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时间:2022-08-28 07:21:2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诊断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①诊断要点: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有感受外邪病史;理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②主要症状:鼻和喉部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西医诊断标准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①诊断要点: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追踪到与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如患者发病前7天内曾到有流感暴发的单位或社区;与流感可疑病例共同生活或有密切接触;从有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归来等。②确诊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以下≥1种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者,可以确诊为流感: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流感病毒分离培养、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升高。

证候诊断①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②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③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④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⑤热毒袭肺证:高热、咳嗽、痰黏咳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疗方案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风寒束表证治法:解表散寒。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如下。①麻黄汤加味:麻黄6g,杏仁10g,桂枝10g,生甘草6g,葛根15g。②葛根汤加减:葛根15g,桔梗6g,杏仁10g,生石膏30g,桂枝6g,赤芍10g,连翘10g,生甘草6g,生麻黄6g,柴胡12g。③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2g,前胡10g,川芎10g,枳壳10g,羌活10g,独活10g,茯苓10g,桔梗6g,甘草6g。④时行感冒风寒束表基本方: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炙甘草6g,羌活10g,苏叶10g。⑤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颗粒、散寒解热口服液。

风热犯表证治法:解表清热。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如下。①银翘散加味:牛蒡子10g,薄荷6g,杏仁10g,淡豆豉10g,淡竹叶10g,连翘12g,荆芥穗10g,银花12g,桔梗6g,桑叶10g,生甘草6g。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桔梗汤: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杏仁10g,大枣15g,生姜15g,桔梗10g,银花15g,生甘草6g。③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

暑湿袭表证治法:清暑祛湿。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如下。①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g,大腹皮10g,自芷10g,紫苏10g,茯苓12g,半夏曲10g,白术10g,陈皮6g,厚朴10g,桔梗6g,甘草6g。②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6g,金银花10g,鲜扁豆花15g,厚朴8g,连翘12g,半夏10g,六一散12g。③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

卫气同病证治法:透表清气。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如下。①江苏上感方:柴胡10g,黄芩10g,青蒿10g,羌活10g,薄荷6g,石膏30g,大青叶15g,鸭跖革15g,生甘草3g。②清肺消炎:饮麻6g,黄石膏30g,黄芩10g,黄连3g,鱼腥草15g,双花10g,连翘10g,大青叶15g,炙甘草3g。③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

毒袭肺证治法:清肺解毒。①时行感冒热毒袭肺本方:炙麻黄3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芦根15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金银花10g,青蒿10g,薄荷6g,瓜蒌15g,生甘草3g。②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等。

中医特色治疗①针刺退热:选穴为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泻法。②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动,每一部位刮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③药物擦浴退热:升降散药液(大黄、姜黄、僵蚕、蝉蜕)擦浴,开腠理,泄邪热。

静滴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辨证选用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基础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500-1000ml。

护理①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②风热犯表者,可予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荸荠汁、鲜桔汁。③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高热烦躁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④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分钟即可。⑤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

疗效评价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流感治愈标准: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病情稳定。

转成重症为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持续高热>3天;②剧烈咳嗽,咳浓痰、血痰,或胸痛;③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④神智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⑤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⑥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⑦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⑧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死亡:包括由于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死亡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

上一篇:正确认知下腰痛治疗误区 下一篇: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