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的概念分析

时间:2022-08-29 04:27:52

关于贫困的概念分析

【摘要】本文试图从多个视角来描述贫困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深入阐述有关贫困这一主题的相关话题,从而寻求消灭贫困的可行性方案。因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学家对贫困的定义各有不同,本文分析了不同的贫困理论,探讨了不同贫困理论中所关注的贫困的不同特点,并研究了贫困分析理论所用到的不同方法。在分析贫困理论研究议题中,探讨了衡量贫困的标准,并为如何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贫困 文化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在所有社会问题中是最具争议、最复杂的。全世界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都存在。贫困或者表现为穷人群体,或者表现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或者表现为低收入的贫民窟、棚屋区、贫民区。但是对于贫困或者贫困的基本条件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对于贫困的评价各有不同。相对于可供商品而言,需要是相对的,其以社会定义和过去的支出为基础(Sen,1999)。贫困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有很多的描述性分析。

一、贫困的不同定义

从不同的视角,对贫困有不同的定义。关注贫困问题的学者试图根据他们的学科对贫困进行定义。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是人们拥有资源的集合而他们为满足其基本需要而有效运用的资源的集合。”而对于Valentine(1968)而言,“贫困的本质在于不平等”,这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对贫困进行了延展。“一般来讲,贫困可以根据收入来衡量。如果一个人不能满足其基本需要,则这个人可被视为穷人。这个最低底线可称为‘贫困线’。”世界银行给出的是一种主要关注挣钱机会的贫困的经济阐述。苏格兰贫困信息分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来获取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比较知识,认为“贫困是某一特定时期在某一特定社会里的生活状况的方式,贫困是一种没有足够的收入来至少满足其物质需要的一种状态”。同时,贫困在不同的社会和背景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上述定义的分析中,作者不仅试图阐述不同的定义,而且试图从不同时期、不同视角、不同衡量方法以及思维和讨论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社会学家定义贫困的方法

1、结构方法

贫困的结构方法关注社会和经济组织及其在当代工业社会中对贫困和财富的作用,认为社会和经济组织利用二元劳动力市场,或者通过社会或经济歧视制造了贫困。这种经常被引用的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冲突的视角,可以找到大多数非法社会控制和剥削现象存在的根源。根据冲突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贫困的根源。在这个制度中少数人剥削、享受特权,并建立市场经济。

2、文化方法

在利用文化方法时,主要的争论在于关于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生活方式。一种重要的观点认为贫困是由穷人自己创造并维系的,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以及生活态度使他们处于一种被剥削的状态。文化方法强调穷人们为适应他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社会化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诸如宿命论和缺乏成功激励的文化传统。许多学者,例如Oscar Lewis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这个主题,他强调文化的作用并将其贫穷的原因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意义上讲,正如Lewis 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们所看到的那样,这种联系经常用来为他们的贫困而指责穷人。

3、社会心理学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关注人群的分类以及耻辱的作用。这种方法强调这样一种现实,即社会现实是由意义组成的,或者由个人在他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创造或者再造的“现状的定义”所组成的。当人们参与到日复一日的社会交往中,他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不同的社会现状。

三、致贫的原因分析

1、由个人缺陷导致的贫困

这种理论认为个人应该对他们的贫困状况负责。根据上帝平等对待每个人的宗教教义,盲人、跛子和畸形的人是因为他们自身或其父母的罪孽而受到上帝的惩罚。Rainwater(1970)从“道德视角”以批评的态度讨论了关于贫困的个人主义理论,认为穷人“遭受因果循环的罪,因为他们的道德伦丧,他们要受罪,而且必须受罪. 他们住在人间地狱”。Rainwater 进一步认为,这种视角,包括剥夺他们自己的视角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对贫困的洞察是难以估计的。个人的缺陷意味着懒惰、坏的选择和无能,而这些又导致了其贫困。

2、由支持非主流文化贫困信仰体系导致的贫困

根据这个理论,贫困是由于一系列社会已经一般化而个人持有的信仰、价值观以及技巧等在代际转移而导致的。个人是其非主流文化或文化的结果或者牺牲品,文化是一种社会一般化并持续存在的个人及其群体行动和交往的反映。文化贫困是一种关于居于少数地位、贫穷地区和社会空间的穷人发展起来并共享的关于信仰、价值和行为道德等区别于主流社会文化的非主流文化。

3、由经济、政治和社会混乱以及歧视导致的贫困

这种视角广泛考虑影响贫困的因素,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等影响人们获得有限机会和资源,从而获得相应在收入和福利等的因素。19世纪的学者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致贫的个人理论。德国学者马克思显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创造“失业大军”的。社会学之父Emile Durkheim根据他的“失范”概念,认为即使是最个人的行动,例如自杀也是由社会体制所导致的。

4、由于地区不一致导致的贫困

有一些关于贫困的概念,诸如乡村贫困、城市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第三世界贫困以及其他问题的展开,描述了贫困问题的一些独特特征。这些介绍的事项均基于地理因素,如自然资源、洪灾、地震等,在分析贫困问题是应该被考虑进来,它们成为一些地区的优势和劣势。

四、贫困分析的一般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Kerbo(1996)将贫困理论分为四种,他概括了这个主题的不同方面。

1、关于贫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

这是社会学里出现的第一个关于贫困的理论,这种理论试图根据穷人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解释贫困的存在。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将钱用在赌博、酗酒和不必要的奢侈品上,并且他们的家庭生活混乱无序。

2、文化贫困理论

Oscar Lewis 发展了文化贫困的理论。文化贫困是在某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特定的综合症状。这种文化要求有现金交易、高失业率、低工资水平和员工缺乏技能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状态中缺乏自愿者和政府的支持,家庭也不稳定。因此,低收入群体发展一种贫困的文化以对抗中产阶级积累起来的主流意识。贫困阶层在整个社会中处于边缘,这种处境无法为他们提供向上发展的任何希望。正因为如此,为了生存,穷人不得不发展他们自已的机制和。穷人拥有共同的与一般文化不同的价值、道德和行动模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非主流文化导致他们的贫穷。

3、关于贫困的情景理论

关于贫困的情景理论认为穷人行为之所以与中产阶层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像中产阶层一样生活的资源和机会。他们在教育、就业、健康卫生方面没有好的机会。因为贫困的结构状态,导致了穷困的现状。情景理论认为个人会理性的选择行为模式,以适应他们的目标生活状态。因此,从该视角可以认为,穷人之所以不认同中产阶层的价值观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达不到中产阶层所达到的目标。

五、贫困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

如上所述,对于贫困的概念有多面的分析,由于这种分析研究贫困的本质,对这个概念有个清晰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在社会学中对贫困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议题。

1、文化贫困

文化贫困认为,穷人享受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模式所显示出来的生活方式与主流文化不同。《穷人的生活方式》一书所描述的就是穷人的这种非主流的社会文化。Lewis认为文化贫困具有地区的、城乡的和国际的特征,他在跨国的穷人的家庭结构、人际交往、时间观念、价值体系和消费模式中找到了显著的共同点。从文化贫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不相信政策、学校、政府或者社会机构的权威,当这些孩子在对人生和工作的负面感情中成长为大人时,他们的大脑里装满了这些文化贫困。

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最一般化的衡量。绝对贫困是缺乏资源来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相对贫困是选择的两个群体的比较。绝对贫困是穷人不能取得物质生存的,因为工作、失业、老年、死亡和疾病导致没有足够的收入直接致贫。一个家庭需要最小量的金钱来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如果一个家庭不能取得足够的收入以使在食物上的支出只占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家庭就是贫困的,在这里,平均食物价格支出成本的估算是以最小营养餐来计算的。但相对贫困则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对食物、习惯、文化传统、生活圈、年龄或者家庭类型都有不同的选择。因此,不同社会的相对贫困是不同的。另外,相对贫困衡量穷人和非穷人之间的收入“沟”或者说“经济差距”,而不是根据一个绝对标准(例如贫困线)来衡量贫困。穷人的状态用来和更富足的人群进行比较。

3、社会排斥

当研究者能够敏锐关注社会学这个角度时,社会排斥这个概念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社会排斥似乎涵盖了很大范围的社会的经济问题,Rene Lenoir 曾经这样解释:社会排斥就是那些被排斥在以工作为基础的社会安全体系之外的人,社会排斥使得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失业、收入低、缺乏技能。这就导致了这些人被排斥在社会安全体系之外,不能共享社会公共财富,无权作出政治决定,也不能行使社团权力,所以贫困与贬值是相关联的。亚当・斯密关注于贬值、轻视就是“不能毫不羞涩的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仔细分析贫困就会发现在社会中贫困不仅仅是被经济因素所控制的一种进程或状态,它包含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这需要所有的社会科研者给予更多的关注。还有很多其它的概念,诸如人类发展指数、人类贫困指数、基尼系数、人口统计指数、贫困概况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贫困。所以,本文的分析仅仅阐述了贫困的部分概念。

【参考文献】

[1] Lauer & Lauer.2001. Social problems & the quality of life,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USA.

[2] Mingione Enzo.1999.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 Blackwell publishers,USA.

[3] Parrillo Vincent N,Stemson John,Stemson Ardyth.1985.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John Wiley & Sons, USA.

[4] Pavalko,Ronald M. 1986. Social problems,FE Peacock Publication INC,USA.

[5] Sen,Amartya. 2004. Social Exclusion,Critical qucst,New Delhi,India.

[6] Stone E Michael. 1993. Shelter poverty,Temple University Press,USA.

[7] Sen Amartya. 2007. Social exclusion,Critical qucst,New Delhi, India.

[8] Hagenaars Aldi,Vos de klaas.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overty,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www.省略.

上一篇:把握招标采购中的最低评标价法 下一篇: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