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习惯”到“组织习惯”

时间:2022-08-29 05:25:04

从“个人习惯”到“组织习惯”

《习惯的力量》

作 者:[美] 查尔斯・杜希格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定 价:42.00元

【 智囊推荐 】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如何去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在本书中,斩获多项大奖的《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将我们带到了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前沿,解释了为什么存在习惯,如何才能改变习惯。本书将为你揭示习惯的惊人力量――你超越习惯,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让你利用这股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进而改变我们的工作,我们所在的群体以及自己的生活。

拿起这本书之初,读者大约像我一样,本是奔着一个较为“实用”的目的:按书中所写去改掉自己的某些“坏”习惯。然而,除了在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习惯养成实践指南外,《习惯的力量》实际上是一本阐述“习惯”背后“运作原理”的学术普及物,且是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神经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相融合,与我的专业也有关联――我们称为“行为经济学”。

《习惯的力量》关注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也是我们时常自行反思的。这样一本普及读物用案例故事引出理论,以广泛的科学研究为依据,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主体的层面将“习惯”的道理娓娓道来。

组织的习惯不等于制度

总体看,《习惯的力量》一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与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同,《习惯的力量》对“习惯”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展界定。不局限于每天刷牙洗脸、早睡早起、抽烟喝酒等个人习惯上,而是将由诸多个体组成的组织和整个社会中的某些潜在规则和惯例也纳入进来,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他们本质上与个人习惯是相通的,“一个社群就是成千上万有着各种习惯的人的巨大集合”。尽管我认为组织和社会中的所谓习惯,更多像是“制度”一词的替代,但不得不说,作者这一扩展一下子打开了视野,使得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阐述个人习惯养成的读物了。

其次,立足于揭示“为什么”,从而自然地推知了怎么办。为什么我们似乎可以不经大脑就成功完成一些看似复杂的事情,即做了选择后已经停止了思考,行为却为何会自然而然的持续下去?为什么我们难以改变既有的习惯?为什么组织中存在一些坏习惯屡屡带来危机却依然顽固存在?为什么在危机中可以更有效的改变“组织习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能引发重大社会运动进而促成了某些“社会习惯”的改变?知其所以然之后,我们可以改变习惯、创造习惯,对坏习惯引来的恶果防患未然。

最后,将事例和科学研究结合,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一本有趣的书通常会用好语言、讲好故事,可是一本严谨的书却要遵循逻辑上一以贯之的线条,后者才是根本的学术要求,很多的通俗读物早将严谨性扔到一边去了,只顾着趣味性和煽动性,以求赢得更多的读者。《习惯的力量》则参照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把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拉过来帮他讲道理。据称参考的研究有上百项之多。并且,这些道理也不是直接“说教”的,而是以事例贯穿,通过对不少事例的细心调查、亲自采访等得到更为详实的资料,和相关研究融合在一起,给我们真切而严谨地展示了习惯背后的运作机理。

习惯改变最好借助团体力量

在内容上,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和社会,《习惯的力量》均围绕习惯的成因、习惯的改变和新习惯的形成等问题展开,还穿插了一个企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消费习惯”的内容。丰富的内容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是“习惯回路”。请允许我来帮读者将丰富的枝叶去掉,更抽象地总结下该书一以贯之的逻辑主干。

根据该书对习惯的描述,我认为一共展示了这样几类习惯。一类习惯是一种“省力”的方式。一旦有过足够的经验后,这些惯常行为就会内化到大脑的“基底核”上,并在有相关暗示时就自动运行――神经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这样更加省力。另一类习惯是一种对大脑渴求的满足,类似成瘾行为。或在生理上,或在心理上,都需要这样的惯常行为来满足渴求,难以抑制。第三类习惯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规则固化,组织中一些较为生硬的制度,加上个体人性呈现的特点,如畏惧权威、自利而怕自身遭受损失等,从而在一些组织或者社会中形成一些顽固的习惯。

这里的逻辑是,三类习惯的形成和改变本质上都是围绕“习惯回路”进行的,只是在表现上有所差异。我们来看看作者所说的“习惯回路”的道理:

习惯回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步构成的循环系统,暗示就是你在最初做出行为选择时的情景,是促使你的大脑进入自动运行的信号;奖赏则是在做出惯常行为后的“满足”,对应着大脑的苛求或者预期渴求。经由“习惯回路”的循环往复,带来的结果就是习惯不断强化,链条较难打断,惯常行为就持续下去了。

那么,在这个回路中转悠的习惯可否改变呢?作者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再改变了,只能替代。也就是说,新习惯的形成和旧习惯的打破本质是一样的过程。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还是要回归到习惯回路上去。基本的做法就是:摁住暗示和奖赏不变,更换一种惯常行为。因为“如果新行为模式的开头和结尾是一个人熟悉的东西,就更容易说服这个人接受新的行为模式”。这是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实际上正是以新代旧――旧的并无消除,仍是存在着的。

因而,以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旧的习惯行为到底满足了自己的何种需求,给出了何种奖赏。想改变的话,就可引入一种或多种新的较为同质的行为来与之“竞争”。进一步讲,新习惯要长期持续下去,还要创造出人们对某些东西的渴求感,让大脑开始预期这种奖赏,逐渐就可以自主地进行新的惯常行为,新习惯替代了旧习惯。

当然,如果我们认为这些习惯都是有其生理基础的,似乎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术将大脑的某些部分做些改变,达到改变习惯的目的。但据研究发现,手术手段可以暂时解除掉,却难以避免某些习惯的反击。同时,只依靠黄金法则也是不够的,改变习惯最好借助团体的助力,借助更高层面的“信仰”,而“信仰常常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只有两个人”。

组织习惯可以重塑

鉴于现所从事的是政策研究工作,笔者尤其留意该书对组织和社会的习惯的关注,并“习惯地”与当前我国日益深化的“改革”主题关联起来。

对很多组织来讲,包括企业和政府部门,“本来应该按逻辑规则和深思熟虑的决定去发展,最后却被奇怪的组织流程牵着鼻子走”,“官员和政治家做出的并不是决策,只是为了得到晋升或连任等奖赏而对暗示自动产生的惯常行为”。这些习惯常常跟随着各种弊病,产生各式危机。一个组织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该书对这些习惯的打破有一些看法,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大计有不少有益的启示,我试着提提看。首先,进一步改革可以挑一种“核心习惯”入手,极力强化这一问题的严格推进,进而引起一连串反应。就如书中的举例,奥尼尔在整顿美铝公司时,绕过各个直接的问题,而以安全问题为突破口,形成一种以安全为第一重要的氛围。安全问题严格地得到了控制,很多相关联的系统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核心习惯就像一个有力的杠杆,启动一个进程,有所成效后,就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久而久之,会改变一切。何不放到我们的改革上试试?从渐进改革的思路看,可以先做出个漂亮的小成功,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实际上,新的班子着力打造的“节俭风”可以类比上述的“安全问题”,但不可停留在表层,注意以此问题为突破系统性发挥作用方可。第二,可以借助危机来创造新习惯,也就是促成制度变革。很多组织的习惯让不少事务变得有效率与和谐,但在危机出现时也带来了大麻烦。该书就阐述了这一观点:优秀的领导者会抓住危机、寻求危机,甚至创造危机感,让大家都有需要改变的感觉,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做好准备来彻底改变他们以往习惯的行为模式,进而重塑组织习惯。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各类“事件”促成了一部分变革,但还是不够,需要更大力度的制度化,这样才能更充分利用“危”中之“机”,一步步打造出改革大局。第三,可以尝试“以熟带生”式的改革,或有很好的效果。该书举出听音乐和推广一首陌生曲目的例子:听音乐时,大脑更偏爱似曾相识的听觉模式,这是我们的神经在寻找一种既定的模式和熟悉感。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真的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某首歌,只是因为事事躬亲会消耗太多的脑力。回到习惯回路上,我们更愿不假思索的对某些暗示(对某些歌熟悉)或奖赏(跟着哼几句挺有趣)做出反应。那么在推广一首新歌时,就可采取“旧瓶装新酒,化生为熟”的策略,保证一定的熟悉感,夹带新鲜的生东西,让人们对新的事物也熟悉起来。改革也是如此,可以试着以人们熟悉的制度规则为基础,夹带着某些生规则进行推广,间接地延长对各种制度的适应期,“生的”会逐步变成“熟的”,完成各种意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四,打造强联系和弱联系的社会网络,社会权利的争取会逐步萌生,这是助力改革的好事情。社会运动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件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该书给出了分析,将这归因于社会网络在时势下的作用发挥,由各种强联系和弱联系构成链接,一环一环的放大。这固然是一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但若对一个健康的社会网络给予可控的、恰当的引导,在社会权利的争取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我们该铭记,顶层设计之外,还可由下而上助推,这种助推力不能单靠个体,更该借助于各式各样的社会网络。

《习惯的力量》一书容易被误解为是本习惯养成指南,尽管“一旦你意识到你习惯的运作方式,一旦你认清习惯的暗示和回报,那么改变习惯就成功了一半”,但只看这一点显然大大低估了此书的价值。它不仅在科学严谨性上有着充足、有说服力的依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深化改革有着很有意义的启示。翻开这本书,看看那些鲜活的事例吧。改变世界的前提是改变自己,对每个个体来讲,创造新习惯来替代自己的坏习惯,仍旧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上一篇:关于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之浅见 下一篇:试论电网企业人力资源激活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