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厂自动化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9 05:39:50

探讨水厂自动化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水厂自动化技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论述,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改善建议,以期达到水厂自动化技术探讨之目的。

【关键词】水厂;自动化;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供水事业蓬勃发展,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近年来自来水厂生产发展的最大特点,但同时其存在诸多设计、设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水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1.水厂自动化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水厂自动化的设计问题[1]

水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连续过程,对于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较高,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自动化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对控制系统的持久性和未来发展规划一致性考虑不够全面,导致控制系统开放性和扩展性不够,造成系统很快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2)功能设置过于复杂。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由于片面追求高标准,致使功能设置过于复杂,而忽略了水厂的实际工艺情况和管理水平,使系统的故障率增高,而维护管理又跟不上,导致关键工艺的自动控制得不到保证。

(3)功能设置过于简单。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工艺过程的功能设置过于简单,达不到控制要求,特别是关键工艺的控制要求,造成虽有自动化系统,但关键工艺(如投药等)仍由手动完成的现象,失去了实现自动化的实际意义。

(4)设置过多的手动功能。有些设计为了在自动化系统故障时不影响生产,而设置了过多的手动操作功能,从设计上就将自动化系统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既造成了设备的重复投资,也使生产人员产生了不正确的依赖心理,加上运行管理改革力度不够,出现了自控设备搁置不用而仍由人工手动操作的现象。

(5)设计人员水平不够。水厂的自动化设计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要求设计人员既要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又要熟悉生产工艺过程,同时对设备也要有相当的了解。但在有些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生产实际情况或对进口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够,导致设计与实际生产有出入或出现设备选择不当,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局部失败。

1.2水厂自控设备问题

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水厂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质量问题。水厂中有些设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碱度计、氯氨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浓度测定仪、压差变送器、加氯机、计量泵、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等,这些质量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有的则是安装或维护质量达不到要求,但均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配套问题。在有的水厂自动化系统中,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表及执行机构本身并无质量问题,而是精度不够或稳定性达不到系统要求,即与系统配套不合理,也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原因。

(3)备品备件问题。有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由于缺乏备品备件而一时无法修复,这对进口设备尤为明显。如果由原产品供应商修理,则时间长、费用高,特别是有的产品已更新换代而根本无法得到备品备件,造成了这些设备的检修十分困难,从而导致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检修和改造问题。对于部分进口设备如网络设备,由于外商对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的公开性不够,且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既增加了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也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影响了系统的正常更新和改造工作。而且很多进口通信设备较难与国内设备互联,致使更新和改造困难,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1.3水厂自动化的运行管理问题

(1)操作人员对设备性能和操作要求不够熟悉,不能完全掌握仪表技术。不少水厂反映,操作工人对仪表设备的使用要求不能完全掌握,致使仪表使用不正常,对仪表的调校保养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专门知识,常常不重视仪表必要的日常清洁和维养工作,不懂得仪表的定期保养、检修等的规定和内容要求,所以往往使仪表精度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加药、加氯自动化的实施。

(2)缺乏专业维修队伍。之前,水厂在人员编制上,只有泵机值班工和电工,不设置仪表工。现在水厂自动化纷纷上马,水厂编制上也配置了一些仪表工,但是这些仪表工的配置数量和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均不能满足要求,有的甚至用电工代替仪表工,因此当仪表或监控设备发生故障后,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和处理。在保修期过后,不敢与国外联系,不少搁置起来,渐渐由“伤风感冒”而导致“全身瘫痪”。

(3)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层对自动化设施的认识不够全面。1)对自动化控制在水厂中应用的迫切性认识不够:不少水厂配备自动化只是为赶时髦,将其作为水厂的点缀。认为全国大、中、小水厂都纷纷实现自动控制,我们也不能不上,实为大势所趋。认为一个新的水厂要体现其先进,必须有自动化内容,而且尽量争取高标准。在国外考察后更是要求设备齐、标准高。这种想法在筹建部门较为普遍。2)对仪表和自控系统实质上缺乏信心:怕麻烦,表示明显的不信任感,最好少一些自动化内容,以免自找麻烦,这种想法在生产部门较为普遍。

2.解决水厂自动化问题的对策

2.1用国产设备直接取代

通过对国内市场的细致调查,找到种类、性能指标、接近于进口产品后,直接取用而代之。例如:安徽省滁州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将国产在线浊度仪、计量泵应用在自动加药系统中,效果较好;引用国产电磁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对原水、出厂水进行测量,计量较准确;同时该水厂还积极利用国产仪表应用在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工程中,不仅完全达到了自控系统的各项功能技术要求,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技改资金。

2.2自我改进消化吸收

拥有自己技术开发队伍的水司,应充分了解引进设备的性能特点,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改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滁州二水厂的自动投矾系统改造,就充分体现了技术人员对控制系统改造持有比较新颖的思路。他们没有采用较为流行的流动电流控制器,而是根据原水水质的特点,利用原水流量和滤前水浊度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滤后水浊度和PH值、水温作为后反馈控制参数,构成闭环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较好。

2.3谨慎选用进口设备

经过数十年的运行表明,进口设备虽然具有许多优点,确实在城市供水事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广大供水同仁的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运行效果表明,有的国产设备使用效果良好,维护也比较方便,备品备件能得到及时供应,售后服务能得到保障。所以建议在功能、技术参数能满足自控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

2.4推陈出新,横向联系

在对进口设备的性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厂家进行制造,不仅解决自身的设备问题,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帮助其他使用同类设备的厂家排忧解难。例如:计量泵的隔膜片、加氯机的管配件等等,都可以委托国内厂家生产。同时要加强供水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互通有无,积极推广成熟技术,共同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

3.结束语

技术人员应提高相应技术水平,重视水厂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问题并加以不断地研究,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才能将上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到最佳水平,实现可靠、连续、优质供水。

参考文献:

[1] 袁卓异. 浅析水厂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8):197-202.

上一篇: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中... 下一篇:对地铁车辆地段地基处理方法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