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工程探讨

时间:2022-08-29 04:30:06

宿迁市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工程探讨

摘 要:通过对宿迁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用“微型生态湿地、生态模块、复合生态床+生态系统修复”等生态化工艺技术研究,为广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

1.前言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1996年新建成的地级市, 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500万,农村人口占80%,居住分散、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附近的河流或沟渠,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1.1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农村小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污水排放量猛增。二是集镇雨、污水分流系统未建,污水随意排放。三是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管理不善。四是河道淤积严重,疏浚管护不够。五是流失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物加重水体污染。

1.2.水质特征

宿迁市乡镇工业基础薄弱,多以食品加工、建材、纺织行业为主,水污染物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细菌、病毒等特点,选用“生物膜+自然生态修复系统”等生态化处理试点工程。

2.工程介绍

2.1 技术特点

选择12个行政村单户或联户型农户、9个集中式住宅小区和1个乡镇镇区,分别建设以下3种类型。

类型一:“农村单户型或联户型”采用“发酵+微型生态湿地”无动力处理技术。

类型二:“集中式住宅小区”选用“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处理技术。

类型三:“乡镇镇区”生活污水采用的是“跌水曝气+复合生态床+生态系统修复”处理技术。

3种类型,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少,效果好、管理简便,达到生态循环、就地回用的目标;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单户型、小型集中式住宅小区、乡镇集镇等产生的纯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2.2 指标情况分析

污染因子:BOD5、CODcr、NH3-N、SS、pH,进水分别为:40~50mg/L、300~400mg/L、30~50mg/L、200~300mg/L、6~9,出水分别≤20mg/L、≤100mg/L、≤15mg/L、≤70mg/L、6~9。

主要经济指标:类型一的工程造价950元/个,无运行费用;类型二的造价1500元/吨,运行费用0.10~0.12元/吨;类型三的造价350~550元/吨,运行费用0.06~0.08元/吨。

2.3 工艺介绍

2.3.1 “发酵+微型生态湿地”工程

(1)工艺流程:“收集沉淀发酵微(小)型生态湿地沉淀排放”“四格式”处理方法。

(2)设计规模及处理能力:

①农村单居农户: 3-4口人,日处理生活污水0.5-1吨;

②联户:2-20户计6-80口人,日处理生活污水1-30吨,(正在试点);

(3)“四格式”处理池总容积约为5立方米,规格尺寸可以因地制宜,设计停留时间5日左右,处理池一般长、宽、深约为:3.5m*1.2m*1.2m。四格式池体长度分配大约为:收集池0.5 m,发酵池1 m,湿地1.5 m,沉淀池0.5 m。

(4)在“微(小)型生态湿地”处理环节,设置鹅卵石、砂子,上面覆土种植适宜于本地区生长的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如麦冬、蝴蝶兰、美人蕉、水葱等,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滞留在砂、石中的污物。

(5)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CODcr)等部分指标能够达到一级标准。

2.3.2 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工程

(1)工艺流程:生活污水化粪池预处理系统(格栅池、沉淀池、微型曝气池)人工生态绿地景观绿化用水

(2)设计规模及处理能力:

小型集中办公区域,200人左右,日处理生活污水30吨;

小型集中居住区,300户-400户,日处理生活污水100吨;

联片居住的小型集中社区,日处理生活污水300吨。

(3)宿迁市试点工程绿地容积一般为200m3左右,长、宽、深分别为:15m*12m*1.1m。湿地内部填充物与户用污水池“微型生态湿地”大体相同,湿地表层也种植一些植物,以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4)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2.3.3 “跌水曝气+复合生态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1)工艺流程是:排水沟污水格栅及集水池(自流)微型曝气复合生态床(自流)河道生态系统修复(自流)排放。

(2)人工复合生态床选择最佳的植物栽种方式,在床体内部填充多孔的、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介质,以改善湿地的水力学性能,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同时增强系统对污染物尤其是对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能力。

(3)处理规模及处理能力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400吨左右。

(4)处理效果: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3.经验和启示

3.1工程投资少

对日处理100吨污水工程造价在20万元左右,运行费用约为0.10元/吨,无需专门人员管理维护。处理后可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回用。适用于 “小型集中式办公区域、宾馆饭店、山庄别墅、生活小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3.2处理效果好

对“乡镇镇区”生活污水,采用“预处理+复合生态床系统+水生生物修复”的河道生态化技术进行处理,在沭阳县新河镇开展了试点工程建设,处理有效果好。

3.3运行费用低

建设一个“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投资约在1200-2000元/吨污水之间,运行费用在0.10-0.14元/吨污水范围;建一个3.5m3-5m3户用污水处理池,约1000元左右,无运行费用。

4.结论

(1)COD进水387-2890 mg/l,出水63.9 -146 mg/l,SS进水468-644 mg/l范围,出水79 -148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相应标准。

(2)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建设起到借鉴,有效解决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城乡地区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路子。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科学“创新”课堂的反思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