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2-08-28 03:54:14

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影响。方法: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恒流灌流,分别予溶煤、低剂量吴茱萸、高剂量吴茱萸处5rain并记录处理前后心率。采用S1S2法测量有效不应期,采用串刺激法测量室颤阈。结果:与溶媒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有效不应期和室颤阈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宣颤阈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大鼠;室颠阈;有效不应期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048-03

吴茱萸次碱是从传统中药吴茱萸中提取的一种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日本学者研究吴茱萸次碱对豚鼠离体心房肌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这与其激活辣椒素受体,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而当前的研究显示,CgRP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包括抗室颤作用。本实验旨在进一步研究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室颤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吴茱萸次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吴茱萸次碱溶媒为二甲亚砜,实验时用KrebsHenseleit(KH)液衡释至所需浓度,二甲亚砜浓度终不超过0.1%。

1.2 仪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成都仪器厂),YC-2程控刺激器(成都仪器厂),数控超级恒温槽(宁波市海曙天恒仪器厂),改良型Langendorff心脏灌流系统(南京美易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动物分组SD大鼠24只,230―280g,随机分为3组(n=8);低剂量组,测量参数前予含吴茱萸次碱0.3 panol/L的KH液灌流5rain;高剂量组,予含吴茱萸次碱1gmol/L的KH液灌流5rain;溶媒组,予含等量二甲亚砜的KH液灌流5min。

1.4 离体心脏制备离体心脏采用改良Langendorff恒流灌流,灌流液采用KIt液,用含95%02、5%Co的混合气体饱和,灌流压(70±5)cmHg,维持心脏温度(37-sO.5)℃。

1.5 电极放置刺激电极一对,垂直放置与左室壁,相距0.5cm,通过YC-2程序刺激器发放刺激。记录电极一对,水平置于右室游离壁,通过RM62dO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外膜电图。

1.6 参数测定离体心脏灌流稳定15min后予含药物的KH液灌流5min,然后测定参数,并记录药物灌流前后心率。

舒张期兴奋阈(DET):采用S1S2法测定。采用(波宽2ms,波间隔148ms,强度lmA)驱动心脏,于第8个S1后lOOms施加一个S2刺激(波宽2ms),初始强度0.1mA,先以0.1mA递增,再以O.02mA精确,以能引起心室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为DET。

有效不应期(ERP):采用S1S2法,Sl设置同前,以2倍DEF强度的S2在舒张后期(100ms)逐步前移。先以10ms步长测定,再以2ms步长精确,直至s2不能引起心室兴奋,此时的S1,s2间期即为ERP。

室颤阈(VFr):采用串刺激,波宽5ms,波间隔5ms,脉冲数10。刺激发放采用R波触发,每25个心搏触发一次刺激,每次递增0.5mA,以刚能诱发室颤(≥6个不规则的室性波)的最小刺激强度为室颤阈。

1.7 统计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加标准误(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2 结果

各组大鼠心率如图l所示。各组大鼠基础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

如图2所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效不应期分别为(68.0±4.2)ms、(77.2±2.4)ms,与溶媒组(73.0±2.6)m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如图3所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室颤阈分别为(5.9±0.8)mA、(6.7±0.6)mA,与溶媒组(6.6±0.4)m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吴茱萸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心绞痛、胆心综合症等,吴茱萸含有多种生物碱、柠檬苦素、挥发油等,其中包括吴茱萸次碱。日本学者研究显示,吴茱萸次碱对豚鼠离体心房肌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该作用能被竞争性辣椒素受体拮抗剂capasazeplne和非竞争性辣椒素受体拮抗剂红阻断,也能被选择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CGRP。阻断。研究提示,吴茱萸次碱的作用与其激活辣椒素受体,促进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国内学者研究显示,吴茱萸次碱能增强晶体停搏液对豚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豚鼠心脏过敏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吴茱萸次碱有扩血管和降压作用,并能抑制过敏反应对豚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上述作用都与吴茱萸次碱激活辣椒素受体,促进CGRP释放有关,0.3tunol/L及1 panol/L的吴茱萸次碱灌流5min能显著提高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出液中CGRP浓度。

当前的研究显示,CGRP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CGRP能够拮抗内皮素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对乌头碱、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裴建明等研究显示,CGRP能够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电生理改变,并能延长缺血心肌的APD30和APDso。李红梅等研究显示,CGRP能够缩短正常及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脏室颤持续时间,表明CGRP有抗室颤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0.3tunol/L及1ttmol/L有吴茱萸次碱对离体大鼠的心率、有效不应期及室颤阈没有明显的影响,尽管有研究显示该剂量的吴茱萸次碱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并能明显的增加CGRP的释放。其原因可能是吴茱萸次碱促进CGRP的释放不足以产生抗室颤作用,也可能与吴茱萸次碱自身对心脏的电生理作用有关,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旺拉嘎-3汤(Ⅱ方)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 下一篇:黄芪失笑散对实验大鼠梗死心肌内VEGF及bFGF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