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富翁们提供花钱的正途

时间:2022-08-29 08:44:08

林达

作家,著有《西班牙旅行笔记》等,现居美国

你要是钱多了会怎么办?提这个问题好像是白日做梦,不要说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个问题,即使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有这个问题,也轮不到别人来操这个心。不过看到媒体上屡屡有中国人超常购买消费奢侈品的消息,难免想到,这可能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这个社会仍然有什么地方有待改进。

据一国际机构报告,中国在名牌奢侈品消费方面,已经名列世界第三。显然,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是好消息。尽管世界银行称,我国还有4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两美元,但是,只要人家的钱来路正当,依法纳税,任他们怎么花也是自己的事。不过,大款们的消费派头,如果在社会大众眼睛里被看做是富起来以后的花钱正途,没有其他相对的样板出来做对比,这可能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要说富人之多,大概还数美国,大部分的顶级消费品,在美国都有。可在美国生活过就知道,美国人消费起来相当小气,一些富翁也不例外,社会和书本里充斥着这种富人小气的故事。有一个华尔街金融家,每天手上进出的金钱上百万上千万,中午却一定多走一个街区去买午饭吃,因为远一点点的饭店,三明治便宜几分钱。还有一个富翁,活到八十多岁还不赋闲享福,而且从来不坐出租车上班,仍然挤公共汽车,结果八十来岁时有一次一脚没踏稳,摔了一跤,老先生气得要告汽车公司。他认为自己八十多岁挤公共 汽车是理所当然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里,真正富的人,花钱的正途是用钱做点事业,这就是当年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的,建立专门基金会来花钱。人们说,卡内基用前半辈子赚钱,后半辈子思考怎么花掉这些钱。美国有很多基金会,一边花钱,一边仍然向社会筹款。这些基金会从事的,要么是教育、医疗、艺术等公益事业,要么是扶贫救济等慈善事业。这两大类事业,并不是富人的专有,而是整个社会人人都有份,人人都要参与的事业,但是,不可否认,富人们的巨额投入,保证了基金会的持续运行,是一种核心因子,在形成社会价值观方面起了带头作用。

这样的组织和活动,把社会大众都卷入公益或慈善活动,形成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在美国的单位里,同事的家人去世了,经常可以在讣告后面读到,葬礼不接受花篮花圈或礼物,如果好友想有所表示,请将礼钱直接汇到某疾病研究基金会。美国有数不清的助学奖学基金、医药研究基金、艺术收藏展览的博物馆,都是不赚钱而花钱的地方,和政府没有关系,靠全民捐款。这方面,美国人无疑是花钱最慷慨的国家,这种慷慨,得有社会价值观作为基础,既靠大众参与,也靠富翁带头。

花钱的方式可以看出价值观。中国的富翁急着花钱买奢侈品的派头,表现出的是价值的贫乏,文化的贫乏,也许你会想,这是因为中国的富人是最近才先富起来,文化上还没有来得及积累。这话似乎有理,其实不对。从卡内基到今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哪个不是第一代暴发户?哪个不是在第一代富起来的时候就建立了基金会,把公益和慈善事业做到了全世界?价值观靠的是全社会的认同。中国的文化传统,一向提倡行善积德。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里,并不缺乏勤俭朴素,扶贫助人,回馈社会的观念。一个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就意味着一种危险,戴着上百万的名牌手表在穷人眼前晃来晃去,更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美国的经验是,富人带头,穷人跟进,人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就无形中化解了贫富差距的天然威胁性。中国不妨学一下这个经验,从制度上法律上,为富翁们提供花钱的正途,鼓励他们少买 几只百万名牌表,多建立几个公益慈善基金会。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下一篇:楼市供需僵局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