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8 08:45:40

关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几点思考

一、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科技致富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革命,而且使他们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追求解决温饱,向追求物质、精神文明和谐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从而大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沼气进入农村家庭,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农村妇女成为增收增效的生力军,农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使整个农村呈现出一派家庭和睦、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的新气象。

1、发展沼气助推农村节能减排

据测算,建一个10m3的“一池三改”模式沼气池需投入资金2400元,使用年限达15年,年产沼气300~450m3,可供一家6~8口人家做饭、点灯生活用能,节约燃煤2~3t,照明节电200度,仅此一项年为农户节支600~900元。一个沼气池一年可提供沼渣、沼液10t,替代化肥150kg,节约化肥农药开支200余元。

从生态效益看,建设一座8m3~10m3的沼气池,由于使用了清洁沼气做燃料,每户可减少2500kg的薪材砍伐,相当于6亩山林生长量,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从社会效益看,可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如:要峪村位于和顺横岭镇东部,全村64户,272人,耕地面积1002亩,户均4亩果树,2009年人均收入2700元。在新农村建设中,从沼气建设人手,采取整村推进的形式,全村建成户用沼气池5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目前正常使用的有52户,使用率达到92.8%。如以每户三口之家算,做饭加取暖每年至少要消耗3t左右的煤炭,要花2000多元。而现在通过沼气做饭,每户农户减少或节约近2000余元。用农民的话说,以前的农村“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自从建了沼气池,家里像别墅,做饭点灯不花钱,省了烟熏火燎,而且干净整洁、方便、节省时间。”农家小院呈现出窗明几净,花果飘香,厕所的洁净程度和城里不相上下。

总之,农村自建设“一池三改”工程以来,不仅使大量人畜粪便、农田废弃物变废为宝,更重要的是有效保护了大气环境,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2、挖掘太阳能资源助推农村节能减排。

榆次演武村安装了40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吸收热量供应的生活热水,相当于214kg标煤、163m3天然气、1748度电产生的热量,可节约近千元,一般两年时间便可收回成本,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村民告诉我们“如今生活真是好,洗澡俺有太阳能热水器,只要太阳晒半天,龙头开关一拧,热水就来了,方便得不得了。”他们还算了一笔账:“用太阳能热水器,不仅省煤省液化气,还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同用电烧水比,1月能节电50多度呢!”

3、推广“吊炕”助推农村节能减排。

近年来,和顺县从北京市昌平区引入架空炕,全称“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火炕”简称“吊炕”。截止2008年11月底,和顺县10个乡镇284个村10687户农户共计建设“吊炕”11695铺,建设“吊炕”户占全县总农户34031户的33%,建“吊炕”的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6.6%。

以横岭镇旺盛村示范户张素国为例:据他介绍一铺老土炕一年烧掉干柴70多担(约2800kg左右),农民冬闲季节每天就是上山砍柴。现在使用“吊炕”一年一铺炕可省干柴30多担(约1400kg左右),这样一铺土炕就可以减少30多个上山砍伐薪柴的劳动日,如果全村110户全都使用“吊炕”,仅旺盛村一年可节省柴禾154t,全村可减少砍柴用72700余个;如果用煤炭取暖,一个火炉,一个冬季至少用1.5t煤炭,每吨煤炭按600元计算,一个农户一年节省上900元取暖费用。另外,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也少了。再者,热性能好,整盘炕受热均匀,保温时间长,室内温度能提高7~8℃。示范户实实在在体会到“吊炕”的好处后,他们相互宣传,奔走相告,很快十里八村的农户全知晓了。

省、县财政为快速推开这一惠民工程,省级投资200万元,县级拿出60万元用于“吊炕”补助。这一举措大大保护和激发了农民建设“吊炕”的积极性。群众之所以欢迎“吊炕”,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1)“吊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吊炕一天一次烧火,保温时间为16~24h,室温平均保持在18℃以上。而且“吊炕”经装饰后,漂亮、大方,为农家增光添彩,美化了居家,深受农民的喜爱。

(2)“吊炕”节约了煤炭资源。

它与传统土炕相比,“吊炕”热效率高,从传统土炕的14~18%,提高到25~35%,提高近一倍。平均每铺“吊炕”约节约煤炭1500kg,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约合1200元人民币。全县“吊炕”每年即可节约煤炭9354t,折合1403.4万元人民币。

(3)“吊炕”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吊炕”的需燃料量仅为传统土炕的1/2~2/3,烟尘和CO2的排放量大为减少,有效保护了大气环境,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据粗略估算,全县目前的“吊炕”每年可节省木材至少3万m3。

二、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几点思考

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议、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建沼气、建吊炕、推广太阳能产品的好处,并让农民将其技术看得见,学得会,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事业中来。

2、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要发动农民增加自筹资金的投入。

3、典型示范,整体推进。

在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中,坚持典型引导的做法,以“能源村、卫生村、文明村、富裕村、生态村”五村建设为目标,与生态村、文明村相结合,整村推进,引导农民实施循环经济,增加收入。

4、加强培训,加快农村能源生态产业的发展。

加强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可再生能源队伍,通过集中培训、考核上岗的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召开培训会、送科技下乡、现场指导、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沼气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和水平,从而加快农村能源生态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构建丽江清洁经济农村能源体系的思考 下一篇:国外能源要闻回顾(6.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