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探索

时间:2022-08-28 07:36:55

骨科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探索

【摘要】 随着骨科学不断发展,国际之间学术交流日益增多,提高骨科医生英语水平势在必行。骨科医生工作强度大,骨科医生英语学习时间较短。骨科亚学科分科细,与其他W科具有交叉,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大。骨科专业英语词汇来源广泛,背景复杂增加了专业英语学习难度。因此,临床骨科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骨科医生英语能力仍不足,英语教学师资队伍有待提高,考核机制需要完善。面对临床骨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教育模式有利于骨科医生医学专业水平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以“骨科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探索”为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骨科学; 教学改革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GUO Quan-yi,LI X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128-13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rld,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nglish skills of orthopaedic surgeon.Because of the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the time for orthopedist to study English is short.In addition,rthopedics has multiple sub-specialty,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vident,orthopedist have to learn large quantity of knowledge.Medical vocabulary has extensive sources and the background is complicated.Teaching clinical orthopedics in English is special.Nowadays,English ability of orthopedics is still insufficient,the number of teacher is not enough and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should improve.Facing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optimizing the teaching-learning models coul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 in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Therefore,we spread out discussion mainly from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Orthopedics; Teaching reform

First-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Beijing 1008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3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医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国际性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国际化进程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世纪医学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风尚、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具备能够在国际平台交流的英语水平[1]。在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两个方面必须面对:一方面,随着物理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临床骨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大多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都发表于以英文为媒介的SCI期刊,重要的国际骨科会议也均为英文会议。另一方面,西医骨科学起源于欧洲,从英语角度学习有助于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解。因此,提高骨科医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探索新方法。

1 骨科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

1.1 骨科医师工作强度大,减少了其学习的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此过程中,各种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预测,由于人口寿命的延长,退行性疾病和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接下来的几十年以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极大依赖于骨科医生[2]。同时,由于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伤和工伤也越来越多,使得骨科医生工作强度不断增加。骨科医生必须提高工作速度,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再加上以实践性、操作性强[3],对医生体力要求高为特点的骨科日常工作,导致骨科医生英语学习的时间减少。

1.2 骨科亚学科划分较细,增加了专业英语学习的内容 骨科分科较细、病种较多,骨科医生的学习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病种的变化不断增加,所需学习的专业英语知识也逐渐增加。现代社会交通运输业、工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使得除单纯性骨折脱位外粉碎新骨折、多发性骨折频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好转与医学的发展,化脓性关节炎和脊髓炎、结核病已经逐渐减少,但类风湿、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骨关节疾病逐年增加。此外,退行性骨关节病所引起的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增生性骨关节炎也是门诊中遇到的最多的病种[4]。以中国人民总医院为例,学科分类较细,包括创伤、脊柱、关节、肿瘤、运动医学、康复骨科、骨科基础研究等亚学科。各亚学科专业程度高,术式复杂,骨科医生除了从传统教材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大量阅读国际上最新的、最前沿的英文文献,导致医生成长过程漫长,需要掌握的专业英语知识量大。

1.3 骨科专业英语词汇来源广泛,背景复杂 现代西医骨科起源于欧洲[5],亚学科专业领域专业英语词汇多种多样,专业性强,并且很多专有名词以重大贡献者名字命名,如踝P节骨折中Cotton骨折、股骨踝间骨折中的Swashbuckler手术入路等。骨科专业名词极多,增加了掌握的难度。

1.4 骨科和其他多学科具有交叉,增加了需要掌握的词汇量 现代骨科不仅与医学影像学、神经外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等临床学科关系密切,同时骨科的发展与材料学[6]、力学[7]、分子生物学[8]、信息技术发展[9]息息相关。如材料学与力学的发展使得内固定和外固定器材不断更新,组织工程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中的转化越来越广泛,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得手术机器人逐渐应用于骨科,例如专科设计的 Robodoc机器人系统、MAKO-plasty机器人系统、Acrobot机器人系统、SpineAssist机器人系统[10]。其他学科在骨科中的应用使得国内优秀的骨科医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骨科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阅读大量相关学科英文文献,英语要求相对更高,跨学科英语知识需求量更大。

2 骨科临床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2.1 临床骨科医生英语学习主动性低、英语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在骨科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对骨科知识均采用为中文授课方式。骨科学知识量大,中文骨科知识掌握起来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专业英语知识的教学则使学生掌握起来难度更大。因此,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大多数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热情较低,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日常交际英语上,常忽视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11]。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很多学习基础好的医学生也意识到了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12]。但大多数医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仍让需要提高。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特别是同等学力研究生,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把重点放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忽视英语的学习[13]。他们所具有的英语能力主要来源于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如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CET4、CET6等,这样的英语学习具有被动性、短时间性、应试性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进入骨科临床工作的骨科医生,当通过这些考试后,忽略了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出现类似于其他领域医学工作人员英语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现状,包括具备一定英语阅读能力,但无法使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同行交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难以独立完成高水平英文文章的发表[14]。

2.2 骨科专业英语教材匮乏 双语教材的缺乏是制约任何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15],骨科学亦是如此。现代骨科起源于国外,通过几十年我国骨科人的努力,中文骨科教材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虽然骨科学中有很多专业词汇都有被认可的中文译文,但经过单纯的、传统中文骨科教学,医生很难将中文名称与相应的英文名称结合起来。至今,专业的、公认的、内容全面的、及时更新的双语骨科教材仍然没有诞生,大型的骨科英文原版教材专业性强,但对于大多数临床骨科医生阅读难度较大。

2.3 骨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匮乏 配套的骨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对骨科医生英语教学有重要影响。执行骨科英语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骨科老专家年轻时没有机会接受优良的英语教学,出国留学机会较少,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骨科英语教学的水平。年轻的骨科教师英语水平较好,但骨科临床经验未达到一定的火候。公共英语教师对临床知识了解较少,教学方式与其他专业类同,不能满足骨科专业需求。师资力量在临床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还受教学兴趣、认识程度、教学方法、自身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双语教学中教师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双语教学好坏与职称评定、奖金和任期考评没有直接关系,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积极性不高[16]。此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资源显得更加紧张[17],这也影响着临床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这些现象导致我国骨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匮乏。

2.4 骨科专业英语考核机制缺失 包括骨科专业的临床医生英语水平的评价还多限于CET4、CET6、雅思、托福等公共英语考试,这些考试并不能对专业英语水平起到考核的作用。因此,公共英语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逐渐脱节。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常把注意力集中于公共英语,而对专业英语学习不足。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专业英语考核机制,多把精力集中于临床知识学习忽视专业英语学习。

3 骨科临床英语教学优化方案

3.1 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骨科医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尽早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一定骨科临床专业水平的医生通过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自身业务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国际上最新,最受关注的科研成果大多发表于以英文为媒介的SCI期刊。一名优秀的、走在骨科发展最前沿的医生,要想迅速学习国际上最前沿的骨科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并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良好的英语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良好的英语水平是骨科医生走向前沿,走向国际的敲门砖,因此尽早从思想上重视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极为重要。

3.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决定着医学英语教育的实施程度。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很高。骨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应兼具良好的临床业务水平与专业英语知识水平。由于目前骨科专业英语教育发展较慢,师资力量缺乏,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启动骨科专业优秀英语教师人才储备,提高师资水平[18]。启动优秀骨科英语教师人才储备建设的的方法很多,包括选取英语基础好的骨科医生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也可选取优秀的英语专业教师和骨科医生进行联合教学培训;在一些骨科实力较强的科室,选取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医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培训等等。同时,由于双语教学教师工作量更大,对于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例如,从职称评定、奖金和任期考评上给予一定支持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积极性。增加优秀的医学英语教师与海外医学院校的交流可以提高英语与专业知识水平。长远来看,构建英语教学专业教师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交流平台,能够促进英语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共同发展,英语教学与临床医学结合必定是未来的教育方式。

3.3 阶段教育、分层教育设立实用课程,因材施教 由于医学生年龄各异,英语水平良莠不齐,英语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模式[19]。医学生本科阶段是公共英语基础教育的黄金时期,在本科阶段教育重点要放在基础英语学习如阅读、听说、写作能力上。有调查表明,较好的公共英语水平的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专业英语学习环境,并且有较高的理解能力[20]。因此,提高公共英语水平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基础。

课堂是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主阵地之一[21]。在骨科专业学习阶段要注重骨科专业英语教育与公共英语教育相结合,教育的起点是学生全面掌握骨科专业词汇,与骨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样能减少后期阅读英文文献的难度。对于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教育者应该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22]。对于公共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本硕连读医学生和本硕博连读医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后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穿插英文专业词汇的讲解。中英文双语教学中不能摒弃中文专业知识的内容,在中文教学的基础上穿插英语知识专业知识还能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增加文献阅读研讨课,可以为师生互动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文献阅读能力[23]。国内很多骨科教材多为国外教材译文,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引导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以便更好地了解骨科专业知识。

在骨科研究生阶段,由于很多院校毕业要求需发表SCI论文,定期开设英文文献阅读与写作相关课程能够提高骨科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对医学生科研、英语都有促进作用。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定期组织英文文献汇报,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对最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24]。积极鼓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的医学生参加国内或国际上的英文学术交流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促进优秀医学生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骨科动态,使优秀医生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4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制定科室英语学习计划 临床骨科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交流骨科新知识,最终还是要更好地促进临床实践。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促进临床实`的要求,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年轻医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由于骨科亚学科分科较细,每一个亚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在科室活动中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医学生专业英语知识。如在科室活动中,可以定期挑选最新的或者认可度高的英文文献翻译讲解,定期采取英语教学查房,选取典型病例,使用英语汇报病情、诊断、治疗等[25],既能使骨科医生学习到骨科专业知识,同时又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特别是,随着大数据理念在各专业的广泛应用,国际性的疾病治疗指南越来越多,充分学习国内外指南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能够使年轻骨科医生用英语分析病例、系统性处理患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6]。在一些国际化进程较快的医院,诊治外籍患者疾病的过程中使用英语查房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对医护人员英语专业知识与交流能力也有极大促进作用[27]。

综上所述,在骨科学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国骨科的发展需要紧贴国际骨科发展趋势。在此交流过程中,较好的骨科专业医学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骨科专业英语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临床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针对教育现状采取策略切实加强骨科医生专业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川,胡兴平,祝青国,等.医学国际化背景下提高临床医生英语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师杂志,2014,(s2):171-172.

[2] Farley F A,Weinstein J N,Aamoth G M,et al.Workforce analysis in orthopaedic surgery: how can w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ur predic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07,15(5):268-273.

[3]毛宁方,白玉树,谢杨,等.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2):194-195.

[4]黄国忠,解传信,吴德万.21世纪基层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88-89.

[5]冯传汉.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在――在第四届华裔骨科学术大会上的卓越成就特别演讲[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081-1084.

[6]马剑雄,高峰,柏豪豪,等.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内固定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21(3):323-327.

[7]李亚军.计算生物力学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8):7869.

[8]田伟,赵丹慧.应发挥分子骨科对骨科发展的引领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7):2593-2596.

[9]郭卫春,黄文俊,汪光晔.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55-59.

[10]张军良,周幸,吴苏稼,等.手术机器人系统在骨科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79-2082.

[11]赵敦.骨科教学查房中加强英语教学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08,(12):98.

[12]王哲,辛娟,尹鑫.我校八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87-188.

[13]向冰,林登萍.医学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3,(41):87-88.

[14]康红军,周飞虎,赵妍,等.临床医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17-120.

[15]廖荣霞,谭雪焦,陈敏.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 推进医学双语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01-1004.

[16]王敏,张峡,郝勇,等.临床双语教学中教师状况综合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4):510-512.

[17]曹忠芹.反思教学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12):128-129.

[18]王吉云,马志敏,李志明.医学英语教学中师资分析及学生现状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551-552.

[19]郭彦琼,杨和平.浅谈临床医学教育的三个阶段[J].基础医学教育,2003,5(4):378-379.

[20]苏力,李大荣,张淑云,等.临床课程试行医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3):29-31.

[21]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八年制医学生生理学双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928-929.

[22]徐玉娟.互动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194-196.

[23]田易,倪兵,吴玉章.文献阅读研讨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2):265-266.

[24]巴院.英文文献学习报告会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0):94-95.

[25]郑唯强,袁鹏群,沈姝,等.军队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英语查房教学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8):780-782.

[26]张倩,张宁,李菁晶,等.英语教学查房在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8):726-728.

[27]余颖娟,丁小容,曾杏珍,等.临床护理英语查房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574-575.

上一篇:皮肤性瘙痒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BMSCs联合硫酸软骨素酶ABC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