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地区方言复杂的地理学解释――以宁化县为例

时间:2022-08-29 03:10:33

闽西地区方言复杂的地理学解释――以宁化县为例

摘要:闽西即福建省最西部,地处武夷山东麓,山林众多,方言复杂,许多相隔数里的村庄却出现不同方音、方言甚至不能相互沟通。本文以宁化县为例,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用地理学的思维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方言;地理阻隔;迁移;中心地理论

一、 研究区域概述

本文选择宁化县作为研究对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宁化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东麓,为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其西部的石壁镇被誉为“客家祖地”,是汉人南迁时候的重要落脚点。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约有五千多万客家人,他们大部分的族谱中,明确记载其始祖或祖先是石壁人或宁化人。语言是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的,宁化的方言在客家方言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二是宁化的地理环境在全区具有代表性,境内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1]。

宁化方言,总体来说属于闽西客话的一种土语。与其它客家方言相比,宁化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独具特色,它极大地保留着古汉语成分,口头表现力极强,使用书面语汇较多。根据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的差异,可将其大致分成四片(如图1所示):翠江片:包括翠江镇和城郊、湖村、安乐、曹坊、石壁、淮土、方田、济村、中沙、河龙、水茜12个乡镇;泉上片:泉上镇;安远片:安远乡;治平片:治平畲族乡[1]。不同片区之间的方言基本不能交流,各片区内部基本可以交流。同一片区、不同乡镇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调的差异。但是各乡内部,甚至距离数里的村之间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差异进一步减小。

二、复杂方言成因分析

1.地理阻隔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多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超过70%,这成为古代隔离中原战火的天然屏障,魏晋南北朝以来,多次中原大乱,都有大批难民南迁进入福建和广东。同时这也成为隔离语言的屏障。所以当北方的汉语发生巨大变化时,当地的方言中还很好地保留了古代中原的汉语。客家方言中很多口语表达还与古代书面表达相似,简短而有力,动词活用现象也非常普遍。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意思跟现代汉语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却在客家方言中保留了下来,如客家方言中“走”还是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樵”可以名词作动词做砍柴的意思等。

落后闭塞的交通不但阻隔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还阻隔内部人之间的交流。在《如梦令・元旦》中写到“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反映了当时宁化县森林密布、交通闭塞的情况。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解放以前宁化还保存大量原始深林,山间常有老虎出没伤人,并且盗贼横行。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减少了人们中长距离交流的频率。于是县内各地语言中原有的差别继续存在,相同部分也渐渐分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日渐显著。

宁化县4个方言片区中,安远方言与其它片区差异最大,属于赣方言,与它相邻的建宁县相近,而其它三个片区属于客家方言。这是因为安远乡内水系流向建宁县,与县内其它地区所属水系不同,分水岭阻隔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所以语言也变得不同。

2.历史移民

由于战乱等原因,客家民系一共有5次大迁移,宁化最主要的居民大概是第二次大迁移(唐末至北宋)时定居于此的中原汉人的后代[2]。很多宗祠的族谱中也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唐末迁往当地定居。作者本人的宗族也是唐末从河南迁往宁化,并一直定居到现在。这些迁入者来自天南海北,带来了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地理阻隔被保持了下来,于是就出现了在方圆几千米的地方却有原来中原几百甚至上千千米才会出现的语言差异。

同时,迁入时间跨度很长,据罗香林的《客家渊源考》仅第二次迁移的时间就跨度两百多年(公元880-1126)。语言会随着时间演变,不同时间迁入的居民在语言上必然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地理阻隔保留下来进一步使当地方言更加复杂多样。

3.交流障碍

中国古代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当农副产品剩余时便拿到集市出售。闽赣边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不能形成大规模集市,于是形成了一种叫“墟”的小集市场。每隔固定的时间,2~10天不等,在相对规模较大的乡村(一般是现在乡镇所在地)形成集市,附近的农民按照约定前来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墟”。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原则,农民会寻找最容易到达的“墟”从事交易活动。而最容易到达的“墟”除了距离之外,还综合了地形、道路等情况。闽赣边多为山地丘陵,之间形成一个个山间盆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成为移民的村落。较大盆地形成的大规模村落慢慢产生“墟”,周围相对较小村落则在固定时间前来交易成为其腹地。由于翻山越岭到另一个盆地很困难,所以往往一个“墟”的腹地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山间盆地。

通过考察和访谈发现,一般同一个“墟”的腹地居民的方言和口音都比较相近,与相邻“墟”腹地的居民则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使得同一个“墟”腹地居民之间的交流频繁,而不同“墟”腹地的居民之间没有经济活动,加上地形复杂和交通闭塞,所以缺少交流。由于经济活动主要在一个“墟”的腹地内的居民中进行,所以人际关系也就受到腹地边界的限制,婚嫁也往往集中在同一个“墟”的腹地内,其居民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语言趋于相同。不同“墟”的腹地的居民交流减少,语言分化。

三、总结

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具有相似性,所以对宁化县的研究结论基本也适用于全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地理阻隔、历史移民和经济生活分析了闽西地区方言特别复杂的形成原因。其它因素,如行政区划、客家居民的守旧习性等,也对方言形成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宁化县志纂委.宁化县志[M].福州:福建人民版社,1992.

[2]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香港:中国嘉应香会,1989.

上一篇: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写作能力提高中的应用 下一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活动分析(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