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下中职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28 01:53:04

云计算下中职教育论文

1教育技术发展概述

教育技术是根据视听教育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首次提出,经过多次修改,多次实践,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1]。教育技术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领域,也是实践的领域,本文主要就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的应用进行论述。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萌芽阶段到网络发展阶段,它在教育手段方面经历了视觉教学——试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演变历程[2]。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为积累性与选择性,最后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

2中职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中职教育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决定了中职教育以培养一线的技工和服务人员为目标,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教育目的上需要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也需要掌握方法目标。为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中职学校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上应走在前列,采用时代性的技术过程和资源创设环境,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从观念到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2.1定义的误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过去十余年间,不少地区与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能力的培训,但是在实践中反映出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误解:认为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就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

2.2操作环节机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局限,表现为用电脑玩花样、重形式。在操作环节上机械,只是将书本简单的“复制”到电脑上,将电脑单纯的作为了显示器,按照课件内容安排教学活动,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调整课堂。学习方式未发生变化,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降低。另一极端体现是在教学活动过分依赖信息手段而摒弃传统手段。忽视教育技术的运用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它们在本质上是辅教育手段。

2.3缺乏交互,资源单一。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交互,学习过程虽然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学习更便捷,但学习的形式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活动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有限。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单一、薄弱,对资源的利用仅是对教材的普通延伸,使之不能因材施教,提供学生喜欢的资源。

3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根据使用量进行付费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用、便捷、按需网络访问形式,通过网络资源配置的共享池,提供了简单、快捷使用资源的服务。云计算有弥漫性、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云计算的简单技术已经在网络服务中应用得很广泛,如电邮、搜索引擎等。云计算的特征决定了云计算服务的共享性、同时性和交互性,按照云计算的最普通的解释,它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云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如今云计算技术也逐渐在开始改变信息产业的格局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例如Google的GoogleDoc和GoogleApps等产品,用上了许多远程应用如Office文字处理而不是用自己本地机器上安装这些应用软件。

4云计算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的发展需要新的教育技术,刺激了教育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带来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技术也必然会进一步发展,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教育资源促使教学方式的变化。云计算教育是开放性的学习,它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贯穿一体。创造了全程式终生化的学习环境和模式。MOOC是美国2012年兴起的一种开放型网络教育课程,如今在全球范围越来越普及,因为MOOC课程更具有自主性,课程更容易让学生使用。这些特性都是云计算环境所带来的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云计算教学特点如图1所示。

4.1学习的移动化。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发展特点是移动化,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也是移动化。如今移动设备终端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移动通讯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在这种大趋势之下,作为教育者与其如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不如利用移动设备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让云计算应用在所有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

4.2学习资源的交互式转变。在云环境下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主要由教师提供,传统课程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存在着被动性。在云计算环境下的教学,学习资源的选择更具有自主性,学习内容的提供者不再只是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也发生着变化,不仅是学习者,也可能是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学习资源的准备者。学习资源将是交互式的,并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4.3非正式化学习与社交化学习。在云计算环境下,学习将更加的非正式化,因移动终端的使用,可以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知识进行更新和储备,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期之内,在课余以及假期学生均可以利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放教师,使教育目的更有效的达成。非正式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补充新的资源,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或者成果。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和回应,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回馈,达成同侪审查、协作学习的结果。

5教师的角色从主导到合作的转变

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学习的非正式化的发展,让教师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输出者,更是知识的创造与学习者。教师也融入到社交化学习过程中,从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作用。

作者:李义容 单位: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

上一篇:化学教学下中职教育论文 下一篇:情景教学下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