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有爱相随婚姻便完美无缺

时间:2022-08-28 09:47:29

张海迪:有爱相随婚姻便完美无缺

一篇报道促成了一桩婚姻

“我被他的诚意、执着打动,他被我的乐观、坚强吸引,然后我们便走到了一起。和现在年轻人的情感经历相比,我们的婚姻毫无秘密可言。”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海迪、王佐良夫妇说起自己的婚姻,满脸笑意。

今年58岁的王佐良,大张海迪5岁,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年轻时曾在安徽庐江县农村插过队,如今是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的资深教授,主要从事翻译工作。

1981年12月29日上午,王佐良翻开当天的《人民日报》,立即被头版头条上那篇题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的文章吸引住了。反复读了几遍文章后,他对身残志坚的玲玲姑娘(张海迪的小名)升起了一股倾慕之情,立即提笔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寄给了千里之外的张海迪。随后,两人书信往来频繁,友情与日俱增。

几个月后,王佐良瞒着父母独自一人从上海来到了张海迪的山东老家,一向内向、腼腆的他竟少有大胆地当面向张海迪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张海迪也暗暗喜欢上了这个瘦削、俊朗的大哥哥,但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她还是违心拒绝了王佐良的爱意,并劝他打道回府。王佐良却执著地在她家里住了下来,主动担负起伺候张海迪的任务,帮她学习英语、德语。王佐良还找来杂木,精心为海迪做了一副轮椅,两人学习累了就推着她到外面转转。渐渐地,海迪被王佐良那种做事执著以及温文尔雅的气质打动了。就这样,1982年7月,两人最终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时的张海迪,尽管其事迹已经被《人民日报》所报道,但人们并没有给予太过关注,她还只是个默默无名的残疾姑娘。直到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位置以《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为题,并配以社论大篇幅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后,张海迪才真正为人们所熟知。同年3月,团中央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使其迅速成为亿万华夏青少年的偶像。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此前,张海迪早已拥有了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结婚后,王佐良并没有带着妻子返回上海,而是留在了山东,住进了张海迪父母的家中,成了一名“上海来的上门女婿”。1990年以后,济南市为解决市内各界知名人士“房困”问题,专门兴建了一个花园小区,王佐良和张海迪这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

之所以没回上海,一来是当时王佐良的父母对这桩婚姻多少有些看法,二来是考虑到妻子的身体状况,怕她承受不了长途奔波之苦。没想到,王佐良在山东一住就是20多年。后来,远在上海的父母终于理解了儿子的选择,希望他能回去时,已经在山东扎下根的王佐良却舍不得离开了。

和老人共同生活的那几年,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后,夫妻俩便回到书房,一人一张书桌开始了各自的学习和写作。有时实在太累了,他们其中的一个便说:“嗨,不行了,我们歇会儿吧!”于是,王佐良就推着海迪在屋子里来回转悠走。此时,海迪便说,现在就当我们是去公园,你说现在走到哪儿了?王佐良边笑边回答:走了还不到一半呢。然后,他们接着在屋子里转悠,直到“看见公园大门了”、“累了,该回去了”才罢手。

张海迪、王佐良夫妇说,那是他们至今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

有爱相随,身体残缺但生命完美

1985年,由于昼夜伏案创作《轮椅上的梦》,张海迪的鼻梁被眼镜压破一块,从此不断溃烂出血,可为了写作,她一边用手绢捂着,一边仍不停地写,一直拖到了1991年初。最终,在王佐良再三劝说、甚至不惜以“冷战”为代价的“逼迫下”,张海迪才跟着丈夫来到了上海一家医院做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让王佐良吓了一跳:鼻梁基底细胞癌。

面对王佐良严肃的表情,乐观的张海迪却笑了:“相对于多年来病魔的折磨,癌症对我来说并不可怕,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早就希望这种病能光临我。因为如果我因此走了,不仅对自己是一种解脱,也是对我的爱人――你的一种解脱。那样的话,你也不用长年累月为我担心受怕了。”话未说完,张海迪却发现王佐良已泪流满面,于是赶紧改口,“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这样吧,我全力配合治疗。”

为防癌变组织扩散,经过反复会诊,医院决定对张海迪实施手术。在手术台上,因为高位截瘫不能麻醉,她就凭自己的意志去抵御疼痛。几个小时后,当张海迪面色苍白、鼻子上缠着纱布从手术室走出来时,王佐良急步走上前握住了妻子的手,哽咽着无法言语。

经历过生离死别,王佐良对妻子照顾得更加周到了:每天清晨,他匆匆忙忙赶到城东的学校上班;中午不管风吹日晒,他也一定会骑上半个小时的车赶回家,做饭、洗衣,然后给妻子的手臂、肩膀做按摩。

近年来,由于各种病痛的折磨,张海迪已经不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写作了。于是,王佐良便为妻子添置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让张海迪倚着床写作。但没过多久,这样写作也做不到了,她必须将电脑放在身体的一侧,扭着身子敲击键盘。即便如此,张海迪依旧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因为第二天要上课,有时晚上王佐良睡得早些,可往往半夜里总是被张海迪叫醒:“快去看看,电脑可能出了故障”、“打印机出问题了”,等等。每到这时,王佐良总是一骨碌爬起来调试,然后再重新躺下来。

张海迪爱好广泛,年轻时参加过残疾人运动会的气手枪比赛,歌唱得也颇具水准。有时,两人工作累了,也拿起麦克风,来个夫妻对唱。她的MTV《我的梦》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还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对于妻子的歌唱天赋,王佐良赞不绝口,更自称是妻子的铁杆“粉丝”。

张海迪喜爱画油画,写作之余还创作了多幅画作。2005年6月,张海迪读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读着读着,小说里描绘出的意境让她有种想用画笔表达出来的冲动。于是,她转着轮椅冲到画架前,却发现颜料大部分都用光了。看见张海迪着急的样子,正忙着备课的王佐良二话没说就出了门。一个多小时后,他大汗涔涔地提着一大箱子回来了。张海迪打开箱子一看,天啊!先生竟然给她买了一大堆油画颜料还有十几枝画笔。

像所有女性一样,张海迪很爱美,也喜欢打扮自己。王佐良出差时,总不忘给妻子捎件纱巾、毛衣之类的礼物,而且买回来的衣服常常让张海迪眼前一亮。在多种场合,很多人都对张海迪的着装大方、新潮赞不绝口,海迪总会笑着说:“这要感谢我的先生,他可是我的健康顾问兼形象顾问啊!”

张海迪和王佐良更是一对不折不扣的足球迷。2006年的足球世界杯期间,两人经常在凌晨三四点爬起来看球赛。德国对阿根廷的那场比赛,到了最后罚点球的关键时刻,王佐良认为阿根廷罚点球的技术不行,觉得德国最终能赢。而张海迪则希望心目中的英雄球队阿根廷胜出。最后,结局不幸被王佐良言中。海迪大恸,泪花闪烁地唱起了那首著名的足球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害得王佐良赶紧安慰妻子,直到她破涕为笑。

采访中说起妻子张海迪的这些“过去糗事”,王佐良笑不可支。

“我们的婚姻和常人无异”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报纸曾经发起过讨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和王佐良一笑置之。张海迪觉得,抛开赖以代步的那张轮椅,其实自己和丈夫的婚姻,跟中国千千万万平凡的夫妇根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张海迪虽然只能靠轮椅移动,但这不妨碍她对生活的热爱。平时在家里,她尽可能地做些家务,譬如扫地、擦桌子等。张海迪还很喜欢做饭,但家里厨房太小,她的轮椅进不去,于是她就让不善烹饪的丈夫代她“操作”,做她发明的菜品,比如“丰收在望”――蒜蓉辣椒酱拌胡萝卜、“金谷满仓”――番茄沙司炒鸡蛋等。做菜时,张海迪在厨房门口一、二、三地说步骤:放油、放葱花、用急火炒……菜做好后,张海迪总会吃得津津有味。用她的话说,虽然菜是丈夫炒的,但每一道工序里都倾注了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而王佐良呢,则一边笑呵呵地看着妻子满足地大口咀嚼,一边孩子似的“邀功”:海迪啊,我的手艺不错吧,是不是又有长进了?说完,两人便幸福地哈哈大笑,此时的夫妇俩,已经不再是什么作家、教授,俨然一对酒店里的大厨。

张海迪和王佐良都是喜欢孩子的人。有一次,张海迪问丈夫:“我们没有孩子,等我们老了怎么办?”王佐良平静地说:“到那时,我们一起上敬老院,我陪着你!”海迪动情了:“佐良啊,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找一个健康的人来陪伴你。”王佐良笑着制止妻子说:“怎么说出这种不争气的话来?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我们还要活上100岁哩!”

虽然不能像常人那样成为一个幸福的母亲,但张海迪却把爱给了更多的孩子。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她为孩子们写书、译书,还在几年前捐出巨额稿酬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对于残疾儿童,张海迪更像母亲一样处处关怀,在每年的“两会”上,海迪为全国的残疾人朋友提了很多切实的议案。

时光荏苒。转眼间,5岁时就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且被众多权威医学专家确诊为“很难活过27岁”的张海迪,已经53岁了,而他们那最初并不被太多人看好的婚姻,也走过了令人羡慕的26年历程,留下了一长串幸福的脚印。也就在这一年,张海迪迎来了生命中的巅峰时刻――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为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从当年那个微笑面对一切的残疾姑娘,到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被创造,再到如今这个自信、优雅、知性十足的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让无数人看到了生命价值的真正内涵,读懂了坚强、乐观、永不放弃的博大意义。

采访中,说及自己的婚姻,王佐良感慨万千:“多年来,外人只看到了海迪作为公众人物的一面,看到了她身上的种种光环,却不知道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多年来,作为海迪的丈夫,我始终不愿出现在镜头前,人们也不太理解我的低调。其实,我只是想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为海迪多做点什么。结婚以来,她曾多次问过我,是否对这种婚姻产生过厌倦,我的回答一如既往――我为我的妻子骄傲,我为我们的婚姻骄傲。”

谈起未来的打算,一旁的张海迪笑了:“有爱相随,我的婚姻已经完美无缺。年少时我曾说过,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我的这个理想实现了――我能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服务了。但我还有个愿望,希望退休后能开个咖啡店,我当老板娘,他当老侍应生,一起品评咖啡香浓中的夕阳乐趣。”说到这里,张海迪扭头看了看身边的王佐良,眼神里满是幸福。(未经许可,严禁上网、转载或摘录。)

上一篇:会妆扮的女人是艺术家 下一篇:绝境中生命与爱情的互馈至尊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