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角度看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

时间:2022-08-28 09:16:15

从语用角度看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

摘 要: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不仅可以使其更为精确地表达客观世界与主观思想,而且在人类社会交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优化交际的功能。本文意在以实际交际中出现的模糊语言为依据,结合语用学原理,分析其是如何提高语言表现力和优化交际效果的。

关键词: 语用角度 模糊语言 交际功能

一、引言

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决定了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才开始的。自从1965年美国学者札德在其模糊集论文中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以后,引发了各个学科的模糊研究。语言学也是其中之一。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际最基本的工具,其模糊性有着极为丰富的语用功能。刘勰在《文心雕龙・征圣篇》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这里所说的言辞婉曲、文章隐晦,但无害文意表达之观点,实质上已谈到了语言运用中模糊言语的功用问题。唐代刘知几《史通・言语篇》赞美周代古人文章“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司图空的《诗品・含蓄》也谈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的语言现象,并称之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有这些均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模糊言语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是指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外延上。在交际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起到含蓄委婉加强语气缓和语气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对在实施建议拒绝恭维命令等言外行为时使用的模糊语言的分析,看其如何优化交际效果。

二、建议时使用模糊语言

以交际实例中的语言来看,建议所用的语言越精确,语气就越强硬,交际效果也远远不如模糊语言。例如:

A:At 7 o’clock You and I go to the zoo by bus,ok?

B:I don’t want to the zoo.

A:I wander if you have time to hang out with me?

B:I am really busy these days,I’ll call you when I have time.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第一句话非常精确,时间、地点、人物都明确给出。然而这种建议态度强硬、内容直白,似乎完全不考虑对方有没有时间,愿不愿意去动物园,对各种细节的预设完全没有给对方选择的余地。不仅被拒绝的可能性大,而且给人以没有礼貌、不懂社交的印象。而第二句话由于其模糊性就含蓄得多。不仅给对方留下充分选择权,而且如果对方想拒绝的话,也可以拒绝得很婉转。质量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也使双方的交际变得礼貌。质量模糊限制语(hedges)是指那些用来使信息量不确定、语气婉转和留有余地的模糊限制语。如:I think perhaps you should...,if you don’t mind...,according to the doctor...等(陈林华、李福印,1994:59)。质量模糊限制语并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其语用功能是使说话者得以遵守礼貌原则。使用这类模糊限制语,既可以清楚地表达会话含意,又可尽量避免专断,取得好的交际效果。

三、拒绝时使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在实施拒绝这一言外行为时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可以使拒绝变得委婉,令人容易接受。如上例中第一个回答是拒绝,拒绝得非常直接,似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第二个回答虽然也是拒绝,却避免了与提议者正面的冲突。既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又起到了拒绝的作用。后半句还为提议者留下面子,不会伤到对方的感情。例如:

A:Honey,would you go to a party with me tomorrow night?

B:Oh,I would really love to,but I have some work to do,maybe next time.

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认为,人们语言交际要遵循以下准则:①量的准则(所提供的信息量包含所需信息但不多余);②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③相关准则(所说的话与话题相关);④方式准则(简洁、明白)。“合作原则”的各条准则都很重要,交际中应该遵守。同时格赖斯也认为,人们有可能不遵守这些准则,如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某种会话含义。例中的回答可以说几乎违反了所有的准则,但其所传达出的会话含义却很清晰,就是即使不能去聚会,对于对方的感受还是非常在意。这样通过使用模糊语言既达到了拒绝的效果,又显示了对于对方的尊重。

四、恭维时使用模糊语言

在言语交际中,因为称赞大都属于抽象概念范畴,恭维时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模糊语言。但是在恭维时使用模糊语言要注意模糊度的把握,因为恭维也要显得自然得体。否则不仅达不到原有的恭维效果,还会使对方不快。例如最常见的对于女性的恭维莫过于称赞对方美丽。

a)You are the most beautiful lady in the world.

b)You look great today.

c)In my eyes,you are the most beautiful lady in the world.

如果对方并不是容貌很出众,却受到a句式的恭维,使得语言的模糊度与事实差距过大,反而起不到恭维效果,听上去像是在讽刺了。b句式的恭维因模糊度较大适用范围也相对较广,成为日常交际中很常见的恭维方式。而c句式的恭维只因为添加了质量模糊限制语,比a句式的恭维语气较为缓和,也就自然了许多。而比起b句式的恭维,在实际交际中的恭维程度加强许多,效果也更为明显。

五、请求时使用模糊语言

请求时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语言交际更加符合礼貌原则,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模糊语言优化交际的功能。当我们使用模糊性问句来含蓄表达请求时,说话者的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通常隐含在其中。所以听话者必须在其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的基础上,利用有关言语行为(speech act)、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等的知识和推断能力才能悟出。例如:

a)Please close the door.

b)Today the wind is too strong.

a句中的表达非常清晰准确,但语气是比较生硬的。相比之下,b句表面看起来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的特定环境下,却可以含蓄得表达出说话者的施为用意。也就是说既可以起到和a句同样的作用,又给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留下了比较大的回旋空间,即使听话者不想实施说话人请求的行为,也不会使双方交际出现僵持的局面。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在实际交际中所使用的模糊语言增强了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可以使语言交际变得更为礼貌含蓄、自然得体。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以起到优化交际的功能,还可以使语言交际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5).

[4]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1994,(5).

上一篇:新时期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体会 下一篇: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项目教学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