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教学纪实(一)

时间:2022-08-29 08:50:44

《野菊》教学纪实(一)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6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声音、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特点,能够被人物的美好品质所感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教学重点:能够清楚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写野菊热情为“我”服务的。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文章中描写野菊的动作、声音、神态的词句,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以情激情,谈野菊,引出文本

1.配图谈野菊,出示一组野的图片。

师:这漂亮的小花看似普通、娇弱,但是却在深秋开放,直到寒霜降临,花期很长,荒野中、山脊上、悬崖边、石缝里,都是它生长的天地,朵朵小花成簇成簇地迎风开放,枝叶翠绿,经冬不凋。这就是野菊,大家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野菊,那你们知道野菊的花语是什么吗?老师告诉你们,是幸福、活力、自强不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着花一样名字的女孩——野菊,让我们一起走进《野菊》,看看文中的小姑娘是否人如其名,像野一样可爱。(板书课题,齐读。)

师:通过预家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几件事来写野菊热情为“我”服务的。(通过花的特点理解人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迁移,顺利的过渡,使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人的品质。)

生:课文是围绕“捶腿” “缝裤子” “退茶钱”这几件事来写的。

师:大家理解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下课文,看看从这3件事上野菊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读文本,析内涵,感悟野菊

师:初读课文之后,野菊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走近山间的小茶亭,走近野菊,感受她那纯洁美好的心灵。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3件事上野菊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为什么野菊会给你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像呢?我们来领略课文对野菊的描写。

默读课文,画出文章中对野菊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写出读书感悟。

【首先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在全篇的引领下去具体感知人的每一个细节所体现的人物品质,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以偏盖全,断章取义的不利因素。由于有了在全篇基础上的整体感知,再去让学生寻找能体现这些品质的每一个细节,既能理解文字,又能体会中心,可谓一举两得。】

(汇报交流。)

生1:“卖茶!卖花香茶!”这句语言描写,就是“我”最无助的时候,听到一声甜脆的童音!使“我”感到有了帮助。

师:她说得多好,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文。)

生2:她的声音甜美无比,光听声音,就感觉得出她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生3:还有这句话:“我把车子一丢,跑了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捧起碗来就喝。”这句话说明正在“我”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的情况下,小茶亭无疑是雪中送炭,说明“我”渴到了极点。

师:是啊,这句中的动词用得好,找出来谈一谈。

生:“一丢”、“捧起”看出她很着急,渴到了极点。

师:大家谈得真好,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下面请大家继续汇报。

生:“说完,转身跑进簇围的小屋里,拿来了针和线,伏下身子,鼓着小嘴,给我缝起裤子上的裂口来。”从这一连串的娴熟动作中,能感受到野菊这个“最多不过八九岁”的小姑娘除了善良、热心,还是多么的自立自强。

生:还有从“突然,一只凉习习的小手放在了‘我’的额头上”。“说着,她攥起小拳头,在我的腿上捶了起来。”这几句话能看出她特别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师:从“哧哧地笑了” “大眼瞪着,很委屈”这些神态描写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野菊?

生:我觉得野菊天真可爱,是一个孩子气很强的人。

生:她当时以为“我”真生气了,所以十分认真。

师:同学们带着感情把刚才我们画出描写野菊动作、神态、声音的句子再读一读,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将一个乐于助人淳朴善良的野菊展现在我们眼前。

(学生练读。)

师: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感激之情,“我”掏出一元钱放在桌上走了,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请同学们自由读6~15自然段,想一想小女孩为什么哭了。

生:我觉得是小女孩着急得哭了。

生:我觉得是小女孩摔疼了才哭的。

师:大家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可是“面对小女孩我为什么比刚才的焦渴还难受”?

生:小女孩对“我”的情意是发自内心的,情意无价。

生:小女孩觉得帮助客人是应该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生:“我”的做法伤害了她。

师:从小女孩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一份认真、一个道理。

【自主感知,大胆发言,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牵着学生走,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学生在自主感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这种体会是自己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这样的教学是真正有效的,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扎实而有效的训练。】

三、体会开头说作用

师:文章题目是《野菊》,主要内容讲的是野菊热心为“我”服务的事,可是在开头却用了大段文字写“秋老虎”把“我”折磨得很狼狈,在全文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

生:这样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炎热程度。

师:那我们看看这些词:“火辣辣”、“晒红”、“蒸黄”、“烤焦”,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天气的炎热程度。

生:高粱都晒红了,所以很热。

生:公路都烤焦了,是说公路被烤化了。

生:不是,是把公路两旁的植物烤焦了,我觉得。

师:是啊,正因为天气很热,“我”才会如此狼狈。

(前后对比悟内涵。)

师:课文前后两次写到了“我”感到热,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比较一下,这两次热的原因一样吗?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骑车走在盘山路上,感到越来越热,全身的汗毛孔一齐往外冒汗,口干舌燥,嗓子眼儿直冒烟。”这句话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感到酷热难耐。

生:“我说什么呢,只觉得脸在冒火。那滋味,比刚才的焦渴还难受。”“我”为什么在喝了4碗凉茶后却觉得“比刚才的焦渴还难受”呢?

生:我觉得这一次的热,与天气无关。野菊为人真诚质朴,付出了那么多的热情与关心,由始至终没有多收“我”一分钱,因为这一切与金钱无关,都是她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我”却想用多给几毛茶钱来衡量小姑娘对“我”的关心。相比之下,野菊的淳朴善良,热情真诚的形象跃然眼前,而让“我”觉得汗颜、羞愧。

【通过对两次“热”的细节对比,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挖掘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细腻而准确,巧妙而富于内涵。】

四、超越文本,抒情感,赞美野菊

(以花喻人,升华情感。)

师:是啊!山花野菊无所需求,土生土长,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她的美丽和馨香。女孩野菊在山间路旁卖茶,自然美丽、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不求回报。野菊,名如其人,可赞,可敬。

上一篇:《蜻蜓飞飞》教学设计 下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