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时间:2022-08-28 05:29:00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摘要】何首乌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对何首乌的临床应用中,应对其不良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何首乌;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何首乌,又名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是中药补益剂中的一味常用药。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它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作为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成分极具研究价值。

1药理作用

1.1抗衰老作用 何首乌具有增强体内氧化剂含量或提高其活性,从而加速机体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清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何首乌能延缓胸腺和肾上腺的萎缩过程和对抗药物性的致衰作用。何首乌等药物组成的“还精煎”也能有效地提高胸腺重量,改善超微结构的老化现象,“还精煎”能延缓小鼠卵巢、子宫、的衰老过程,恢复性腺功能[1]。

1.2保肝作用 所含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的脂肪肝和肝功能损伤、肝过氧化脂质含量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均有显著对抗作用,还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肝脏过氧化脂质显著下降。在体外实验中,也能抑制由ADP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所致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的过氧化,减轻肝细胞损害而有良好的保肝作用[2]。

1.3降血脂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制何首乌的醇提取物0.84~8.4 g/(kg・d)灌胃给药,6周内可显著降低老年鹌鹑的血浆甘油三酯(TG)和游离胆固醇(FC)水平,抑制血浆总胆固醇(TC)和胆固醇酯的升高。制何首乌的水提物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TC水平,使HDL-C/TC比值显著升高[3]。

1.4抗癌作用 二苯乙烯苷对肿瘤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二苯乙烯苷的抑制作用并不是通过自然杀伤(NK)细胞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实现的,而是通过抑制肿瘤DNA的合成(IC50=81 mM)实现的;同时,二苯乙烯苷还具有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成新毛细血管网的作用(浓度为100~1000mM),说明二苯乙烯苷可能也通过抑制肿瘤新生毛细血管网的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4]。

1.5抗炎作用 何首乌对人型结核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蒽醌类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901、副伤寒杆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和流感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生首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黑豆汁蒸首乌”抗白色葡萄球菌,“酒蒸首乌”、“地黄蒸首乌”抗白喉杆菌的效果均好于“生首乌”和其他泡制品。何首乌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急性炎症肿胀,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5]。

1.6乌发、生发中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毛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精、血及肝肾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对何首乌的记载为:“此物气温,味苦涩,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6]。

2不良反应

何首乌的毒性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如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甚至发生呼吸麻痹,生首乌毒性较制首乌毒性为强。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家族性何首乌过敏、急性肝损害和药物热等方面。目前,有关何首乌肝损害方面的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肝损害可能与患者的肝脏同工酶代谢及其蛋白质分泌缺陷或缺乏的因素有关;何首乌代谢产物可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致肝细胞坏死;某种毒性物质干扰肝细胞摄取血中胆汁分泌的功能或结构,并破坏细胞膜运载胆盐的受体,影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使肝细胞正常的结构和代谢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肝损害[5]。

3小结

近年对何首乌的研究比较深入,从何首乌的乙酸乙酯不溶部分及制何首乌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各发现了两种新化合物单体。在药理学方面,何首乌不但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心血管保护等作用,还有神经元保护、抗皮肤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临床除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还可用于治疗老年体衰、动脉硬化、血管性痴呆、脱发及皮肤瘙痒等症。何首乌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在降血脂和抗衰老方面,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栗平.何首乌抗衰药理与临床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0)∶1271-1272

[2] 管淑玉,苏薇薇.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8,6(4)∶454-455

[3] 李秀琼.中药何首乌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65-366.

[4] 徐杰,周文聪,张媛英等.何首乌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的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78-80.

[5] 谭凯丽,廖海民.何首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1)∶72-75

[6] 彭晓波.何首乌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9)∶117

上一篇:降血脂药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下一篇:呼吸系疾病受居住环境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