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29 09:04:19

黄浦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上海市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影响,黄浦区作为上海城市的中心区域,上海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如何满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如何提供多层次、高选择性、国际化的教育,成为了黄浦教育亟待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实践

目前区域内整个教育系统130多个单位,中学36所,小学30所,幼儿园40所,而中小幼学生约6万。回顾过往教育国际化推进历程,我区在强化统筹管理、深化国际交流、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教育国际化内涵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统筹区域规划,规范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

黄浦区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为加速教育国际化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支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1.统筹规划,明确目标。

我们制定了《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黄浦区“十二五”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明确推动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方向,确保区域教育国际化的顺利开展。

2.构建体系,提高效率。

我们成立了教育局教育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部署教育外事工作。设立了黄浦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为黄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相关管理、指导、研究与服务。专设学校分管领导和对外交流联络员队伍,打造区域教育国际化管理人才。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与需求分析提供了数据依据。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我们制定了《黄浦区教育系统外籍教师管理细则》和《黄浦区国际课程管理细则》等文件,以提高外籍教师为我区各校教育教学、师训和科研等工作的教学效益与质量,确保国际课程的有序开展。

(二)深化国际交流,突出教育观念国际化

近年来,黄浦教育努力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在全球化环境中走向世界,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情怀、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成为善于向世界学习,又能够传播中华文化、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的世界公民。我们广泛开展了校长、教师海外培训和学生境外修学游学等活动,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办学模式。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着眼于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提升,强调教育的国际化为我所用,希望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宣传我们中华优秀文化。

1.加大校长和教师海外培训力度。

充分依托市级“影子”校长、“影子”教师教育培训工程,积极拓展区级海外培训基地,如与澳大利亚西悉尼教育局、西悉尼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等,不断扩大校长、教师海外培训规模。区教育局坚持务实、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五年来派出教师(含校长)600多人次,其中参加培训的教师100多人次,促进了教育管理者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学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工作,促进了校长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实施科学规范管理,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广泛开展学生境外修学交流。

为加强对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丰富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我们广泛开展境外修学旅行等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跨文化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区共派出5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出国修学、跨文化交流和浸润式学习等活动,选派多名学生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经贸模拟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等并在各类赛事中表现不俗,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春天合唱团等一批优秀的学生文艺团队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佳绩。选派多名学生赴国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项目、航模特色项目、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项目等学生交流项目或校际交流项目。

3.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开设“孔子课堂”,大同中学的澳大利亚“孔子课堂”,中山学校的英国“孔子课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特色为导向,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满足汉语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类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

此外,区内有多所华文教育基地,为海外学子尤其是华人、华侨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学习和教育提供机会,多所学校参与举办了“中国寻根之旅”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共有超过300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子女参加了夏令营的中文学习和文化考察,得到营员及其家长的赞同和好评。

4.举办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为营造区域教育国际化氛围,搭建中外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平台,我们举办了黄浦区外语文化节,与爱尔兰领事馆合作筹划国际理解的演讲比赛等,以此为载体,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和交流渠道。

(三)推进教育资源国际化,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广泛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利用国内外优质课程、师资、教材等教育资源,促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1.加强与友好城市与区域的教育合作。

区教育局与英国利物浦市政厅、Gateshead郡市政厅、澳大利亚西悉尼教育局、美国爱达荷州商务部、韩国釜山广域市影岛区、莲堤区教育厅等多个国外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为区内学校搭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成功举办过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会、魅力与愿景——中日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亚太国际教育论坛之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学习国际研讨会、“创新时代的挑战与教师的责任”国际教师论坛等,不仅引入了当今世界最新的理论、理念,更加深了区域师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还触发了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从而开始尝试对原有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2.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课程。

在先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黄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战略框架协议》,在发展黄浦外语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新一轮全面合作,探索培养“外语见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新路。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为龙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等学校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紧密型合作,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外国语教学特色链。

过去几年,我区教育系统各单位逐步开设外籍教师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教学环境。聘请的外籍教师,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等国,主要担任英语学科的教学。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率先聘请外籍教育顾问参与学校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同时,探索引进高中国际课程,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 区内已有3所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分别是格致中学美国高中(+AP)课程,大同中学PGA国际课程,卢湾高级中学的加拿大BC课程。目前已有近400名学生受惠于此类国际课程。优秀的国际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侧重方法传授、过程研讨和师生互动,学生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同时适当融入校本特色,满足了家长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广泛开展与境外学校的友好交流。

积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外对口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过去几年,我区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近60所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与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已经经过4年到10年的时间有固定合作交流的项目。部分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尝试与友好学校建立课堂连线,或同步主题活动,使双方学生在国际连线中增强对外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使教师探索中西教育融合,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理解课程。

4. 强化涉外教育服务,有力支撑黄浦开放发展。

随着黄浦国际化的加快推进,来区投资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数量日益增长。为在黄浦区外籍人士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在黄浦区外籍人士子女的受教育需求,成为教育服务黄浦开放发展的重要职责。

“十一五”期间,我区外籍中小学生数(含港、澳、台、侨胞)累计共2356人,其中外籍中学生数为1228人,外籍小学生数为1128人,分别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英国、爱尔兰等世界各国,其中尤以日韩学生人数居多。外籍人员子女的学习分布在我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其中以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和向明中学的国际部较为集中。七色花小学等义务制教育阶段学校亦集聚了大量外籍随行人员子女。

(四)注重内涵发展,引领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

对全区中小幼外籍教师教学与管理及国际课程的开展等展开专题调研,了解区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充分发挥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功能,以课题为引领,组织开展中外教学研讨、国际教育论坛、国际教育沙龙以及在区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比较研究,从而促进区域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二、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思考

(一)继续加强教育国际化统筹与规划,确保教育国际化顺利推进

1.推进教育国际化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教育、发改、财政、人事、外事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统筹与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制度上瓶颈,应加强与市教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争取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将我区列为教育国际化试验区,开展教育国际化改革试点,为市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另外,要加大对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经费投入,对教育国际合作给予重点资助,为教育国际化提供经费保障。

2.充分发挥区域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新成立的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具有管理、指导、研究和服务的功能,发挥其功能,积极开展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的研究,为区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及业务监管等工作。

(二)提高认识,明确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内涵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为对传统教育的不断扬弃和对现代教育的不断超越。教育的国际化绝不排斥教育的本土化,基础教育国际化不仅要让上海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挑战中能为国家赢得竞争力,也要让外国的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舞台中成为中国的朋友,认同和支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各教育要素的全面推进。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增设国际理解课程、国际主题课程、引入国外优质课程或在已有的课程中添加国际性内容;教育模式的国际化,开展跨国远程教学考评等;教学管理的国际化,建立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分互换等国际交流机制;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注教育技术、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创设条件,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内涵。一是开展学习、研讨和研究活动,提升理念;二是鼓励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在文化交流碰撞中提升理念;三是支持国际教育学术会议的举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理念;四是推动国际间学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在实践探索中提升理念。

(三)拓展实现渠道,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的国际化强调为我所用,课堂、课程、教师、交流过程当中我们强调或者是对等或者是深度,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拓展渠道,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1.从关注国际部、国际班的建立,到重视国际生的混班就读

目前我区包括上海的基础教育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面对国际生开放,但外籍人士子女选择混班就读的人数少而又少。而作为教育的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应该是形成世界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关注中外学生融合教育的开展,让绝大部分的外国孩子愿意在当地学校参与混班就读。

2.从关注点的探索到重视面的全面推进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我们在鼓励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实验,总结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要重视各级各类学校面上的分层推进。根据自己办学现状和特点,确立学校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理解包容和接纳。

3.从关注国际交流量的延伸到重视国际化内涵的发展

在总结提炼国际化办学实践基础上,我们从初期的关注短期考察、建立友好学校、相互访问、开办夏令营、冬令营、参与国际比赛、师生交流等浅层次的国际交流的量的延伸上,转为关注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提升、课程建设、师资培育、管理评价、应用研究等教育内涵的国际化发展。

4.从关注国外教育资源的引入到重视中国教育品牌的输出。

扩大黄浦教育输出能力, 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是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加快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和培育优质教育品牌,努力扩大教育输出能力。二是探索境外办学新途径。支持学校参与建设孔子课堂,推广汉语教学。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三是拓展对外宣传渠道。积极开展黄浦教育推介活动,展示黄浦教育形象。

(四)扩大师资培训,打造国际化的教师和管理者队伍

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管理队伍,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机制,扩大教师培训面,提高基础教育后备人才和骨干的教育国际化能力。

1.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外语水平,提高双语教学能力

教师的英语水平是阻碍双语教学全面推进和教育国际化交流的制约性因素。建立教师的英语培训基础,加强教师英语培训,提升校长教师的英语沟通表达能力,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2.借鉴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课程创新能力

各级各类学校引进国外不同类别的课程时,其目标定位决不能仅限于为其预备留学做好未来准备,要充分学习和研究国外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特色优势,推进本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强培养具有鉴别国际课程能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

3.建立境外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基地,拓展国际教育视野

建立国外优质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基地,根据培训需求,设计短期和长期的学习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派校长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够走出去,通过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议研讨等提升国际视野和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和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建设。但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对于加大校长、教师、学生走出国门交流能够给予一些政策的支撑。同时对于我们学生的留学能不能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政策规范。

4.建立国际化学校分享与交流机制,提升国际教育理念

积极推进本土学校国际化实践,在此基础上,搭建平台,建立国际化学校分享和交流机制,鼓励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总结推广国际化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教师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更新。

5.加强教育外事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立基础教育机构外事工作者队伍,对外事工作者进行国家外事政策培训、国际规则、国际礼仪培训,英语沟通能力培训等,不断提升教育外事干部的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提升涉外活动规范服务和有效管理能力,培养协调、调查研究、对外交往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教育外事工作者队伍。充分挖掘中外学生家长、社区等资源,建立对外交流志愿者队伍。

(五)建立配套政策,完善国际化管理评价机制

1.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国际化探索。

通过顶层设计,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在区域教育国际化规划的大框架下,制定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愿景、目标和规划;完善国际化课程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推进学校开展国际教育模式探索,开展国际化办学环境建设;建立完善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机制,促进国际化教师专业发展。

2.完善监管机制,促进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大量输入的国际教育资源的规范管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引导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构建指标体系,导向健康发展。

在研究已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导向基础教育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六)构建国际化教育服务平台,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1.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召开涉外教育座谈会

广泛听取国际学校、外商协会、外籍人士等相关方面的意见,积极解决涉外教育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建设公办优质高中国际部

“十二五”期间,黄浦教育要着力建设好现有的三个公办高中国际部,努力为外籍人员子女在我区学习、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国际教育服务。

3.积极筹备国际学校

引进优质资源,创办国际学校,为投资或工作在我区的外籍人士子女的学习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满足黄浦国际化的多元社会需求,支撑黄浦开发发展。

在教育国际化内涵日益深化、外延逐渐扩展的形势下,为了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着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通过多通道的办学管理政策的制定、多层次的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多样化的国际课程的开发和多元化的英语、双语、多语种外语教学的实践,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国际优质教育的需求,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的人才,我们要将主动积极地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务求实效,通过我们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为此为努力奋斗。

上一篇:构建可持续的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 下一篇:高校依托四大职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