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 台湾人的精神小城

时间:2022-08-29 10:14:16

因为《悲情城市》,九份迎来新的时代。观光客纷至,并且一再地传播九份的传奇。除了依仗媒体的大众传播和人们的口口相传,还有当地老街的店家的自我耕耘,2001年,九份商圈店家正式成立九份商圈联谊会,并且日渐稳固,策划了许多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九份。黄金的盛世不在了,但九份换了一种活法,继续在云雾里热气腾腾。

“悲情城市”的真实面

人们提起九份,言必称“悲情”,完全是因为侯孝贤在这里拍摄了电影《悲情城市》。如果不是这天的天气,我们也很难了解九份的“悲情”究竟是什幺光景。九份一面是山地,另一面是海景,晨昏和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春天观樱,秋天看芒花,夏日有风,冬日有雾,夜里则可以看海上的渔火和天上的月亮。

现在既然是冬天,雨下得凄惶,凉意从头伸到脚。从雨雾中看沿山而建的房屋,灰扑扑的,挤挤密密,可能符合观光客怀旧的想象,但它本身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生活,则更可能是无可奈何的局促。这是一面。走入老街,灯光、人群和商铺前的讨价还价,蒸腾起世俗的热气,是温暖实在的另一面。这才是九份百多年沉淀下来的真实生活。

最早,这里陆路尚未开通,一切物资供给仰赖海路进行,村落中只有九户人家,所以对外采买时皆要求备妥“九份”,久而久之,人们以此为它命名。到19世纪末,当地居民在福山宫土地祠距小金瓜不远处掘到金脉,很快,这个村落聚集了三四千户的淘金人口,开始九份的繁华。日据时代,大量黄金被输往日本,九份产金量达到颠峰。1930年代,金价上涨,九份终于达致繁华的巅峰。人们不知厌倦地回忆这段辉煌的过往:当时的最高纪录是涌入三万人,矿工们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每年到当地最大的节日“妈祖生”,所有人都铆足劲,就算卖了家当也要大摆流水席,来者就是客,没有人在乎钱,去了自然会来。但在台湾光复之后,金矿逐渐开采殆尽,产量大幅下滑,采金业迅速没落。

但因为《悲情城市》,九份又迎来新的时代。观光客纷至,并且一再地传播九份的传奇。除了依仗媒体的大众传播和人们的口口相传,还有当地老街的店家的自我耕耘,2001年,九份商圈店家正式成立九份商圈联谊会,并且日渐稳固,策划了许多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九份。黄金的盛世不在了,但九份换了一种活法,继续在云雾里热气腾腾。

九份老街:永不落幕的兴旺

盛世不可能永恒,但九份的街道又找到了新的兴盛之道。过去它夜夜笙歌,但现在踏实沉稳。即使是下雨的冬日,仍然人潮汹涌。它像是不属于它自己,也不属于今天。

九份最主要的景观就聚集在基山街、竖崎路及轻便路等街道。竖崎路是特殊的“丰”字道路,为九份的直向道路,绝无仅有的阶梯路上有许多观景茶馆;轻便路上则有许多九份民宿与九份金矿城怀旧壁画。基山街又称“暗街”,无论是平日或假日皆有络绎不绝的拥挤人潮由旧道站下车直入,这是九份主要街道,一间又一间比邻的小店,卖的是一些手工做的芋圆、草仔稞等小吃,为采购金饰、名产、艺品必经之道。本街为九份的商店街,依山势起伏而建,平路与石阶交错。后为方便汽车通行,将原有崎岖不平的道路填平为坡道,完成后不但坡度上下起伏不定,甚至有几处直角转弯。旧道口(基山街口)也设有观景台,可以从九份观赏北海岸的绵延海景。

基山街曾是最繁荣糜烂的街道。沿着街道是一长排的酒楼和茶室,在过去,日日有饮不尽喝不完的大碗酒,另外还有撞球间和俱乐部,矿工和老板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但现在,挤满了来自台湾内外的观光客。日本客人不少,许多店家直接就用日语招揽生意。多少是日据时代的遗留,不知跟宫崎骏有多少关系。他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中活色生香的街景,就以九份的老街为原型,一样地鲜活光亮,有着永不落幕的兴旺。

基山街内还藏了很多老九份的纪念之所。比如街内的九重町客栈,是九份旧式建筑中的佳作,橘黄色灯光透出怀旧的气氛。竖崎路则是全然不同的景观,很多旧式建筑都聚集在此,观景茶馆聚集,其中也可看到九份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全台湾第一个电影院──升平戏院。

九份的这些道路皆为依山势而辟的步道,汽车不能进入。九份往瑞芳的联络道路称为汽车路,顾名思义就是可供汽车通行。提醒去九份的人们一定要自备雨具或遮阳帽。又因为行程多为步行,要记得着轻装及便鞋。

而无论哪一处,你游走在山城小径中,随时可找到赏景的好角落,入夜后,山城聚落的万家灯火与海上船灯亮起,深澳渔港出海的渔船在茫茫海中点起渔火。同时可饱览山海夜景,竖崎路的特色茶馆,汽车路上的露天咖啡馆,都是歇腿赏景的好去处。

九份茶馆的“戏梦人生”

九份茶馆出现时,像是在梦里浮出来。也许是灯光氤氲的关系,也许因为它虽不破旧却有古意,也许是九份时空交错感太强烈。所以,它不仅适合出现在梦里,也的确出现在戏里。仍然是侯孝贤,他的《戏梦人生》就在这里拍摄。

九份茶坊是九份的第一家茶楼,建筑本身是通过认证的台北县“历史建筑”,现在已有百年。它的地理位置在于九份中心点及基隆山交界处,早期这里被称作“皇帝基”,指的是城镇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每日必经之地。它的前身是当时盛极一时的翁氏大宅,是一个有权有势的采矿主、当地人都称他为大阿哥。

洪志胜买下这栋古屋后,1991年开始经营九份茶馆。实际上,台湾茶艺馆的出现始于1970年代后期,鼎盛于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没落。九份茶坊却要挽留这股潮流。到现在,对于台湾人来说,九份茶坊是他们像家一样亲切的地方。茶室内最多可容纳70多位客人,消费水准相当于台北上班族的水平。客人谁都可以,并没有会员不会员的区分。使用的都是手工制作的茶具。费用则是每人100元场地使用费再加上茶费。店内主打的是北埔的东方美人茶(偏红茶),800元/泡。

茶坊的向导简(其正式身份是奎山文史工作室研究员)向我们讲述茶坊见证的九份观光业的进展史。台湾1991年到2000年大力开展“自强活动”,鼓励台湾人自己出来消费,提振岛内经济,加上1990年代同时又兴起“知性之旅”,以导正过去“观光夜市化”的倾向。来九份的台湾本地观光客随之多起来,此后,因为《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在这里拍摄,以及《千与千寻》与九份的渊源,媒体大幅报道,来的人就越发的多。在所有观光客中,东南亚和东亚的客人最多。

主人洪志胜尽可能保留了建筑旧时的风貌,从斑驳的回廊、梁柱、木雕、铜洗到老风扇。茶坊共分四个区域。顺着店内信道下楼左转,是“九份艺术馆”。主人一生最想推广“茶、陶、画”,因此这里展示了许多本土艺术家的陶艺作品,也正是用这类手段,改写了人们过去对九份“酒家林立”的印象,让九份变得知性起来。“天空之城”则是一座清水红砖建的红楼,有1930年代的风味。屋内设计全是有关星空、星座的符号,每三个月会更换一批画作。沿石阶而下,可到展览场,这里展示本地画家的作品。再沿石阶而下,则是陶工坊,是陶艺家洪志雄创作的地方。脱俗朴拙的陶器,由陶壶、石磨造景的庭园,值得驻足观赏。

九份怀旧美食

芋圆:除了原有的地瓜、芋头口味之外,还有特别的抹茶、芝麻及山药口味,冷热皆宜。香弹可口的芋圆。咸甜适中、内含饱满萝卜丝与虾的草仔稞。红糟肉圆则是以传统古法制作内馅,搭配上软嫩的外皮与特调酱料。此外还有黑糖麻、豆腐乳、无铅土皮蛋等美食。

九重町

位于基山街头的转角处,过去曾是木炭行。1996年吴志明重回九份,依照当地人的生活,抱着怀旧的态度,将这栋五层楼的建筑变身为一处可吃茶、食事、歇息的休闲客栈。让来此喝茶和住宿的人们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九份。九重町客栈以黑胶音乐为主题,供应的餐点也颇具怀旧的风情,还体贴地提供素食火锅等等。在客栈的五层顶楼,可以看到整个九份。住宿的价格大致在2000―4000元新台币。A/台湾新北市瑞芳区基山街29号。

升平戏院

升平戏院为台湾北部第一家戏院,初建时为木造建筑,1951年改建为空心墙,四周房屋建立于日据时代。为艺术工作者常取景的地方,曾经,许多电影《多桑》、《悲情城市》、《蓝山咖啡》都曾以此为景,拍出经典镜头。而今它虽繁华不在,却蕴含深厚的人文故事。过去也是九份人主要的娱乐场所,目前已荒置了。站在戏院外,很难想象当年繁华绚烂风光的岁月。

九份金矿博物馆

馆主曾水池是道地的九份人,14岁开始学习炼金,曾在矿坑工作,从事采金工作长达三十余年。1993年自行筹资设馆,将三代搜集的各式金矿原石及淘金、采金、炼金等过程加以展示,游客也可在馆内体验淘金。馆内还有陈列当时的九份的老照片,十分怀旧。A/新北市瑞芳区九份颂德里石碑巷66巷

九份茶室推荐

从362层石阶砌成的竖崎路一路望去,先后贯穿山腰横向的汽车路、轻便路与最上层蓦地豁亮起来的基山街,怀旧气息浓厚的茶肆与商店密集延伸。沿着石阶逐一往下,九份茶坊、天空之城、阿妹茶馆、悲情城市、山城创作坊、九户茶馆、芋仔蕃薯、戏梦人生、海悦楼、古窗等,近三十家各具特色的品茶空间逐一登场,交织成九份流金岁月牵牵系系的魂萦旧梦。位居最高处的山城创作坊,在二、三楼的窗口可以清晰瞧见包括基隆屿、基隆港在内的整个山海景致,视野开阔而缤纷。

上一篇:美好,总是让人迫不及待 下一篇:暴雨倾城,拷问“城市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