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课堂气氛使语文教学更有效

时间:2022-08-28 04:03:56

愉快的课堂气氛使语文教学更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252-01

愉快教学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含有“愉快”因素上下功夫,或把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说有唱、欢跳拍手或采用新鲜有趣的实验演示,或让学生比一比、赛一赛,或带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接触活生生的事物。这样有静有动、有内有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集中精力学习。

1 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学

所谓“乐”就是乐趣、兴趣,也就是教育形式趣味化。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艳丽的色彩,优美的音响,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对上好一堂课的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一般老师最喜欢采用短小的录音故事开头,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老师播放《两个小孩辩日》的录音故事,当听到小孩争辩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教师便提问:“连孔子也没有把问题回答清楚。同学们,你们想给他们准确的答案吗?想弄清楚太阳有关知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太阳》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作出最详细、最确切的介绍。”学生听来十分专注又十分轻松,学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课堂气氛因此也显得轻松活泼。

2 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地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比较抽象、枯燥、深奥的东西难于理解,并且学起来非常乏味,因而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生动的电教手段,化文为图,化静为动,化深为浅,让学生轻松地学。

图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它能把抽象的、深奥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按三个意义段设计自制了三框投影片。第一框。是一只海船渐渐离岸,岸边有许多亲友正挥着帽子,挥着手,嘴里不断地喊着:‘再见,再见!”还有的人放着欢送的鞭炮。作者郑振挥站在船尾也频频挥手.第二框,是海船在向前行驶,沿海停泊着好几艘帝国主义的军舰。两岸的黄土和青草以及隐约可见的小岛。第三框,是一艘海船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老师将这三框投影片纳入课堂启发学生观察后,很快就把课文内容理解了,并且对作者当时那种离别之情和他那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得非常深刻。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和稳定性差,常常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投影片中的静片改为动片,还配上恰当的录音.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声中有画,画中有声,声画结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把静片改为动片,也就是把河中的小舟改为拉动片,并配上录音,这样一改生动逼真,纳入课堂启发学生,因而轻松地理解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

3 借助形象――让学生生动地学

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还能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实物演示,使学生进人情境、陶冶情操和晓知情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3.1 引入情境。投影教学能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它以直观、形象的教育优势,使整个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仍以《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为例,教师将自制的投影片处理成低调的画面,由于画面色彩凝重,给人一种压抑的愁思。这幅灯片着重了情绪的渲染,纳入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他们很快就理解了那远去岁月中作者的心境。

3.2 陶冶情操。录像教材具有容量大、图像美、动感强等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描写人们见到灵车后的情景时,就插放一段当时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场面的录像,同学们看着、看着,悲伤的眼泪夺眶而出.看完后让学生带着对的怀念和崇敬的心情读课文,让学生对这个充满崇敬、依恋、悲伤气氛的群众场面得到更为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到总理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全国人民和心连心。

3.3 晓知情理。实物投影演示实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如教学《捞铁牛》一课中的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这一部分时,就恰当地运用了“实物投影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三是让学生验证此种方法是否科学,从而明白其科学道理。

4 指导学法――让学生自主地学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去启发、引导、点拨、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学”是构成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利用投影画面或录像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排除课文疑点,比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仍以《詹天佑》一课为例,教学在八达岭使用“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这部分r此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学们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知识,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利用投影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先放映绘有八达岭地形的投影片,但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到“把工期缩短一半”这段话后,教师启发性提问:根据投影片上的地形图开凿八达岭隧道,要从山顶打几口直井?究竟有几个工作面?要求学生看投影片,对照课文动手圆出“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有的托腮想,有的动手画,有的互相议,气氛活跃,态度认真,犹如自己在设计施工图一般。同学们通过仔细看、反复读、认真画,很快就理解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解除了疑点。标准的录音教材能给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信息,给学生以示范,比学生进行模仿。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文比较多,在教学时,要想学生透彻地理解诗文内容,除了弄懂字词以外,还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深煦邃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录音指导学生朗读,比学生根据录音效仿其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经过规范训练,同学们的朗读能力提高很快,读起古诗来,居然也饶有韵味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和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轻松、生动、活泼,并在乐中求知,在趣中增智,在美中陶情。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