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业局局长工作总结讲话

时间:2022-08-29 05:28:06

牧业局局长工作总结讲话

召开今天这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座谈分析上半年全省牧业经济运行形势,讨论研究下半年重点工作,征求大家对全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刚才,大家围绕牧业经济发展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认真座谈。座谈中,大家都从起本地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了上半年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及今后的走势。通过大家的座谈分析,我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年初以来,由于受国内外禽流感疫情和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生猪、肉鸡和蛋鸡生产出现了一些波动,全省牧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针对这一实际,下半年全省牧业经济发展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就需要进一步抓好的几项工作,重点讲点意见:

一、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和指导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加强学习,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学习,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应该看到,目前激烈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素质的竞争。领导者素质如何,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部门工作开展的好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不熟悉、不懂的东西很多,我们永远有一个“不够适应”的问题,因而永远有一个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任务。特别是作为各级牧业管理机关肩负着指导区域牧业经济发展“参谋部”、“工作部”的重任,继续学习和提高的任务更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而且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学习市场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不仅要向书面学,而且要向同志学、向实践学,在学懂弄通和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政治鉴别力,提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组织和推进全省牧业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句话20字,有3句话12字直接与我们有关。那么,作为农业大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这个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承载的职责与任务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对畜牧业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组织上决定我到牧业局任职后,我就思考这个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和感受,我觉得,首先畜牧业是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的重要产业。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践证明,畜牧业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产业。其次,畜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收入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畜牧业始终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我省是典型的农业省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阶段性水平,农民政策性增收空间已经不是很大,农民单纯依靠种植业无法致富奔小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同时。粮牧统筹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综合生产效益。特别是畜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收入。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村容整洁。村容整洁的实质是合理规划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我省畜牧业规模化饲养发展很快,但大家都比较清楚,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仍然是以家庭饲养为主,畜牧业生产中人畜混居、畜禽散放散养、畜禽发病率高、排泄物污染等问题还较为普遍。实事求是地说,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对畜牧业进行有效治理,才能改善村屯环境卫生,才能有效地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才能推动畜牧业与农村其它产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给我们这个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农村经济发展中畜牧业的产业支撑作用,充分认清新形势下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促进畜牧业的产业升级。省局将每季度调度一次,分析运行形势,推动工作开展。当前,要着重抓好五件事。

一是谋划好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现代牧业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畜禽饲养,已经进入第二、三产业,是跨产业部门的经济体系。抓牧业经济发展,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宽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运用市场理念,突出特色,扬长避短,认清我们的优势在哪,发展潜力在哪?进而较为系统地、超前谋划牧业经济发展战略。各地都要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牧业经济发展重点、方向的东西,搞好调研和论证,精心进行谋划。

二是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各级牧业部门都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现展理念指导牧业经济发展。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高标准地制定长远和近期畜牧业发展规划,并认真负责地制定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和支持政策。各地的发展规划都要科学规划好畜牧业生产用地,每个村屯都必须预留出足够的畜牧业生产用地,为畜禽养殖从庭院转移出来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是研究好各项推动政策。新农村建设中,畜牧业发展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各地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给政府领导当好参谋,研究制定好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措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牧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创造性地用好国家支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畜禽饲养场无害化处理、良种工程、畜禽防疫、草原建设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要积极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导向,金融资金投入为重点,社会投入为主体的畜牧业投入新机制。要抓住国家和省投入重点向“三农”倾斜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计划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增加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资金。

四是调动好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和保护好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研究制定规划、组织发展生产、实施项目建设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农民意志,反映农民要求,真正解决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要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形式,引导农民抓住机遇,克服等、靠、要思想,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

五是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牧业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充分认清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积极主动地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自觉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纲要要求研究部署畜牧业发展工作。全省新农村建设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各地要把畜牧业发展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领导,落实到人头。主要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要亲自抓点,亲自调研,亲自解决建设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粮变肉”工程

“粮变肉”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着眼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三个支柱产业建设,推动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迈进,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是一个阶段内,我们工作总的遵循和依据,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实施“粮变肉”工程,我考虑要突出做好这样三件事:

一是要抓好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我们这个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牵动力。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全力抓好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是现阶段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骨干,所在地的各级牧业部门一定要积极为企业生产、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企业对全省牧业经济的牵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一批中小龙头加工企业。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在抓好大的龙头企业的同时,特别是在县域这个层面,积极谋划,摆放一些中小加工企业项目。要按照“全营养、全链条、全利用”的要求,大力推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别是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同时,要加强对龙头加工企业生产建设情况的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龙头企业生产建设情况,对于我们判断把握新形势、研究解决新问题至关重要。我考虑,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的生产建设情况的调度机制,摸清龙头企业发展底数,有针对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是要抓好基地建设。基地是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也是实施“粮变肉”工程的重要基础。基地建设要走集群化发展的路子,这既有利于区域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与龙头加工企业的产业链衔接。各地都要把区域集群化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要以强县、强乡、大户和牧业小区、科技园区以及规模饲养场为载体,推动饲养基地的整体升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域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组织和引导有积极性的农民,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积极参与饲养小区和家庭养殖场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优惠政策的提供和软环境的建设,努力吸引和鼓励具有资本实力的各类工商企业、财团、合作经济组织和投资者,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养殖基地的建设中来,解决发展规模化养殖所需的资金投入问题。

三是要抓好品牌开发。要根据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引导企业本着生态、安全、高效的原则,注意跟踪国际加工技术前沿,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品深层次、多样化开发,在产品的规格设计、产品的外部包装、产品市场宣传上实行整体推进,进而形成一批像德大肉鸡、皓月牛肉和华正猪肉那样的大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深刻领会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针对目前兽医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关系不理顺这一现状,从提升兽医行政管理水平和兽医卫生行政执法能力,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层面,作出的重要部署。就我们的职能来讲,主要有两块,一块是畜牧,一块是兽医。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体现我们部门价值、发挥我们系统作用、展示我们行业形象的重要舞台。畜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兽医作保障,兽医职能的不断强化,也会促进畜牧产业素质的提升。可以说,畜牧和兽医既是紧密相联,又是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很好地借国家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势”,统筹考虑,把我们全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到位。

总体考虑是,吃透国家文件精神,借鉴兄弟省份做法,从我省实际出发,切实研究好全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大家已经进行讨论,根据大家讨论意见整理后,再召开几个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同时,积极争得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以便形成一个科学稳妥、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施意见,上报省政府审批。各地也都要认真思考,搞好调研,摸清情况,做好准备,待省里意见下发后,认真组织实施。

改革的时限要求是,省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要在今年10月末前结束,全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五、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加快畜禽饲养规模化、集约化

转变畜禽饲养方式是传统畜牧业走向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上半年猪、鸡等畜禽市场出现的波动,再次证明分散、小规模的饲养,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当前,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和法律规范,推进饲养方式改革,快速减少散养农户的数量,加快实现畜禽饲养的规模化、集约化。在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上,要充分考虑饲养环境、动物防疫和市场准入条件等要求,因势利导,统筹规划,同村屯建设、草原禁牧舍饲紧密结合起来,严格单位区域载畜量,确保饲养小区与村屯距离的科学合理,切实做到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相分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县(市)在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要明确转移畜禽庭院饲养的目标。要抓紧研究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畜禽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养殖工艺和规模。引进和推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监测手段,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要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方式,规模养殖场要率先实现健康养殖,畜禽排泄物、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今年,全省重点将在生猪存栏1000头、奶牛存栏100头、肉鸡存栏5000只、蛋鸡存栏10000只以上的养殖场中,选择一些典型进行排泄物治理。

六、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牧业部门要有政治敏感性,真正把畜禽防疫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责任书等形式把工作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屯,落实到人头,明确奖罚。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免疫的技术措施,尤其是在免疫档案、免疫标识、免疫程序和防疫员管理等环节,都要规范化、制度化,准确地把握免疫动态,这样有问题才能便于追溯。要通过强化执法提高免疫率。对不按要求进行免疫的养殖户,要通过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对未经免疫的畜禽产品上市进行限制,应该免疫而没免疫发生疫情的畜禽,扑杀时不给补贴。总之,要通过科学的防控,扎实工作,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疫情。

七、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要抓住关键环节,搞好科技普及,提高科技含量,带动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要围绕着良种化、标准化、精品化和品牌化,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

重点推广肉牛、肉羊和生猪育肥技术、奶牛饲养技术、种植专用饲料和秸秆开发利用技术、家畜繁育改良、畜禽主要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充分利用省内的科技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加大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研究和开发适于我省特点的新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各地要大力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积极研究简便、适用的推广方式,把新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傻瓜”式推广,提高牧业科技入户率和科技贡献率。要抓住国家和省里大力实施的阳光工程、绿证工程、蓝证工程的有利时机,依托各类牧业培训中心、大专院校等单位,对农民和企业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养殖技术和企业管理培训。全省今年要培训12万人,争取10%的受训农民获得“绿证”。

上一篇:畜牧局干部工作会议讲话 下一篇: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