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祭乐的传播学探微

时间:2022-08-28 06:53:37

孔庙祭祀音乐是祭祀孔子仪式中所专用的音乐,因为地域和时空的不同,在孔庙祭祀音乐二千年多年的传播发展中,其规格、形式、旋律等等诸多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孔庙祭祀音乐(“乐”)一直在不断地传播儒家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礼”)。二者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礼”是儒家秩序,礼“主”乐“辅”,“礼”通过“乐”来传播儒家的价值观――与每个时代的不同需求和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一、作为传播载体的孔庙祭祀音乐,适应时代的需求及时地传承和表达了儒家所追求的秩序。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音乐的出现,即“乐”的出现,是人类对社会秩序描绘、追求和传承的结果。人类由原始蒙昧的状态进入文明初阶社会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管理秩序,秩序能够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调节分配社会利益,进而安定稳定社会。社会管理秩序,如“周礼”,被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认同。当然,奴隶制的社会管理秩序和封建社会的管理秩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本质上都是一种剥削阶级统治的秩序,有改良,但是大体差别不大。奴隶制社会管理秩序,就是孔子向往的是周礼,其实就是一种等级分明,社会阶层相对固化,社会稳定性高的一种社会管理秩序。古代中国所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就是指奴隶制的社会管理秩序向封建制社会管理秩序的转变的过程。其中,也包含了“社会管理秩序”传播载体变化的过程。即社会管理秩序的载体由“文字”转向“音乐”。

社会管理秩序被整个社会所遵守,需要管理者在建立统治之后,还必须将秩序贯彻执行,让全社会认知并认同,此时秩序就需要一种可以向全社会传播的载体。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奴隶社会的文字非常简陋,“祭祀音乐”应运而生。在全社会所认同的一些典礼和仪式上,如古代人在敬畏鬼神、神话自然,模仿万物的时候,就需要祭祀音乐。在庄严肃穆的各种祭祀仪式中,统治阶级就通过“音乐”来传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中各个阶级所必须遵守的等级观念和制度。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赋予了“音乐”这样一种教化的功能。儒家最重教化,教化需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祭祀音乐是一种口、眼、耳相结合的教化载体,具有直观性,与人的生理、人的感官相契合。而且,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庄严的祭祀音乐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在缺少文字的时代,音乐就被统治阶级所喜好,所掌握,所传播。孔庙祭祀音乐虽然是在孔子过世之后才定名出现,然而,孔庙祭祀音乐想表达的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却是与上古原始社会、商周奴隶制社会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各种祭祀音乐一脉相传。最初,孔们弟子在孔庙前演奏《六乐》以“追思”孔子,其实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以祭祀音乐追悼先人,也是时代的惯有的追掉的习惯。在祭祀音乐对儒家思想传播起主要作用的时代,孔庙祭祀音乐宣扬和追求的是上古尧舜禹三代的礼仪制度等。在孔子死后翌年(公元前478年),孔门弟子在孔庙前所演奏的《六乐》实际是流传已久、描绘上古时代制度和理念的《大韶》和《大武》,该二乐并非专门为哀悼孔子而作。因为孔子生前十分喜欢该二乐,如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高昭子家中欣赏齐《韶》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可见孔子对《大韶》和《大武》的高度评价。该二乐所包含的儒家理念让其成为了孔庙祭祀音乐的基调。

随着时代的推移,孔庙祭祀音乐就成为了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通过祭祀音乐,形成习惯和制度,以教化万民。

二、成熟的文字在传播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孔庙祭祀音乐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其实是商代统治者在占卜祭祀时预测、祝词和简单记事的符号。其后有金文,也即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之上,从这可以知道文字的发展至成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文字的不成熟,给予了祭祀音乐的发展传播机会,一直到西周,祭祀音乐依然被统治阶级所重视,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秩序宣传工具。在文字成熟、能够精确完整表达儒家所追求的秩序传承之前,孔门祭祀音乐只能由专人掌握,口传心授,即使文字成熟能够精确表达之后,因为音乐的专业性,孔庙祭祀音乐也大都是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方式。文字成熟之后,对于制度(也即儒家的“礼”)的传播,就显示出了比祭祀音乐(也即“乐”)更大的优势。如,虽然祭祀音乐是形象生动的,但是因此祭祀音乐也就比文字少了精确性,多了模糊性。制度对于社会的控制、人的行为的规范是要求准确的。祭祀音乐传播秩序、制度,它的模糊性是一个致命的短板。因此,随着文字的传播和发展,如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载体由龟壳变竹简进而纸张等,文字就取代了音乐传播儒家价值观的主体地位,祭祀音乐成为了传播“礼”的辅助手段。因此,祭祀音乐的重要性由此降低,加上音乐用文字表达记录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一些祭祀音乐就此失传。统治阶级在重视文字的作用的同时,不断忽视祭祀的礼仪,进而忽视祭祀音乐在传承儒家价值观中的作用。当然,与此相应的是,孔庙祭祀音乐的审美娱乐性、专业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于音乐旋律的追求慢慢在增强。

孔庙祭祀音乐恰好处于这个变化的时代,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音乐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孔门弟子在孔庙前演奏的《六乐》简单肃穆,此时的孔庙祭祀音乐的儒家传播目标更加明确。在隋代之前,历代统治者均以原来就流传已久的《大韶》和《大武》作为孔庙祭祀音乐的基调,规格则是参照皇家祭祀的规格,一直到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16年),孝文帝时在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晋代才使孔庙祭祀音乐基本定型。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出现了专门用以祭祀孔子的乐章《夏》,这是在原有的祭祀音乐《五夏》和周代的“文武”二舞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歌词以颂扬孔子教化万民的事迹为主,采用诗经体,四字一句,音调平和淡雅。至宋元,孔庙祭祀音乐进一步复杂。明到清代中期,封建制度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孔庙祭祀音乐也随之定型并到顶峰,对于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清康熙就指出:“……章法皆以四字为句,而乐人未娴声调……”,对于孔庙祭祀音乐的曲调、表演者的熟练程度以及表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因此责令对孔庙祭祀音乐进行修改完善,最后比较精确地考订了黄钟声律。在这个过程中,从简单的《六乐》到“金声玉振”,慢慢地、将孔庙祭祀音乐发展成为了集中了歌曲、舞蹈、器乐为一体的高雅艺术形式。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在不断强化。

时代的发展,传播媒介不断更新,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明显。文字、广播、网络等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家文化继续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孔庙祭祀音乐的儒家文化的传播功能在不断减弱,在现代社会更多的是一种祭祀音乐活动。现在的孔庙祭祀活动一般从每年的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历次孔庙祭祀活动均有所创新,如200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的祭孔大典,孔祥楷先生将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孔庙祭祀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精髓完美结合,创作了《大同颂》,进一步地增加了孔庙祭祀音乐中的人民审美情趣要求内容,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现有的孔庙祭祀音乐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如曲阜祭孔大典分为四个部分: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在音乐方面,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交响乐和合唱乐团等表现形式和手法,整体上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震撼人心。在舞蹈方面,孔庙祭祀音乐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更新了演出服饰,请来了专业的舞蹈演员,而不再是当初的“乐舞生”。现代孔庙祭祀音乐追求“古朴、庄严、凝重”,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参考文献:

1、《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 文启明;

2、《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看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柳潇

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孔氏南宗家庙祭祀乐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N149

上一篇:寻妻 第2期 下一篇:传统秦腔的现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