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灵动起来

时间:2022-08-29 02:49:00

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灵动起来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生成”的意识,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机出现的生成性主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因“意外”而变得无限精彩!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捕捉更多的精彩意外并加以生成利用呢?

一、捕捉课堂上学情的变化

一位教师教学“除法的商不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四个兄弟卖白菜,分别是8元买2千克,80元买20千克,800元买200千克,8000元买2000千克。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问:“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个算式,f说你发现了什么?”话音未落,许多学生已经举起来了,抢着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教师脸上的笑容忙收了,指着算式说:“请同学们从下往上看这四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从算式1到算式2,被除数乘以10,除数也乘以10,商不变。”另一个学生说:“从算式1到算式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0,商还是4。”教师很高兴地肯定了学生的发现,然后问:“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发现?”学生回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随后教师又带着学生从下往上看,和上面一样一步步地教学。这时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已经毫无兴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此时学生的知识起点变了,他们对商不变的规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能够脱口而出。

我们不妨换种策略:在几个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还是4”后,可以借一句询问:“是吗?有哪些同学的想法和他一样?”先用一句询问了解此时全班学生的学情。若是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已经知道,就要调整教学策略。比如,由观察变为验证:“同学们的这个发现究竟对不对?大家可以独立验证,也可以小组内共同完成;可以自己举例,也可以借助黑板上的算式。”新颖的学习形式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验证方法的体验无疑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二、捕捉课堂上美丽的错误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个位是3、6、9、0”,眨巴眨巴眼睛,接着说:“2、5、8、1、4、7。”十个数字说了个遍。教师将错就错,不动声色地将他的想法写在了黑板上。终于有学生发现了,举手质疑:“我认为个位是9不行,比如19就不行。”得到一致认同之后,教师擦去了“9”。就这样,学生一个一个地举出了反例,发现一个,教师就擦去一个,结果个位上的数全部擦完了。看着空空的黑板,教师笑着对学生说:“有什么样的发现没有?”学生这下明白了,看个位不行。于是第二个学生大胆猜想:“那就看十位,十位是3就行。”马上就有人反驳:“那31呢,32呢?”又有人说:“十位个位一起看。将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老师问:“那如果是三位数呢?多位数呢?”学生补充:“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加起来。”就这样,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关注很自然地到了各个数位的数字的和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究。可见,发现学生的错误,巧妙点拨,为之所用,会让很多精彩不期而至。

三、捕捉课堂上思维的闪光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课,黄爱华老师将知识点蕴涵于三轮游戏当中,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学生亲历一次次轻松又不乏刺激的比赛,自己总结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我们就见到了教师捕捉学生思维闪光的过程。第一个场景,进入新课的学习后,老师让“长江”“黄河”两队进行比赛。比赛规则是:①每队每次派一位学生为代表抽签;②每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个数位上由代表自己决定;③哪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最大,哪队就胜;④玩到能决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第一次“长江”队的学生很幸运抽到“9”,他毫不犹豫地把“9”放在千位。“黄河”队真不幸,抽到的是“2”,队员们都“哎……”了几声,失望地摇摇头。可这位学生还是认真地想了想,把“2”放在个位上。黄老师抓住契机问:“你为什么把‘2’放在个位上?”学生回答说:“在0到9这些数字中,我还有机会抽到9,所以我要将千位留着。”第二个场景,“长江”队是“9130”,“黄河”队是“4652”。当“长江”队的学生兴奋地为自己队伍的获胜欢呼时,“黄河”队的代表突然跑上讲台,把“4652”变成“6542”。黄老师又一次抓住契机问:“你为什么这样改?”这位学生说:“比赛的规则上不是说每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个数位上由代表自己决定吗?我有权力改变。虽然这样也输但可以少输点。”就这样,教师捕捉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利用两次看似不经意的追问,巧妙拨动学生思弦,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在这一刻自然凸显了出来。

四、结语

面对丰富的生成资源,教师应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意外”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合理地纳入课堂教学的范畴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灵动的生机,生成无限精彩!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藕山镇白荡小学)

上一篇:我们能按女职工年满50周岁申领基本养老金吗 下一篇:蜂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