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我国非标资产转标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8-29 04:58:33

论当前我国非标资产转标的有效途径

【摘要】商业银行大量投资于非标资产是由于其具有不受限于信贷规模控制、资本消耗、存贷比等监管政策的优势;但该类资产交易结构不透明、难以监管,使风险在金融体系内不断积聚。随着银行非标业务相关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存量非标资产如何符合监管规定,成为了商业银行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目前资产证券化是非标准化债权向标准化债权转变的主要手段,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周转效率,也是银行通过“非标转标”实现非标出表的主要渠道。

本文通过介绍海印公司信托收益权资产证券化项目,阐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非标资产转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标资产 资产证券化 信托受益权 风险

非标资产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简称,最早的存在形式有信托受益权、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2013年3月,银监会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界定了非标资产,即“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各类受(收)益权等。”

一、非标资产的风险

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不断变换非标资产的交易结构、增加参与方,使其越来越复杂。这导致实际借款人融资成本增加,同时由于非标资产大部分与信贷紧密相连,由于难以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则可能引发整个信贷体系的超预期紧缩从而对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一)导致货币空转,影响实体经济

非标资产在金融体系内的空转,是导致2013年“钱荒”的原因之一,资金只在虚拟经济中流动,并没有惠及实体经济,造成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萎缩。

(二)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增加行业集中度风险

非标资产最主要的投向是房地产行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利润率较高可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它的资金需求抬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抑制了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的意愿。同时,资本的过于集中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三)对流动性要求较高,加剧市场流动性紧张

非标产品多采用“资金池”运作模式,普遍存在期限错配现象。期限错配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积聚了流动性风险。“8号文”的规定使银行使用自营资金接盘非标资产,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紧张。

(四)刚性兑付预期,加大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把产品的信用看作是金融机构的信用,使刚性兑付成为了行业潜规则。由于非标产品的风险特性,刚性兑付将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高涨,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当金融机构无力兜底时,则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非标转标的渠道

近年来,同业业务及理财业务监管政策频繁出台,加强了对银行非标业务的约束。“8号文”中理财资金投资非标的上限规定,导致表外理财项下非标资产逐渐回流至表内;“127”号文中禁止金融机构对非标业务提供担保的规定,限制了同业业务中非标业务的扩张,监管趋严导致非标资产的规避功能逐渐下降。当前政策下,非标资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表内外转移:

(一)应收款项类投资

由于“127号文”规定了买入返售项下必须是标准资产,非标资产逐渐转向应收账款投资类项下,这种方式仅仅是改变了非标资产的组成结构,并没有真正达到监管层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

(二)银行不良资产基金模式

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由银行投资子公司和AMC子公司合资成立的GP与AMC共同组建而成。其中,不良资产处置基金委托银行和AMC子公司组成的合资顾问公司进行管理;再由其委托资产服务商进行处置。该模式的特点在于认购基金的资金中,没有直接来自银行的资金。优先级由AMC认购,次级投资人包括AMC,银行子公司和其他投资机构。

(三)转为资产证券化产品

该种方式是非标准化债权向标准化债权转变的主要手段,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周转效率,也是银行通过"非标转标"实现非标出表的主要渠道。

三、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移给特别目的载体(以下简称“SPV”)SPV以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并用发行收入购买基础资产,最终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还投资者。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6年5月10日,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额为11673.60亿元,同比增长16.88%,余额为7380.47亿元;其中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金额为8249.66亿元,存量余额4304.71亿元,在总余额中占比58.25%。

在非标资产中,信托受益权类资产属于银信合作对待融资企业发放类贷款的典型模式。该项资产用于资产证券化始于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ABS,通过双SPV结构,解决了海印股份只具备资产运营权和收益权而不具备所有权的权利瑕疵问题。随后信托在解决基础资产瑕疵问题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引入信托成立双SPV结构,有利解决了如基础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收益权分离、基础资产合同期限与产品发行期限不匹配、基础资产抵押等诸多问题。

该项交易中,浦发银行将15亿元资金委托给大业信托,设立大业-海印股份信托贷款单一资金信托,浦发银行拥有该资金信托的信托受益权,实质上形成了银信合作模式下的非标资产,大业信托向海印股份发放15亿元的信托贷款。海印股份以运营管理的物业整租合同项下特定期间经营收益应收款质押给海印资金信托,并以上述物业的租金及其他收入作为信托贷款的还款来源。信托合同中明确信托受益权可以转让和赠与。浦发银行作为资金保管机构保管信托财产。中信建投作为专项计划管理人募集资金用于购买浦发银行持有的信托受益权,专项计划承接浦发银行与大业信托的海印资金信托合同关系。这样,原始权益人浦发银行就实现了非标资产与资产证券化的对接,合理消化了非标资产。

四、发展证券化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证券化能够较好的消化非标资产,但未来该业务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风险分配制度

在表外处理中,发起人将基础资产打包出售,风险全部转移给投资者,这种局面使发起人风险意识淡化,易产生道德风险。因此要注重完善风险自留制度,例如通过内部增信,对优先级资产提供信用支撑等,使风险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合理分配。

(二)基础资产质量保证

当前基础资产大多是优质资产,但银行并不倾向于将优质资产真实出售,那么在优质资产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基础资产的质量会是该业务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真正做到破产隔离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之一是破产隔离,目前能实现破产隔离的依据只有《信托法》,实现资产出表必须要引入信托作为SPV载体,同时基础资产必须是所有权。但海印股份资产证券化产品因基础资产是相关资产的收益权,依然未能实现真正的资产隔离,这正是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缺陷。

作者简介:翟鸿顺(1989-),男,汉族,天津市人,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研究方向:结构金融。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特征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浅论洛克的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