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耳光打在谁脸上

时间:2022-08-29 05:30:32

中小企业管理如何上台阶?钟少白式烦恼或许是它们面对的共同困境。

“自罚”当道

钟伟清想不通,自己怎么突然就成名人了?

他的“蹿红”方式很简单:2009年11月1日上午9时,西安钟少白发型连锁店店经理在总部集合。这是一次“兑现承诺”会。10月份有两家店没能完成目标业绩。而老板钟伟清曾经当众承诺,只要有一家店业绩没完成,他就自罚20个耳光,有一家算一家。

气氛因此显得有些凝重。会议室里只有钟伟清的声音在回荡――“今天,我要兑现我的承诺!”说到这儿,他把话筒往旁边助手手里一塞,“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众目睽睽之下,他抡圆了手臂左右开弓,拼命掴打自己的脸颊。不仅如此,他还边打边吼,“我要打死我自己,我不是人!”……

不一会儿,钟伟清的一侧眉角开始出血,当40个耳光掴完后,钟伟清不仅双颊肿起,脸上更是血迹斑斑。

这还没完。接下来,钟伟清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中,因为出差不能到场的钟伟清的妻子,同样毫不留情地扇了自己40个耳光;再接着,钟伟清的两个助手也当场“兑现承诺”。女助手足足做了100个俯卧撑,男助手则是120个,好几次他都趴在地上起不来,店经理们看不下去想去扶他,钟伟清坚决制止,“别拉他!让他做!这就是用生命捍卫承诺!”

现场渐渐响起一片抽泣声。

老钟也很烦

钟伟清不是铁石心肠,更非自虐上瘾。可回过头去看,要不是自己别出心裁发明了这种“自罚式”管理,钟少白发型设计公司还能笑傲江湖?自己还能领军西安美发行业?

1988年lO月,钟伟清和20个一起学美发的同学从广州北上西安。当时正刮着一股“广式美发旋风”。这21个正宗“老广”在西安端履门开了理发店,其名声不胫而走。后来同行们蜂拥而至,端履门就成了老西安人津津乐道的“发廊一条街”。

1999年,钟伟清开始在端履门之外开分店。2006年的时候,他已经在西安开出12家分店,员工多达300多人,甚至还成立了钟少白发型设计公司。

生意上了正轨,烦恼却接踵而至。

时代变了眼界阔了,人们再也不迷信所谓“广式美发”;这又是个资金门槛很低的行业,唯一的核心就是理发师的技术。于是2006年,西安美发业开始急速膨胀,理发师更是频繁跳槽。竞争一激烈,以前热火朝天的美发店往往门可罗雀。

对此钟伟清没少想招。刚开始,他跟他的老乡们抱成一团压价、增加服务。压价就意味着减少利润,增加服务说不定就得增加员工。这样一来,钟伟清只能降低员工平均工资来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可员工不乐意了――要不懒懒散散,要不直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能怎么办?

到后来老乡们都泄了气,纷纷抱着钱撤退。钟伟清不甘心。他赚的钱全投在了扩张分店上,现在走人岂不是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没有想不到

小老板钟伟清琢磨起了“管理”。

首先,他有样学样地制定奖惩制度,员工的业绩工资都跟顾客考评挂上了钩,甚至每道工序都让顾客在意见簿上评判打分。没想到,刚刚实行一个月,奖金没处发,意见簿上投诉倒是一大堆。真处罚吧?有一个被顾客两次评为不满意的理发师跳起来,“扣500?!再扣下去我就和洗头妹的工资差不多了!这活儿没法干了!走人!”其他被处罚的员工也纷纷请辞,闹得各个分店人心惶惶。

这样下去不是自己拆自己台吗?

后来,钟伟清又异想天开――时下不是流行什么企业激励机制吗?行,我就让员工入股!够激励了吧?

可是,美发业的普通员工哪儿有钱入股?即便有点钱,又不是什么大企业,谁听说过一个小小发型设计公司还人股的?别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被老板给忽悠了!得,最后只有几个店经理级别的入了股。员工们一看,“明白”了――原来这条政策是专给那些店经理享受的!当我们是傻子吧?呸!

这下钟伟清没招了。好在“学习使人进步”。2006年10月底,钟伟清赶到宁波管理学院学习“现代企业运作模式”,2007年2月,他又来到北京商学院学习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沃尔玛和海尔的管理经验;接下来,他甚至到上海商学院学习所谓的总裁执行力……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元。回到西安后,他信心满满地开始布道,还吩咐员工们看书领会,准备考试。

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员工们为了应付考试,全心扑在了“学习”上,竟让当月业绩进一步下滑!

钟伟清彻底无语了。

苦肉计

是不是咱们这个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的行业,管理也要另辟蹊径?既如此,好,我就从最基本的人性去震撼你!

钟伟清提出了“自罚式”管理。第一个反对的就是他的妻子,“你身为老板罚站罚跪,威信何在?没了威信,你还怎么去管好员工?”钟伟清的两位助手也很怀疑,“这是不是太狠了?没听有人这样干过呀?”

“人家干过的我还试得少了?你们说说,哪一样管用?”

2008年12月初,钟伟清召开员工大会,郑重宣布,“从今以后咱们实行‘自罚制度’。如果有一个店没完成营业额,第一次、第二次责任都在我,是我没有领导好。我钟伟清罚自己赤脚从南郊百汇店走到东郊金花店。但是到第三次完不成营业额,除了我,你们也要按级别接受各自相应的自罚!”

为了“试刀”,钟伟清征求西安南新街分店经理的意见,先给这家店制定了3万元的月营业额指标。到2009年1月4日,这家店却只完成了2万元――显然,钟伟清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

这一天西安下着雪,气温只有2摄氏度,钟伟清从12家分店各挑选了一个员工代表见证监督,还安排了一个助手全程摄像。上午10点钟,这段足足15公里的自罚之旅开始了。钟伟清赤脚走在雪地里,后面一大队员工,还有人扛着摄像机浩浩荡荡地相随,场面蔚为壮观。一路上评头论足者有之,啧啧称奇者有之……第二天,钟少白每个分店都开始播放老板“自罚”的录像。

员工们果然被震撼了。但要想一劳永逸?不可能。钟伟清早就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2009年4月,有一家店又没完成任务,按照各个级别员工事先自定的惩罚方式――钟伟清要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自打40个耳光,这家分店的店长要沿西安城墙跑一圈,这家店的员工们则要在办公室里吃住七天。

业绩上升了

那是钟伟清第一次当众自打耳光谢罪。亲眼目睹后,那家店的员工当时也想自打耳光,却被钟伟清拦住了,“你级别不够,做做俯卧撑、跑跑步还行。”

从此,钟少白员工们的“自罚项目”开始花样翻新:未完成业绩,该罚;违反公司纪律,该罚;接到会员客户投诉;该罚,和客人争执,更该罚……“自罚形式”也是千奇百怪:在店门口乞讨、生吃苦瓜、给同事擦皮鞋、从1楼蛙跳到27楼……

奇招果然收奇效。员工们为避免自罚,更加积极主动,业绩唰唰上升,有些繁华地段的分店月营业额甚至上升到30多万元!

2009年,钟伟清在西安连开7家分店,又把钟少白这块牌子树到了西安周边的延安、安康、韩城等地,现在钟少白分店已达30多家!

到后来,就连当初反对他的妻子也开始坚决执行“自罚制度”。钟伟清不无得意,“当年我们一起到西安开理发店的21个同学中,现在只剩我这根独苗,如果我不采取‘自罚’制度,说不定我也早卷铺盖回家了!”

罚招一:绕城墙跑一圈

这一处罚方式发生在小寨店。因为上月营业额未完成,由一名区域经理带队,店经理和十几个店员绕着城墙跑了一圈。他们从南门出发,绕城墙一圈又

回到南门,距离将近15公里,许多店员跑了4个多小时。跑到最后,几个女店员累得手扶着腰直喘气。

罚招二:女经理扮乞丐

这是一名姓任的区域经理的自我处罚方式。11月1日大会结束后,这位女经理就来到东郊的金花店,跪在店门前,扮成乞丐向过往行人乞讨。从下午3时一直到晚上7时,这位女经理共讨得31.2元。

罚招三:光着脚走大街

10月的一天,因为下达的业绩来完成,另一名姓党的区域经理带着南新街店的店经理和店员,共十几个人光着脚从南新街店出发,一路走到端履门店,帮端厦门店刷洗完厕所之后,又光脚走到案板街店,刷完厕所,再回到本店。当时引起许多人围观。

罚招四:从1楼蛙跳到27楼

12月份,土门店的全体员工因业绩不佳接受的处罚是蛙跳。就在公司总部的大楼,在区域经理的带领下,店经理和十几名店员蹲下身子,双手抱着后脑勺,从1楼开始,一直蛙跳到公司所在的27楼,其间还有公司的人摄像。

罚招五:在办公室吃住7天

也是在12月份,百汇店未完成下达的营业额,百汇店的经理被罚在龙腾大厦27楼公司的办公室里吃住一周。7天168小时,这名经理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不能离开办公室,吃饭都是电话叫上来。至于睡觉,沙发、办公桌瞅哪儿睡哪儿。

罚招六:生吃苦瓜

由于负责的7个店营业额未逃到目标,某区域经理被罚生吃苦瓜一个。

左右为难

2009年11月4日,钟伟清在西安紫薇龙腾大厦的公司总部又开了一次会。这次,300多名员工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11月1日的自罚录像当场播放,钟伟清还要求看完后每个人都要写观后感。

不知谁走漏了风声,没过两天,当地媒体就开始大肆报道这次自罚,说什么“钟少白老总自掴耳光,是病态管理”。这下钟伟清郁闷了――每个人做出承诺,完成不了要自我惩罚,都是自愿的,连处罚的方式都是员工自己选的,怎么就成病态了呢?

他试图辩解,于是堂而皇之接受媒体采访说,“有些员工太麻木,过一天算一天。知道完不成任务要受惩罚,要在大家面前丢丑,就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又说,“西安有大小理发店一万多个,每天都有关门的,钟少自之所以坚持了21年,就是一直在突破自己,而像别的中小企业一样,我的企业在选择突破时肯定会和一些旧的观念、规范冲突。”

隔天他翻看报纸,看到有员工站出来支持他,“员工犯错,上司、老板一块儿受罚,而且老板罚得最重。钟伟清至少够爷们儿!”然而更多的是,员工们纷纷开始指责他“没人性”、“奴役劳动者”……

他的声音再次被日益庞大的批评和质疑淹没。

说得多了,连钟伟清自己都困惑了。他很清楚自己当初坚持“自罚式”管理的初衷是对的,更清楚当下赶紧承认“错误…‘洗白”自己很有必要。可当把这一切都做了之后,钟少白下一步该怎么管理?他真正茫然了。

我为钟伟清叫好!

黄铁鹰(华润创业前董事总经理。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

为钟伟清叫好有两个前提条件:(1)他的自罚管理方式,特别是各项自罚方式的规定细节曾经得到员工的认可――推行时得到老员工的同意,或新员工加入公司时就被告知;(2)他公司的业绩远超西安美发同行。

企业管理的实质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任何艺术家的成功,都不能只靠学习别人――模仿,还必须有自己的创新。这就是为什么钟伟清花了十几万学费,到商学院学了一圈后,仍然不能提升美发店生意的原因。不要说隔行的美发店学不会沃尔玛,就连同是零售行业的欧洲超市巨头――家乐福也学不会沃尔玛。看看两个公司的财报,过去十几年沃尔玛的股东回报率持续高过家乐福一头,

有人可能要说了: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是要学习它们的精髓,而不是具体做法。可沃尔玛的精髓是再古老不过的商业原则――低买贱卖,薄利多销。这是谁都懂的原则,仅凭这个原则绝不能保证你在竞争中获胜,让你获胜的一定是: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或你能做好,别人做不好的东西。

钟伟清的白罚管理方式,就是他的对手――西安一万多家美发店做不来,也做不好的管理方法!这是他的创造!难怪他一个老广,在满街都是羊肉泡馍的西北,在竞争如此残酷的美发行业能生存和发展。

管理就是这样,不管是什么方法,只要不违法,还能让你在竞争中胜出的。就是好方法!

就像那么多演员模仿别人唱歌。可是只有小沈阳脱颖而出。为什么?小沈阳的模仿有自己的创造!有人说小沈阳的表演真低俗!可这恰恰是艺术的精髓――不管高雅还是低俗,只要能让你的观众产生共鸣,你就成功了!

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绩效评估、目标管理、ERP、CRM、360度评估、平衡记分卡……这些方法不论听起来多么科学,不论出自多么有名的大师,仅仅都是有局限性的工具而已――有的企业用,管用:另一些企业用,就不管用。

同样,钟伟清的自罚管理方式也不一定适合别的企业,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老板不可能有钟伟清自打嘴巴那种真诚和勇气!所以钟伟清的方法同沃尔玛的方法一样,也是别人学不会的。

不信,请你也打打自己的嘴巴试试?

上一篇:雾云深处皆输家 下一篇:我在美国蹲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