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清末名家画盘

时间:2022-08-29 06:16:54

此浅绛彩携琴访友图盘,长25厘米,宽20厘米,由19世纪末著名书画家吴士鉴赠与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瓷盘釉面滋润,有橘皮纹,毛底,为典型的光绪末年瓷器。

吴士鉴(1868~1934年),字纲(jiǒng)斋,号公(chá,同察),一号含嘉,别署式溪居士。祖居钱塘(今杭州市)。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书画家。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榜眼,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等。著有《含嘉室日记》40册续记2册、《补晋书经籍志》《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等。

徐申如(1872~1944年),名光溥,字曾荫,浙江海宁硖石人。著名诗人徐志摩之父。开明绅士,因兴办实业蜚声海内,被誉为“浙江的张謇”。早年继承祖业经营徐裕丰酱园。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始,陆续在家乡创办裕通钱庄、人和绸布号、硖石电力公司、电话公司、硖石双山丝厂等。曾任硖石商会会长、主席,浙江省咨议局议员等职。光绪三十四年,江浙筹建沪杭铁路,按原设计方案,铁路应经过浙江桐乡,但桐乡士绅生怕坏了本地风水,竭力反对。徐申如则与地方开明人士协力促成铁路行经硖石,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好事。

携琴访友图瓷盘是吴士鉴1895年赠给徐申如的。“携琴访友”是传统绘画题材,表现高士隐者超然世外的生活情趣。吴士鉴所作瓷画中,一雅士着儒巾宽袍,敦厚仁慈,长髯飘然,正朝对面老翁走去。老翁杖藜持篮,皓须童颜,为寿者之相。雅士背后,侍童肩背琴囊,以供雅士随时抚琴抒怀。古时高士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抚琴于松问竹下,藉以抒胸中之块垒,故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此图人物线条勾勒流畅自然,笔法不凡。全图疏密相宜,以苍松、浅草、栏干等背景为衬托,显得淡泊雅致。图中题款:“时在乙未夏仲,以为申如仁兄大人清玩,吴士鉴书”。乙未年为1895年。

一位曾参加皇帝殿试考中探花的进士,一位当年让沪杭铁路在硖石拐了一个弯的商人,两人以画交友,使这一幅携琴访友图瓷画充溢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韵味,也钩沉出一则名人逸事。

责编 耕 生

上一篇:两周铜浅说 下一篇:日本“古董大市”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