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为何抛弃亨氏?

时间:2022-08-28 08:12:20

最近看到新闻,因为竞争对手汉堡王的前总裁伯纳尔多希斯即将赴亨氏担任CEO,麦当劳考虑终止与亨氏长达40年的合作, 因为一个人而终止两家大公司多年的合作,是不是有点太轻率了?

—Devi

的确,汉堡王是麦当劳的宿敌。麦当劳在全球拥有3万多家分店,汉堡王则拥有1万多家分店,由于汉堡王在中国进入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中国消费者对于两者的竞争可能没有明显感觉, 但是在美国等市场,两者的竞争就如中国市场上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但是即便如此,竞争再激烈也是公司行为,犯不着追究到其总裁伯纳尔多希斯身上,更不至于因为伯纳尔多希斯去了亨氏而迁怒亨氏,还怒到要改变40年合作的地步。

任何一个打破传统合作的决定都不是容易得出的。所谓做熟不做生,比如百事可乐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麦当劳,这些多年合作知根知底的伙伴,在产品供应、物流配送、合作模式上都有了一定的默契, 更加合拍。因此要改变传统合作,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价格、产品等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实麦当劳真正的理由是担心亨氏管理层变动后,关系与竞争对手汉堡王更紧密。从今年2月份开始,汉堡王和亨氏背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大Boss—巴西投资公司3G资本(3G Capital)。而伯纳尔多希斯同时也是3G资本的合伙人。

今年2月,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哈尔哈撒韦公司,与巴西投资公司3G资本,联手出资280亿美元收购亨氏食品。而3G资本在2010年就收购了汉堡王。

麦当劳的担心应该说从2月份就开始了,而现在汉堡王的总裁去了亨氏担任CEO,这种亲近关系无疑是进一步加剧了麦当劳的担心。

汉堡王和亨氏两家公司虽然是独立运营, 但是毕竟有着同一个幕后Boss,关系更加亲近。因为关系的亲疏而影响经营决策的案例并不少见。

最典型的比如百事可乐与肯德基的合作,肯德基餐厅一直以来提供的都是百事可乐产品,其渊源是两者本来就是一家人。直到1997年,肯德基、塔可钟和必胜客才从百事公司分拆出来,发展成为百胜餐饮集团。尽管已经分家,但仍然是兄弟情深,百胜旗下餐饮的提供者仍然是百事。

出于谨慎,麦当劳的选择是结束与亨氏的合作。当然这要让亨氏的竞争对手乐在心头,他们收获了向全球最大连锁餐饮企业提供番茄酱的机会。

仅仅个人恩怨就改变一个商业决定的事情,只有影视剧里的家族情仇才会有可能。真相只有撕开表象之后才能看到。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肖可

微博互动专区

切总:人生第一次杂志采访竟然因为跑步和马拉松,实在是出人意料,这在一年前甚至无法想象。我在想,假如我的小学中学的体育老师看到,我的大学老师看到,我以前的公司同仁看到,会作何感想?

RE:受够了“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的体育老师会欣慰吧。

秋autumn天:漫长的车程发现没带书,对最新的《看天下》不感兴趣,买了《第一财经周刊》,也好久没看了,这期还不错,《第一财经周刊》从没让我失望过。报刊亭可看的杂志寥寥无几了。

RE:略欣慰。

阿泰大叔:@第一财经周刊 看了10月21日这期P78“寿司为什么这么贵”的专题,以前我是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贵,看完了后知道了不少。不过鉴于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只是看下而已。

RE:没关系,一般都只是看下而已。

读者来信

庶民的胜利

你们好!冒昧写信,主要因为我想在我们县城办一份社区报纸,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希望贵社能给我一个学习实习的机会。办社区报纸是基于以下几点想法的:

1. 北京的纸媒信息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在争夺广告资源;而在县城,相应的高品质内容几乎没有,但是县城本地商家对广告宣传渠道的需求却非常强烈,因此,这是一个未经竞争的蓝海。

2.大媒体在县城很少会有读者。社区内的居民很少会关注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走向;与此相比,本地地产开发商征地拆迁赔偿细节倒是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在县城办一份报纸是非常有经济效益的。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份社区报纸,也就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了,主要是在于县城中都缺乏这样一份有价值的报纸。在这种情况下,这份成功报纸的经验就可以快速地复制推广。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县级区域的宣传渠道,这才是这一方案的最大价值。另外这个信的题目叫“庶民的胜利”,是因为这是一个人人追求自我表达的时代,精英的作用不是跟草根争夺话语权,而是去帮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 音。

—陈涛

RE:县城的这个报纸理论上是有空间的。但做好一份就很难了,更别说复制到全国。因为它面对的就不算一个“市场化”的环境。举个例子,万一你要是做得不错,当地党政机关某某报这类就不会觉得很好过,然后你就不会很好过。你懂的?如果一个事情没人做,好多时候不是因为人们从没想过。

问一个事

请问一财君对于日资的企业的关注度怎么样呢?因为相对来说,关注美利坚的公司新闻要多很多,而像索尼和任天堂之类的公司,你们的采访是不是相对要少?

—陆少辰

RE:日企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只是一阵一阵的,有时有有时没。

求指点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周刊,非常敬佩你们办刊的态度,我一个门外汉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所以非常感谢周刊。这一期在有关“德克士”的文章里,我看到了我家乡小新密的名字,顿时一阵狂喜和激动啊!因为它让我这做冷链的北漂一族心里感到一阵阵的温暖—愿家乡的名字常记于异乡人心中。最后请教一个问题:如何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我志向管理咨询)和营销学(我一哥们志向市场营销)知识,我们本身不是此类专业,现在已经从事销售类工作(今年刚大学毕业),重回学校也不可能,还望一财的高人能够指点一二。在此先谢过了,也祝周刊越办越好。

—战檐后的夏风

RE:从工作中学应该是最迅速的。学校经验应该让位于工作经验。如果有很深的“专业”或者“系统”情结,最简单的方法是工余找一下这个专业的相关书籍,作为补充学习材料。

希望能更多关注我们

财仔啊!作为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妹纸,虽然看了N本杂志了,也觉得蛮有收获,但还是对未来很迷茫啊~~虽然平时也会和同学交流,但是希望一财能再多关注一下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形势吧,站在更高视野给出一些参考~~

比如如下几点:1.某些行业的剖析,尤其是长远发展路径(这个我看一财也做了一些了,不知道有没有做过工商管理专业的呢)。2.对一些典型或非典型大学生职场新人案例做一些中长期的分析,比如对一本科毕业三年行政助理的发展轨迹叙述(我不想看薪资平均数啦,因为只有被平均的时候才觉得是幸福的)。3.不知道可否来实习呢~~嘻嘻,想过来感受学习一下呢 虽然不知道看一财的大学生在读者中占多大比例,但由衷希望一财更多关注大学生未来,给我们指点迷津!O(∩_∩)O~~

—小纠结的木姑娘

RE:财仔!一秒变港剧。“工商管理”是一个万精油型的专业,要准确剖析这个专业的出路还有点难度。我们争取找点这方面的典型,看看能否帮到你吧。

基层公务员是很难的

看了《和基层公务员聊天》这篇文章有些感想。其实吧,有时候去图书馆看书,两三百人的自习室一眼望去桌上放的全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等教材,有一大部分人都在看书备战!

我算是局内人吧,说点感想,大家都很辛苦,为了在这个14亿人的泱泱大国混口饭吃,兄弟姐妹们都不容易,别人在喝咖啡的时候、别人在挥霍青春的时候、别人在创作自己的生命灵感的时候、别人在完美地释放自己的青春能量的时候—最终你可能经过PK进入工作岗位,但是更多兄弟姐妹们在这条独木桥上摔下去了!即使最后分配进单位,这里又面临一个大大的转折点。如果是小单位,那么工作20多年你还是科员一个,经过20多年日复一日的相同工作的“锤炼”,最终你拿着2000多块钱的工资退休了!如果进了大单位,那么就面临激烈的上升通道竞争:拼年龄、拼学历、拼精力、拼能力、拼体力……最后“两鬓白发、目光深沉”,要是能混个不大不小的职位安稳退休都值得道声恭喜!其实人生短短那么几年,这样下去还不如你们—做个记者,见多识广、生活精彩!

我觉得你们杂志很好,多样性强!这里发出邀请,有机会到七彩云南,古滇之国来玩,我负责招待!

—狐猴

RE:是不容易,不是这块料就别去凑这份子。谢谢你的好客。

给一财君的第一封情书

一财君:

你好!今天翻旧杂志不小心发现你们犯错真是越来越猖狂了!每期都道歉似乎已经没有歉意可言了,我挺不喜欢每期都看到你们犯错的,另外,我也非常不喜欢你们对犯错的骄傲调侃姿态,能谦虚点么!

—emma

RE:冲题目打开的……我们也不喜欢犯错,外加道歉。不过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基本都是闻过则改的,没有骄傲调侃呀。

本周我推荐

黄蓉怎么会爱上郭靖的?

如题。这是近期一则热帖。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回答者胡曦综合各种意见,给出的解释是,实际郭靖才是出手阔绰的多金男。

因为第一次相见,郭靖请吃饭,就花了19两多的银子,另外打发盘缠2锭金子。另外原文给出的重要信息还有,成吉思汗(注意此人身份)给了郭靖10斤黄金。1锭就是2斤,也就是说,打发了4斤,一斤16两,折合现在的金价约合30万人民币。

所以射雕故事说的是和土豪爹爹赌气的白富美没带卡离家出走了,在快不行了的时候遇到了穿着手工定制、开着大黄蜂、出手大方又忠厚老实的大哥哥。

大哥哥请吃饭,一顿饭就花了1万多,然后把大黄蜂和套装都送出了。还另送了30万。

在这个帖子解惑答疑之际,一位叫Akjan-zhao的网友补充发言,另告诉大家一个可怕的事实,郭靖在做出文中所述的慷慨行为时,是以为黄蓉是男人的……

上榜理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推荐人:皮皮

上一篇:·穆尔西 下一篇:没效率,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