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屋 第3期

时间:2022-08-28 10:04:35

1

“到独屋里看看去,”长根神秘地压低声音,“昨夜里,我看到那里有火光,闪了好几下。”

独屋是米香家的木屋,独自建在村子对面的山边,村里人习惯地把它称作独屋。

“去就去,”友松笑起来,“哈,你以为那是鬼火吧,我才不怕呢。”

“说不定真是鬼火呢,闪一下,又白又亮,又闪一下,像闪电一样,亮得刺眼,一闪就没了,真奇怪。”长根说。

两个人说着话,到了岔路口。他们上了小溪边的路,跑起来。书包在他们的屁股上一跳一跳。

独屋孤零零立在山脚下,与村子隔着一条开阔的田垄。田里开满了灿烂的草籽花,空气都浸透了甜丝丝的花香。一些田已被犁过,一道道翻卷的黑泥旁边,露出没被掩埋住的一绺一绺绿叶红花。布谷鸟的叫声一阵阵地从山坡上的竹林里传来。

走近了,两个人隔着小溪朝屋子望一眼。小溪上的木桥早已不见了,他们踩着溪水里露出的石头,一跳一跳,过了小溪。

屋前禾坪里长满杂草,木屋里安静极了。阳光温暖而安静,在木壁上涂了一层暖烘烘的颜色。风吹过屋后的竹林,送来鸟雀的叫声。

屋里几年没住人了。米香的爸爸妈妈在县城做生意,买了新房子,把米香接到县城上学去了。

友松和长根走到屋檐下,探头往木窗里看。里面光线暗淡,看不到什么。他们走到屋角,看到地上满是新鲜的木屑,一截断了的电线掉在地上。

“昨夜里的鬼火找到了,一定是电线起了火,不要去碰。”友松指一指那根电线,“到这里锯木的人,忘记关电闸了。”

“哦,原来是电线在搞鬼。”长根松了一口气。

“得告诉麻山叔一声,要他把这里的电停了。”友松说。

说着往回走,他们到了溪边,忽然看到一个在溪水里撒网打鱼的汉子。他提着网,挎着个大鱼篓,却戴一顶白色太阳帽,还戴着一副很大的太阳镜,穿着长筒靴。这副装扮,不像个地道的打鱼人。

两个人凑近去看他的鱼篓子。长根问:“打到好多鱼了?”

“怕有两三斤吧。”那个人说普通话,看来不是本地人。

他把鱼篓子递给两个男孩,说:“这点鱼,能换到一顿饭吃吗?”

“到我家去吃饭吧,”友松热情地说,“不要你用鱼换的。”

“哦,那我就不客气了,就去你家。”打鱼人笑起来,把网子收好拎在手,他的眼镜片偶尔闪着夕阳光。

友松领先走上岸朝田塍路走,后面跟着长根和那个戴太阳镜的打鱼人。

2

爷爷搬出盛米酒的坛子,和陌生的打鱼人喝上了。

“好酒!”打鱼人美美地喝了一口酒,咂咂嘴,顺手取下太阳镜搁在桌上,把太阳帽的帽檐转到脑后。他的脸完全露出来,四十来岁的样子。

“难得你喜欢,喝!”爷爷听到客人夸奖他酿的米酒,高兴得脸色红润起来。他举起酒碗,和客人碰了碰,两人豪气地大喝一口。

爷爷咂着嘴,说:“敢问师傅高姓?”

“不敢当不敢当,小姓陶,老人家叫我小陶就行。”打鱼人说。

菜香袭来,奶奶端来一盘笋片炒腊肉。腊肉有手掌大一块,黑黑的皮,亮晶晶的肥肉,深红色的瘦肉;笋片白白的,加了青的蒜苗和红的干辣椒。

“老人家太客气了,这么好的菜!”客人吸着扑鼻而来的阵阵香气。

“多吃点,陶师傅是城里人吧,难得吃到山里的土菜。”爷爷往客人碗里夹了一大块腊肉。

“老人家,我在省城里做点事,倒喜欢跑山里。”客人笑着说,“真是有幸,今天跑到你们这个好地方来了。”

“啊,省城来的贵客。”爷爷说,“山里有什么好,年纪轻一点的人都不乐意种田种土,跑到城里打工去了。”

客人喝了一口酒,对坐在旁边的友松说:“你长大了,想呆在村子里,还是要进城去?”

友松听了,没回答,不好意思地把头埋进饭碗里。

爷爷说:“我家松伢崽成绩还可以,他爹娘在外面打工,替他挣上大学的学费,就看他自己努力不努力。”

“年轻的时候,还是要走得远一点好,再回到家乡来,感觉会不一样,就知道山里有多么好。”打鱼人说。

奶奶又送上一盘炒青菜,说:“陶师傅是见过世面的人,说的话蛮有道理,松伢崽你要听进心里去。”

喝着酒,说着话,爷爷和陶师傅聊得很投机。

陶师傅忽然问:“老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房子卖,真想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买栋房子。”

友松吃了一惊,爷爷也有些吃惊。爷爷说:“哎呀,只看见乡里人想进城买房子,你这个省城里的人,倒要买山里的房子,是真是假?”

“要是有合适的房子,确实想买,”陶师傅认真地说,“从省城过来,跑一个小时高速路,再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这里。其实挺方便的,周末来住一住,感觉肯定不错。”

“你真想买,对门那座独屋就等着卖。”爷爷伸着筷子往门外一指,“那家人移居到县城去了,留下个话,说有人能出合适的价钱就卖出去。”

“哦,请你老带我去看看吧。”陶师傅兴奋起来,端起酒碗,“我来敬老人家,祝身体健康,家道兴旺。”说完一仰脖子,把碗里的酒一口喝了。

陶师傅真是喝酒的高手,爷爷已经喝得脸红脖子粗,他却像没有喝过一口酒一样。乘着酒兴,爷爷带他去看对面的独屋,友松也好奇地跟了去。

走到半路上,长根也从家里出来了,对友松说:“我告诉麻山叔了,他正在独屋里关电闸呢。”

友松悄悄地对他说:“这个人是省城里来的,想买米香家的独屋。”

长根听了,感到很新奇。

3

太阳已经落山,山岭上的天空堆起朵朵红霞,田垄浸透了迷离的霞光。

跟着爷爷过了溪,友松看到麻山叔从屋里出来。麻山叔是村里的秘书兼管电员,听爷爷说有人要买独屋,连忙说:“哎呀,巧了,昨天米东生还打电话来,问有没有人买他的房子。”说着,就和爷爷领着陶师傅四处看。

米东生就是米香的爸爸。友松想,一个想买,一个想卖,还真巧。

陶师傅绕着屋子走,看得很仔细。看了屋子,又看背后的山和周围的情况。他边看边问,屋头的菜地是不是房主的,还问要是修一条车路到屋边来是否麻烦。

麻山叔说:“要是你真心实意想买,今晚就住下来。我打个电话,米东生一个多小时就赶回来了。”

“不着急,我今天得赶回去。”陶师傅说,“这个地方手机没信号,我想借你家里的座机打个电话。”

麻山叔带着陶师傅去打电话,友松、长根和爷爷各自回家。友松写了一会儿作业,光线暗下来了,就拉开电灯。

这时,响起汽车的叫声。友松好奇地跑出门一看,他们家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一个年轻的女人打开车门,她看到了友松,笑着问:“小朋友,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个打鱼的人?”

友松正要回答,听到一个声音说:“打鱼的人在这里。”

原来是陶师傅来了,他和那个开车的女司机都开心地笑起来。他打开了车子后备箱,取出皮鞋,换下脚上那双长筒靴,放进后备箱里。

麻山叔、爷爷、奶奶还有长根都走到车子旁边来了,一些看热闹的村里人也围了上来。

奶奶把陶师傅的鱼篓和鱼网送来了,说:“陶师傅,你那些鱼,我剖干净了,用塑料袋子装着,放在鱼篓子里。”

“鱼留给你们,我不带走。”陶师傅把鱼篓接过去,拎出那袋鱼放到奶奶手里,“我还会再来的,老人家把鱼烘一烘,我下回来吃,行不行?”

“那你要来吃啊。”奶奶说,“我会一直留着。”

陶师傅笑着点头,把鱼篓和鱼网也放进车子后备箱里。回来时,他拿着一张钱塞到奶奶手里,说:“谢谢你们的好酒好菜。”

爷爷立即走上去,把钱塞回陶师傅手里,好像受到污辱一般,语气硬硬地说:

“我们山里人,人来人往吃个饭,哪有收钱的呢?收起来收起来!”

陶师傅还想塞回来,看到爷爷脸色庄重,只好把钱收了,说:“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谢谢!”

那个开车来的女司机笑了起来,她抬头看了看天空。

月亮升到山岭上空,田垄和村庄泻满了明亮的月光。陶师傅见她好奇地看天上的月亮,看月光里山岭上的曲线,说:“这地方叫月光湾,名副其实吧!”

大家都静了一下,看月亮快圆了,想起过几天快到农历十五了。

那女人用手理一下长头发,上车去把车子发动起来。陶师傅向爷爷、麻山叔道过谢,摸了摸友松和长根的头,上了车。

车子呜地叫了一声,亮起两柱灯光一会儿就到了田垄的尽头,不见了。田垄上蛙声四起,村庄里满是盈盈的月光。

月亮圆了又缺了,缺了又圆了,还没有看到那个要买独屋的陶师傅。

“城里人讲话哪里作数?”长根说,“他肯定不会来的。”

“一定会来的,他说了要来吃鱼。”友松说,“我奶奶还留着他打的鱼,上面涂了菜油,熏得腊黄腊黄的,喷香喷香,放在稻谷堆里,放多久也不会坏。”

“嘿,他一定是个大老板,帮他开车的是个女司机,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女的开车。”长根说。

“他下次来的时候,肯定还是那个女的开车。”友松说。

田垄里的稻子长得很快,在风中泛起层层绿波。友松和长根差不多快要把他们争论的这个话题忘掉的时候,那辆黑色的小车却出现在村里。没错,是打鱼的陶师傅来了。

“你看,我说对了吧,他真的来了。”友松高兴地说。

“你也有说得不对的,这回他自己开车来的,车上坐着另一个男的。”长根不愿服输。

奇怪的是,米香的爸爸米东生也回来了。

友松和长根一起跑到麻山叔家里去看热闹,陶师傅看到他们,微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他们感到很兴奋。

麻山叔对他们说:“大人要谈事情了,你们两个不要打岔。友松,快去喊你爷爷过来。”

爷爷到山里放牛去了,友松只好跑到山边去喊。爷爷知道后,就叫友松守在山边,不让牛偷吃禾苗。

天快黑的时候,友松赶着牛回家,看到那辆黑色的小车开走了。

他刚回到家里,爷爷也回来了。爷爷喝得满面通红,对奶奶说:“那个陶师傅当真是个豪爽的人。米家出价两万七,他一口就答应了。还把屋边的菜地也买下了,一共三万元。那座屋卖了个好价钱。”

“他还会来种菜么?”友松好奇地问。

“要是住过来,总是要吃菜的。看样子,这个城里人真会住过来。”爷爷说着掏出一叠钱,“我和麻山都在合同上签名盖印,他给了我们每人五百块钱。”

奶奶说:“这个钱可收不得。”

爷爷说:“这钱,我是不肯收的。陶师傅硬要给,说是中介费,理所应当。他带的那个人是个律师,也说一定要收,名正言顺。”

“这个省城里的人还真怪。”奶奶感叹说。

“城里人做事特别讲法律,出这笔钱买木屋,包括菜地、道路,都写得清清楚楚,还画了图纸。在场的人都签名或按手印,手续办得扎扎实实。”

“那他什么时候能搬过来住?”友松赶紧问。

“什么时间来住,他可没说。房子买下了,总会来住的吧。”爷爷说。

“你那钱得留着,不能用。他花了大价钱,买那样一座漏雨的木屋,要是什么时候反悔了,还得把钱退给人家。”奶奶说。

“好吧,你得收好。”爷爷说。

“他不会反悔的,一定会来住的。”友松说。

“细伢崽不要乱讲话,”奶奶瞥了友松一眼,“你又没有钻到人家肚子里去,哪晓得他不会反悔?”

“长根说,他不会来买房子。我说他一定会来,结果他真的来了。”友松得意地说。

“你倒成小神仙了。”奶奶说,“快去做作业吧。”

4

一连几个月,不见陶师傅到村里来。夏天的时候,下过几场大雨,山风吹落了独屋上的一些瓦片,雨水把屋子的木壁打湿了。天晴了,一个星期天,爷爷让友松抬了长长的木梯,到独屋去。

爷爷爬到屋顶上,把那些被山风吹乱的瓦片捡好,麻山叔也来帮忙。他们得了人家的钱,尽管不是看管房子的钱,却好像有责任给人家把屋子看好。

友松也跟着爬到屋顶上,朝四处一看,熟悉的村子和田垄仿佛都变了样子,很新鲜的感觉。爷爷和麻山叔怕他跌跤,赶他下去。

田垄上的中稻都黄熟了,还是不见陶师傅的身影。

“城里人真是奇怪,几万块钱往这里一丢,看都不来看一下。”奶奶担心地说,“屋子是要住人的,要是没有烟熏人住,那房子就要垮了。”

买了房子不来住,也不管,友松也觉得挺奇怪。

中稻收割了,中秋节也过了,天高云淡,竹林里灌木丛的叶子渐渐红了。

这天放学回家去,友松和长根惊奇地看到,村里来了一辆小汽车和两辆大卡车。看一眼对门的独屋,他们大吃一惊。

那座木屋不见了,那里只摆着一堆木材。麻山叔和村里的一些男人,扛了一根根木料,往大卡车上装。

“那些木料,是从独屋上拆下的。”友松说。

“为什么要把独屋拆掉呢?”长根也感到不可理解。

他们背着书包到了大卡车跟前,看到陶师傅正在给装卸木料的人递烟。友松看到爷爷也在那里。

“陶师傅,你不来我们这里住了么?”友松问。

“怎么不来呢,我看上了你们这个好地方。”陶师傅笑着说,“我会和你们做邻居的,你们该叫我陶叔叔。”

“你把屋都拆了呢。”长根说,“你住哪里?”

陶叔叔笑起来,说:“我会修一座新房子,就修在那里。”

这座新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友松和长根的脑子里充满了想像。

建房的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多了。大卡车不停地从山外往山村里运来建筑材料,木匠和泥瓦匠在独屋的地基上开始工作。

陶叔叔借住在友松家,友松感到很高兴。奶奶把那包存了几个月的腊鱼从谷堆里扒出来,炒上坛子里的酸辣椒,成了爷爷和陶叔叔的下酒菜。

晚上,友松做完作业就看电视连续剧。陶叔叔不看电视,在电灯下看一本厚厚的书。他走到友松的身边说:“电视剧可不是给小学生看的,你要多看看课外书。你看过什么课外书?”友松听了,摇了摇头。

过了几天,陶叔叔开着小车到学校里来了。友松感到奇怪极了。

陶叔叔打开车子后备箱,搬出一捆一捆的书,让老师搬进办公室里去。李校长敲响挂在走廊上的铁犁头,召集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李校长说:“同学们,这位是从省城来的陶叔叔,他给我们学校送来一批书,大家有课外书读了。现在,大家鼓掌,欢迎陶叔叔讲话。”

掌声响起来,站在队伍里的友松和长根特别激动。他们看到陶叔叔被李校长拉到队伍前面。

陶叔叔说:“小朋友们好!你们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但是有一样不好,就是小学生没有课外书读。同学们把这些书都读起来,这里就变得很完美,没有什么不好了。”

同学们听后笑了起来,一起鼓掌。散队的时候,同学们都跑进老师办公室,每人签个名字就能借到一本书。大家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友松签了名,拿到了一本书,一看书名,是《十万个为什么》。看一看操场边,陶叔叔早已开车走了。

5

友松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他做完作业就看,把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都忘记了。

陶叔叔建的房子进展很快,就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

友松从陶叔叔带的笔记本电脑里,看到一座美丽非凡的房子。它并不大,造型新颖,小巧别致。它的主体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亮灿灿的。北边是砖结构的横楼,雪白的墙面,楼顶是平的,上面撑开彩色的遮阳伞,伞下面安了躺椅。那是一座只有在童话里才有的漂亮房子。

“我喜欢木结构的房子,可是北边风大雨多,就设计成这样子。”陶叔叔说。

不到两个月,那座美丽的房子就从电脑里飘出来,耸起在独屋的地基上。木柱和木壁涂了桐油,黄灿灿地闪光。屋里屋外,弥漫着浓重的桐油味道。

屋里面更是与众不同,安装了空调、薄薄的电视机,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高级设备。屋角还挂了三个开水瓶大小的红色罐子,原来是灭火器。屋子周围,围了一圈好看的竹篱笆,竹片交织出手掌大的四菱形图案,狗都钻不进去。

一条水泥马路从村里的马路接过来,沿着小溪伸到新屋前面。拓宽的禾坪边上,挖了一排土坑,看起来是要栽树。

小溪上,架起了一座别致的木桥,像新房子一样闪着亮光。

月光湾的人看着那座突然出现的房子,都惊奇不已。

邻村里的一些乡亲,特地跑来看新鲜。他们嘴里啧啧地感叹:“这么漂亮的房子,要花多少钱啊!”

李校长也来看过,说:“这是一栋真正的别墅。”

第二天,友松特地到老师办公室问:“李校长,你昨天叫那座新房子什么?”

李校长把“别墅”两个字写在一张纸上,还加了注音。友松拿着那张纸出来,从此记住了这个词。

不过,友松对这个词不习惯,他把那座全新的房子叫做新屋。他喜欢这个普通而鲜明的叫法。

新屋建好后,陶叔叔回城了。他临走时,把一串钥匙交到友松的爷爷手里,请他照看房子,晴天把窗子都打开,夜里把窗户关好。他付给爷爷一份工资。村里的人听说了,都很羡慕。

春节过去了,天气渐渐暖起来,山边开出一丛一丛野花。山岭上,忽然冒出一个高高的铁架。麻山叔说,那是手机信号转播塔。过几天,他买了一个手机别在腰间。那机子有时就唱起歌来,一接,通了。麻山叔说,陶师傅真有办法,找了电讯局的朋友,建了转播塔,村里人沾光了。

一个晴朗的周末,六辆黑色、白色、银灰色的小汽车开进了月光湾,停在新屋的水泥路上。顿时鞭炮齐鸣,彩色礼花飞舞,把新屋包围了。

陶叔叔从车里拿出鸡鸭鱼肉,请了麻山叔和村里几个男人,在他的新屋里做饭烧菜。月光湾在家的三十多号人,都被请了去,新屋禾坪上热热闹闹地开了六席。

吃过饭,五辆小车开走了。陶叔叔一家人和那辆黑色小车留下来。陶叔叔和他的妻子――就是那次开车接他的“女司机”,还有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另外还有两只高大吓人的狗,正儿八经地住进这座美丽的新屋里。

陶叔叔穿上工作服,手里拿着锄头,屋前屋后地忙,种树,挖地,栽菜秧子。看那架势,好像要长住下来。

屋顶平台的彩色遮阳伞撑开了,伞下摆着躺椅。阳光照到新屋上,那房子显得更加漂亮。陶叔叔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屋顶平台的遮阳伞下玩。

友松远远地望着,心里很想爬到那个屋顶上,站在那里看一看田垄和村子。可是,他们家有两只强壮的大狗,友松不敢去。

这天放学时,友松和长根远远地看到陶叔叔在小溪里打鱼,就像去年他们第一次看到他的那个样子。不过,他旁边多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给他提着鱼篓。

长根说:“那个外地人爱管闲事,昨天我堂哥在溪里麻鱼,他说麻鱼不好。哼,就他打鱼好。”

友松说:“他说得对呀,用电麻鱼,把鱼崽子都麻死了。”

长根说:“你就喜欢站在外地人一边。”

友松笑起来,说:“他不是外地人,他成了我们月光湾的人了。”

长根顾自往前走了,友松也没了兴致,本来他想去看陶叔叔到底打了多少鱼。

陶叔叔喜欢走过田垄,到友松家里来。有时,他独自提一瓶酒,和爷爷喝上几杯。这一次,他抱着孩子,背后跟着他的妻子,来和爷爷奶奶拉家常。两只强壮的大狗跟着来了。

“松伢崽,怎么不到我家里来玩?李阿姨当过小学老师,她可以辅导你学习。”陶叔叔说。

友松害羞地笑一笑,不说话。他的眼光看着那个叫果果的男孩,他长得胖胖的,样子很可爱。

“我们家有不少好看的图画书,想看吗?”李阿姨笑眯眯地看着友松。

友松想,你们家这两只大狗多吓人,谁敢去。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用眼光看了看那两只狗。它们正在李阿姨身边蹿来窜去。

“噢,是怕狗吧。你和它们熟悉了,就不会怕了。”李阿姨很细心,立即猜中了友松的心思。

她把那两只大狗揽在腿边,拍拍它们的头,说:“小兵,将军,和松伢崽交个朋友。”

那两只大狗,体形大的是一身棕红长毛,稍小的一只是一身黑色长毛,都长着一张窄长的脸。听了李阿姨的话,它们立即摇着尾巴,伸出舌头去舔友松的手。友松吓了一跳,赶紧往一旁躲。陶叔叔和李阿姨被逗笑了。

“它们是苏格兰牧羊犬,大的叫小兵,小的叫将军。它们已经认识你了,以后不会把你当做陌生人的。”陶叔叔用手拍着那两只狗说。

友松听了,笑了起来,小兵比将军更神气呢。

第二天放学时,友松叫了长根去新屋,想借书看。走到竹篱笆的柴门边,两只狗看到友松,冲着他直摇尾巴,好像见了老朋友一样亲热。它们看到后面的长根,立即冲他龇牙咧嘴地低吼。长根吓了一大跳,赶紧逃到溪那边去了。

屋子里没有人,陶叔叔一家人出门散步了吧。他们总喜欢在溪边和山坡上走来走去,有时走得远远的,好像那些地方能捡到金子一样。

过了一天,友松又叫长根一起去新屋。长根生气地说:“我才不去,那两只狗就像他们的主人,只喜欢你们一家人。”

说完,长根扭头独自走了。

友松看着他的背影,不知道说什么好。

陶叔叔一家人在新屋里住了半个多月,陶叔叔又把钥匙交到爷爷手里了。他说,他们在城里有工作,以后只在周末开车过来住一住,两只狗留在这里,请爷爷去照顾。还有菜地里的菜,也请爷爷浇水施肥。当然,他付给爷爷一些报酬。

停在新屋前的黑色小汽车不见了,陶叔叔一家人回城里去了。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的友松,脑子里冒出了许多问号。这么好的房子,他们为什么住些日子就走了?为什么要留下那两只苏格兰牧羊犬呢……

不过,跟着爷爷一块去新屋里,友松心里充满了欢喜。小兵和将军成了他的好朋友,他有时带着它们在路上溜达。两只狗在他身边绕前绕后地蹦跳,他觉得特别快乐。

有一天,快要放学时,两只狗居然跑到学校来迎接他。他惊喜极了,别的同学却吓得躲到一边去了。

忽然,他听到一个冷冷的声音:“看他那样子,好像是他们家的狗。我们月光湾的大人都说,那个省城老板修的独屋,占了月光湾最好的风水宝地。都是他和他爷爷招来的。他们就像那两只狗,人家给一点点好处,就摇尾巴。”

那是长根在对另外几个同学说话。

友松顿时茫然了,木木呆呆地愣在那儿。

两只强壮的苏格兰牧羊犬在他身边绕来绕去,他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上一篇:讲好一个故事 下一篇:作文点题技巧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