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细胞模型的建立

时间:2022-08-29 04:15:23

乙肝病毒X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细胞模型的建立

摘 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HBV X基因,定向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构建重组质粒pCMV/X;采用脂质体法转染QSC7701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RT-PCR法检测HBV X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m blotting法鉴定HB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MV/X中包含有完整的HBV X基因片断,pCMV/X转染的QSG7701细胞中有HBV X mRNA及HBX蛋白的稳定表达,成功建立了HBV X稳定转染的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HBX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关键词:HBV X蛋白:真核表达;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7)04-0355-06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V X)及其编码的多功能蛋白 (HBX)在乙肝相关的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关于HBX能否直接转化肝细胞一直存在着争议,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合适的体外模型,我们以人源性永生化非瘤性肝细胞株OSG7701为靶细胞,将HBv X导人OSC7701细胞,建立表达HBX蛋白的肝细胞模型,为探讨HBX在HBV相关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平台。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载体、菌株及细胞株

pGEM-T Easy Vector为美国homeCa公司产品,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购自Sigma公司,E.coli DH5a及人源性肝细胞株QSG7701,为本实验室保存。

1.1.2 主要试剂

Taq DNA聚合酶、10mmol/L dNTP为日本Takara公司产品:血清HBV裂解缓冲液为上海申友生物公司产品:快速连接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Apa I和HindⅢ及DNA分子量Marker均为BBI公司产品;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无内毒素质粒小提试剂盒、TRANSfection转染试剂盒、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均为北京TIANGEN生物技术公司产品;胎牛血清购自杭州赛乐生物公司:高糖DMEM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G418、蛋白分子量Marker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产品;Trizol为美国MRC公司产品:逆转录试剂盒为Fermentas公司产品;鼠抗人HBX单克隆抗体为德国abcam公司产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硝酸纤维素膜为ProMab公司产品:蛋白质抽提试剂盒、ECL化学发光试剂盒均为PIERCE公司产品。

1.1.3 引物

针对人HBV X基因序列的PCR引物由于akara公司合成,引物源于已发表的序列,正义5'-AAA GCTTCCA TG GCTGCTCGGGGTTG-3':反义5'-A GGGCCCTTA GGCAGAGGTGAAAAAG-3'(正义链含有HindⅢ酶切位点和起始密码子,反义链含Apa I酶切位点和终止密码子),目的片断大小为481bp.人β-actin,actin引物由北京鼎国生物公司合成,正义5'-TAACTGGAACGGTGAAGGTG-3':反义5'-AGGGCACGAAGGGGCTCATCAT-3',目的片断大小为316bp。

1.2 方法

1.2.1 HBV X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采乙肝患者静脉血(经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实验室检测乙肝三项定量示:HbsAg阳性,HbeAg阳性,ttbcAb阳性),以碱裂解法提取DNA,以此为模板,扩增HBV X基因片断,反应体系为25μL,其中含模板DNA 3μL,dNTP 1μL,上下游引物2μL,Taq DNA polymerase lμL,扩增条件为95℃5min,94℃50s,57℃50s,72℃1min,共扩增35个循环,最后72℃8min,用1.0%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分离PCR产物,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目的片断,与pGEM-了载体连接,连接产物命名为pGEM/X,转化感受态细菌E.coli DH5a,Amp的LB/X-gal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白色菌落,增菌后碱裂解小量抽提法提取质粒,Apa I/HindⅢ双酶切鉴定。

1.2.2真核表达质粒pCMV/X的构建及鉴定

小量提取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及重组质粒pGEM/X,分别用Apo I和HindⅢ双酶切,X基因及质粒载体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用快速连接试剂盒进行连接,连接产物命名为pCMV/X,转化DH5a感受态细菌,挑取阳性单菌落,增菌并提取质粒,ApaI/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

1.2.3 QSG7701细胞的培养及稳定转染

QSG7701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于37℃、5%V/V C0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约85%的融合状态进行传代,按TRANSfection转染试剂盒提供的方法,以质粒pRc/CMV2及pCMV/X,分别转染QSG7701,实验分3组,分别为QSG7701细胞未转染组:QSG7701转染pRc/CMV2组(简称pRcCMV2/QSG),QSG7701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CMV/X组(简称pCMV X/QSG),细胞转染质粒4d后,在3组细胞的完全培养基中加入G418筛选,前2dG418浓度为200mg/L,然后将G418加量为400mg/L,共筛选2周,隔天换液,直至未转染质粒的阴性对照组全部死亡,而转染组的细胞有抗性克隆出现,以200mg/L G418维持筛选20d,然后挑取单个克隆扩大培养,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即pCMV X/QSG和pRcCMV2/QSG细胞系。

1.2.4 转染细胞中目的基因DNA的鉴定

用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转染细胞中的基因DNA,PCR法扩增鉴定HBV X基因。

1.2.5 转染细胞的总RNA的提取及PT-PCR鉴定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转染细胞中的总RNA。通过RT-PCR扩增HBV X mRNA基因。

1.2.6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鉴定

在冰上按蛋白提取试剂盒操作步骤提取细胞蛋白质,加入适量2XSDS凝胶加样缓冲液(50mmol/L Tris HCl,pH 6.8;100mmol/L DTT:2%SDS;0.1%溴酚蓝;10%甘油),100℃煮沸3min,使蛋白质变性,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硝酸纤维素膜在5%脱脂牛奶(5g脱脂牛奶+100mL PBS)中室温封闭1h,分别加入特异性HBX抗体(1:50)和

GAPDH抗体(1:2000),37℃水平摇床孵育1h,4℃过夜,PBS充分洗涤后分别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相应的二抗。即猴抗羊IgG(1:1000)和羊抗鼠IgG(1:1000),37℃水平摇床孵育2h,充分洗涤后,化学发光试剂(ECL)A液和B液混合后加至硝酸纤维素膜上,暗示曝光3~5min,取出X光片,显影,定影观察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血清中I-IBV X基因片断

以HBV感染者的血清DNA为模板,扩增出HBV X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条带出现在500bp左右的位置,与预计的481bp相符,阴性对照组是以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DNA为模板,未扩增出目的片断,见图1表明通过PCR方法已从HBV感染者血清中成功扩增出HBV X基因片段,为下一步基因克隆打下了基础。

2.2 重组质粒pGEM/X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挑选白色菌落,增菌提取质粒,质粒经Apa I/HindⅢ双酶切,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于500bp左右可见一清晰的条带,与预计的481bp相符,表明经PCR扩增的X基因片段已成功克隆人pGEM-T载体中,见图2。

2.3 重组表达质粒pCMV/X的筛选及鉴定

重组表达质粒pCMV/X经Apa I/HindⅢ双酶切后,酶切产物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大小两条清晰的条带,小分子条带位于500bp左右,与HBV X基因的大小相符,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CMV/X的构建是成功的,见图3。

2.4 重组表达质粒pCMV/X测序鉴定

重组表达质粒pCMV/X测序报告所示目的片段序列与GenBank上AYl230 HBV X基因序列一致,测序引物为T7,从第10位至478位碱基为目的片段,见图4,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MV/X。

2.5 G418筛选转染细胞及克隆形成

质粒pCMV/X和pRc/CMV2分别转染QSG7701细胞后,经G418筛选2周后。作为阴性对照的未转染的QSG7701细胞全部死亡,转染细胞组有抗性细胞克隆出现,分别获得pCMV X/QSG细胞阳性克隆8个,pRcCMV2/QSG细胞阳性克隆6个,转染后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正常QSG7701细胞相比无明显变化,仍表现出上皮样细胞的特点,为扁平的多角形细胞,见图5.200 mg/L G418维持筛选的过程中,发现细胞克隆逐渐增多,增大,肉眼观察可见白色的细胞克隆,pCMV X/QSG组共25个,pRcCMV2/QSG组共19个,上述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CMV/X及质粒pRc/CMV2已分别稳定转染QSG7701细胞,并已分别获得相应细胞克隆。

2.6 转染细胞中HBV X基因鉴定

pCMV X/QSG细胞DNA经PCR扩增后,在500 bp下方出现一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481 bp一致,电泳条带清晰,无杂带,无拖尾,而pRcCMV2/QSG及未转染质粒的QSG7701细胞DNA经PCR扩增后均未见特异性片段,见图6,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MV X转染的QSG7701细胞中包含目的基因片段HBV X。

2.7 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BV X mRNA的表达

从3种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分别进行RT-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pCMV X/QSG组在500 bp附近出现清晰的条带,与预期的481 bp吻合。而pRcCMV2/QSG及QSG7701组无目的条带出现,表明在pCMV X/QSG细胞中存在HBVX转录产物的表达,见图7,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MV X转染的QSG7701细胞能特异性地表达HBV X mRNA。

2.8 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中HBX的表达

pRcX/QSG细胞提取蛋白在分子质量约17kD处可检测到特异性蛋白条带,与HBVX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是一致的。而pRcCMV2/QSG及未转染质粒的QSG7701细胞抽提蛋白则未见HBV X蛋白表达,见图8,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MV X转染的QSG7701细胞能特异性地表达HBV X蛋白。

3 讨论

在HBV编码的蛋白质中,HBX是一种由15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功能蛋白,大量研究表明,即使HBX对HBV的感染不是绝对必须的,它也至少在HBV的复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HBX与HBV的生命周期、致病机制甚至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X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功能,它虽然不能与DNA直接接合,但可以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如FasL/Fas、JAK/STAT、Ras/Raf和JNK传导通路等),来调节各种信号蛋白及原癌基因的表达,而这些蛋白常参与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分化及恶性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HBX长期缓慢激活信号传导途径,类似于弱的肿瘤促进剂,这已成为HBX致癌的热点机制。

目前,关于HBX在HBV感染及HCC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确切作用仍存在很大争议,许多研究结果甚至相互矛盾,在HBX漫长的致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在不同阶段参与作用,全面研究HBX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揭示HBV相关HCC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了进一步探讨HBX在HCC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建立恰当的细胞、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转基因的肝细胞模型中,大多是以人或鼠肝癌细胞如HepG2、HepG2.2.15、QGY7701、Huh7等为研究对象,来探讨HBX在肝癌细胞的凋亡、分化与增殖中的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细胞癌基因的激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对HBV X基因及HBX蛋白对非瘤性肝细胞的影响研究甚少,HBX能否转化正常肝细胞甚至瘤性转化正常肝细胞?目前在这方面的报导极少。

因此,本研究选用了人源性非瘤性肝细胞QSG7701为研究对象。将含全长HBV X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MV/X转染QSG7701细胞,建立HBV X稳定转染的肝细胞模型,以探讨HBX对正常人肝细胞的转化作用,首先,HBV X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细胞模型中HBX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也是目前关于HBX的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本实验中。我们选用的真核表达载体为pRc/CMV2,在其强大的启动子SV40和CMV的作用下,HBV X基因在转染细胞中实现了高水平的转录和表达,为建立理想的细胞模型打下了基础。

在扩增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X基因的引物设计及选择方面,我们考虑到HBV共有8种基因型(A-H),基因型的差异可以引起HBX氨基酸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导致HBX反式激活功能的不同,至于是否会导致不同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目前还不确定,亚洲地区HBV主要基因型为B型和C型,而中国人以adr亚型为主,故我们扩增HBV X的引物设计是针对adr亚型HBV X的基因序列,并成功地从“大三阳”且HBV DNA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扩增出目的HBV X片段,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MV/X测序目的基因,其结果与PubmedGenBank中adr亚型的HBV又序列吻合。

在HBV感染的哺乳动物中,宿主基因组DNA中常有一个或多个位点上整合有HBVDNA,这种整合可影响到癌基因或(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在HCC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而在HBV的4个开放阅读框中,X基因是最容易整合的序列,可以部分或全部整合至宿主DNA中,在转染了HBV X的细胞中,外源基因是否整合至宿主DNA是随机的,这正好模拟了人类HBV感染后,HBV X基因的整合,在本研究中,经HBVX转染的阳性细胞克隆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 目的基因HBV X已导人QSG7701细胞中,并有转录产物及蛋白的表达,说明HBV X是全部整合至细胞基因组DNA中,获得了可稳定表达HBX的肝细胞株pCMV X/QSG,为下一步体外研究HBX对正常人肝细胞的转化作用,及体内研究HBX的致瘤性打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研究HBX在HBV感染和诱发HCC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李涛(1986―),女,湖南湘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乙型肝炎相关研究,现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ICU病房工作;刘国珍(1963―),男,湖南宁乡人,教授,医学博士,通讯作者,主要从病毒性肝炎基础与临床研究,曾在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相关研究工作近3年。

上一篇: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硫氧还蛋白1过表达对基质金属... 下一篇:RNAi抑制肝星状细胞TIMP-I基因表达及对细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