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预防针

时间:2022-08-29 10:12:59

每次去医院打预防针,都是全家人最痛苦的旅程。宝宝哭得惊天动地,妈妈手足无措。打个预防针,怎么这样费劲呢?

从宝宝出生开始,打预防针就是守护宝宝健康的重要一环。疫苗可以在宝宝体内产生对付病毒的抗体,当病毒入侵时就能迅速把它们杀灭,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

在宝宝出生的头一年里,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针,1岁以后,必须要打的针仍有不少,如乙脑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甲肝疫苗等,还有一些自费可以选择的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如果说1岁前的宝宝打针时还懵懂无知,哭一哭就过去了,那么1岁后,妈妈会发现去医院打针成了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宝宝会害怕、会大闹、会反抗。

如何应对宝宝的不合作呢?在打预防针前,留心医生在接种卡上标明的接种时间,先为宝宝在心理上打个预防针,也许事情会简单一点。

细菌故事

如果宝宝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带到医院,看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人把自己扎得很疼很疼,他就会牢记这次糟糕的体验,从而讨厌穿白大褂的人,甚至讨厌带自己来医院的妈妈。可以在平时给宝宝讲个“细菌大作战”的童话故事,告诉宝宝疫苗里有许许多多的“士兵细菌”,针管把它们送到宝宝的身体里,这样,当有“坏蛋细菌”想要伤害宝宝的时候,“士兵细菌”就会跟“坏蛋细菌”战斗到底。多数宝宝对打怪兽的故事都特别喜欢,通过故事让宝宝了解打针的目的,下次再去打预防针的时候,宝宝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医生游戏

当宝宝不听话时,如果爸妈用医生和医院来吓唬宝宝,那么宝宝就会把医院和害怕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受到这样的影响,当宝宝需要去打预防针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是自己犯了错误,正在被惩罚,当然会大哭大闹。所以,要让宝宝不惧怕打针,那么就先让宝宝了解医院,了解医生吧。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套模拟医生玩具,让宝宝穿上白衣服来当医生,给毛绒玩具看病,教宝宝给玩具打预防针。多玩几次,宝宝就会渐渐喜欢上医生这个角色了。

榜样来帮忙

怕疼是宝宝害怕打针的重要原因,然而疼又是避免不了的事情。除了在打针的时候,适当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以外,还可以给宝宝讲一些小动物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故事,以此来鼓励宝宝。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当宝宝渐渐有了力量,有了一颗勇敢的心,打针的时候就容易面对多了。

打针后的奖励

无论如何,打预防针确实是件让宝宝痛苦的事,在去打针之前可以跟宝宝说好,如果在打针的时候表现很好,就会得到奖励。

注意!不要含糊地说“你不哭就奖励你”,要明确地说明什么事情可以得到怎样的奖励,越具体越好。比如:“宝宝只哭了一小会儿就不哭了。”“跟医生说了谢谢。”“好好按住止血棉了。”妈妈就会奖励你“买那个小汽车”,“去玩一次摇摇椅”,“晚上做你爱吃的排骨”等等。而且一定要兑现承诺哟,哪怕宝宝实际上哭闹得很厉害,也要尽量找到他比上次打针有进步的地方。

上一篇:宝贝喜欢扔东西 下一篇:呵护他的小屁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