器可以使人亲临现场进行观察和作业,其精细作业能力和作业范围是其他两种深潜器无法比拟的。

有缆遥控潜水器可以将人的眼睛和手延伸到潜水器所到之处,信息实时传输,可以长时间在水下定点作业。

无缆自治式潜水器可以实施长距离大范围的搜索和探测,不受海面风浪的影响。

上一篇:原来丹麦没有童话 下一篇:谆谆教诲,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