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催生教育的变革力量

时间:2022-08-28 05:20:02

“顶层设计”:催生教育的变革力量

【关注视角】

一场叩问本质、系统设计、全程调控的区域教育整体改革,就这样真实生动地拉开了帷幕。一个着力思想解放、统筹驱动、核心突破、草根变革的区域“改革版本”,就这样扣人心弦地鲜活面世――

作为一场对传统思维和行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教育改革,不同于取向制度修补、模式建构、方式创新的“点线式”变革:肇始于“顶层设计”战略思想的区域教育改革,从教育诉求的本质回归和理想建树,到改革创新的系统谋划、整体建构,唤起了长期潜伏和压抑的教育潜能,渐次觉醒的教育改革和创新能量,在成都东郊龙泉大地雨后春笋般绽放开来。

一波接一波,涌动于挣脱惯性、搅动心灵、持续内生的教育变革力量,在成都东郊龙泉大地,几无遮拦地奔走。

犹如普希金毕其一生的呐喊――“我是自由的元素,我真的想奔跑”,开掘这样的奔跑力量之于龙泉教育,既是生命潜能与神圣皈依的活力释放,又是延伸历史、书写神奇的教育智慧、激情与梦想奔逸的生动景象。

“记得那年秋天刚刚来到,‘顶层设计’就似一记惊雷,带着满心的迫不及待在龙泉小学教育的厚土上炸响。”龙泉八小校长秦文彬就这样与“顶层设计”不期而遇:“从质疑、反抗,到踯躅、徘徊,我的犹豫不前丝毫挡不住她那要唤醒一切的力量。观望中唏嘘,试探中认知,收获中喜悦……她一步一步走进我的心房,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她的陪伴、她的引航。”

龙泉实验小学蔡毓敏老师更是直抒胸臆:“顶层设计”犹如一只号角吹响了改革的乐章,促使我们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给予学生创造未来的志向和能力,以更大的热忱、更多的智慧和切入心骨的坚韧,求索教育的真谛。

不同于取向制度修补、模式建构、方式创新的“点线式变革”,肇始于“顶层设计”战略思想的区域教育整体改革,从教育诉求的本质回归与理想诉求,到改革创新的系统谋划、整体建构、全程调控,唤起了长期潜伏和压抑的教育潜能,渐次觉醒的教育改革创新能量,在龙泉大地雨后春笋般绽放开来。

为什么有的教育创新昙花一现,有的教改经验转瞬即逝?在龙泉人看来,导致这些败笔的一大主因是:“过分注重形式和方法的改进,未能触及教育的灵魂。”

犹如一石千浪。2010年1月5日,龙泉小学教育工作会又一次撞击素质教育的实践难题,龙泉教育局基教一科科长罗万荣率先抛出了“顶层设计”概念,并提出在全区构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方案,立即引起教育局党组高度关注。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3月16日,全区“顶层设计”首次研讨会上,与会者天马行空、见解独到,但要全面打破应试教育坚冰,每个人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艰难。凭着“遵循规律,摒弃功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龙泉老百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原始冲动,大家从龙泉教育近20年改革中追根溯源,寻找阻碍素质教育的核心障碍,紧扣教育改革的前沿走向,构思“顶层设计”框架。

8月18日,历经半年调研论证,12次易稿,《龙泉驿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应运而生,教育局党组随即做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决定》。

“自己捅马蜂窝”是亲历者的生动比喻。“掀起这场对传统思维和行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参与《方案》起草的李金鸣老师激情难抑:“几经苦行僧似的历程,让人疲惫却又信心满怀,犹如经历了分娩前的阵痛纠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应当说,经过20年教改,特别是近年加速推进“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战略构想,龙泉教育已然站上时代前沿: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教育水平跃居全省一流行列。区委区政府“尊师重教,富民兴教”十项制度的落实、成都打造“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惠风,更是浸润了龙泉教育改革的春天。

然而直面新的机遇和挑战,龙泉人清醒看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十分困难:部分学校缺乏先进系统的办学思想,自主办学、特色发展力度不够,办学效益亟待提高;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方法陈旧,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差……这与龙泉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升高的教育需求存在很大的落差,区域教育亟待新的改革和创新。

适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新一轮“课改攻坚”启动,嗅觉灵敏的龙泉人迅速抓住契机,找到了阻碍素质教育的核心“症结”:一是评价机制的问题;二是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建构。

认识突破让龙泉人眼前一亮:与其改革的修修补补,不如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全面建构。

“发展中的优势让我们感到龙泉教育‘化蛹成蝶’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发展中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实施区域教育改革必须系统思考、整体构建……这既是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龙泉教育人涌动于心的内在需求。”时任龙泉教育局局长宁旺成说。

说到“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来自系统工程学,意为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具有“顶层决定性”、“整体明确性”、“兼容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它要求遵循规律、叩问本质,构建起引领改革的先进理念,及其科学的规划系统和有力的执行系统。

龙泉教育率先引入“顶层设计”,意在从战略高度上把握教育改革的本质与全局,全面引动、系统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育人为本,特色发展”贯穿改革全程全域

创造性发掘“顶层设计”的教改要义,龙泉首先确立了“顶层设计”改革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特色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工作中就是育人为本。要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长为灵魂,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龙泉教育局党组书记宁旺成说。

遵循全区教育“四化两城”的总体要求,《方案》明确了“育人为本、特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指导思想,把“培养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途径,《方案》要求学校围绕办学思想,以特色项目和特色活动为突破口,大胆探索自主办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域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方案》以六大板块构建“顶层设计”改革框架,即办学思想“理念校本化、视野国际化、行为人文化”;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科学化、过程管理规范化、目标考核综合化”;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序列化、课堂教学优质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队伍建设“师德建设系统化、队伍成长团队化、专业培训终身化”;学生发展“习惯培养常态化、知识技能能力化、兴趣活动课程化”;特色建设“学校发展自主化、文化建设个性化、办学成果特色化”。“十八化”分别从校长、教师、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目标和考评要求,勾勒了全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

“六大板块是一个有机整体。办学思想是核心,常规管理是保证,课程改革是载体,队伍建设是关键,学生发展是目的,特色建设是突破。”在龙泉教育局副局长张英武看来,《方案》最具创意的是“办学思想”和“特色发展”,因为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和主线;只有学校特色发展才能闯出新路,实现个性化办学和个性化发展。

重在“唤起教育人的心灵觉醒”

回望来路,龙泉人从未停歇过教改的脚步,过去的改革重在微观重组、行为改进和操作优化。“顶层设计”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诉求与系统建构,又是理性梳理区域教育优良传统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是一场根本性的教育变革。

作为具有哲学站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顶层设计”旨在唤起教育人的心灵觉醒――回归“育人为本”的价值本位,终极关怀人的发展,由《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即可窥见一斑。

让“校长潜下心来办学,成为有思想、有理念、有作为的专业化校长”。虽然很多校长都想当个好校长,但对做什么、怎么做却比较懵懂。“顶层设计”引导校长学会本质叩问、系统构建……提高办学的价值领导力、路径导向力、决策执行力,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校长办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让“教师静下心来思教,研究儿童、研究课堂,成为师德高、业务强、受欢迎的专业化教师”。“顶层设计”注重引导教师从“以分数论英雄”到“关注两代人的发展”,激发生命的发展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健康快乐的童年,成为好学、好问、好思、好动,有梦想的阳光儿童”。“顶层设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给儿童天真、快乐的童年。

“顶层设计”的开创性意义还在于:点燃教育人的改革“心灵”,建构教育理想,涌动教育激情,提升精神境界;反思改革实践,纠偏教育行为,探索改革新路,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创新力。

教育就是“给学生未来点一盏明灯”

如果说“顶层设计”是一场观念革命,则其观念创新集中体现为:对教育本质与要义的回归与坚守,对教育路径的改革与创新。

――“三想”托起教育的“梦想长城”。

校长要有办学思想。好校长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顶层设计”要求每个校长都要形成系统、明晰的办学思想,并转化为师生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为,实现办学的价值领导力。

教师要有教育理想。面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教师永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才能迸发激情与诗意、机智与活力……“顶层设计”要求学校一切活动,都应唤起每个人的精神诉求,充分激扬全体教师的生命激情和创造力量,共同构筑教育的梦想长城。

学生要有人生梦想。梦想远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顶层设计”要求回归育人为本、淡化分数与考试、注重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轨道,无疑是为学生播种未来开辟道路。

――“不唯分数而教,要为发展而教。”

“唯分数而教”关注的必然是分数,必然导致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歧视学生……“为发展而教”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其未来;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发展……“顶层设计”以构建运行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启生命自主、多元、特色发展的空间。降低“调考”的考评分值,增大音体美、科学等学科的考核权重,允许学生申请二次评价,为特优生开设跳级通道等措施,就集中体现了“为发展而教”的思想。

――“不为生存而教育,要为教育而生存”。

变“为生存而教育”为“为教育而生存”,是对教师人生的价值引领。“顶层设计”注重“唤醒教师对生命价值的意识和追求”,引导教师珍惜自己的人生选择,爱上正在做的事情,让必须做的每件事都富于意义,让正在做的每件事都更加精彩,精酿美好的教育人生。

一线校长和老师们的普遍感受是:建构“顶层设计”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素质教育发展体系,走的是一条高屋建瓴的自主之路:不仅构建了改革的宏伟蓝图,更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起点高,关注学生的未来;站点高,立足一辈子;关全局,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同进共长;重人文,温馨与关怀扑面而来。

“‘顶层设计’是对全局的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要求各要素各细节都是当前最好、最理想的建构。在这场改革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理想追求的意识、开拓创新的意识、全面发展的意识、育人为本的意识、提高质量的意识。”2010年8月20日,全区“顶层设计”动员大会上,时任教育局长宁旺成向全区3000多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激情号召。

按照“确立办学思想―构建顶层设计―培育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成为特色学校”的改革路径,力求做到“推进有步骤、评价有考核、践行不打折”……然而行进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2011年2月23日,全区小学教育工作会上,宁局长针对部分学校办学思想讨论不深入、工作思路模糊等问题,突出强调认识、执行、操作三大问题:“顶层设计”是一场教育教学思想变革和实践创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发展的方向,必须转化为自觉行动;坚决摒弃“懒、软、庸”、“好人主义,好耍主义”等不良现象,反思工作得失、经验教训并限期整改。

全力推进“顶层设计”,龙泉三年跨出了三大步:高调启航、全面发动,确立学校办学思想,构建“顶层设计”框架;完善方案,全面践行,初显特色;落实学科教学“三大任务”,构建运行“三性课堂”。“顶层设计”一路走来,留存风景无限――

时光倒流一:“办学思想大讨论”中的引擎打造

推进“顶层设计”,龙泉首先打出了两记重拳:“办学思想大讨论”、“顶层设计”大论坛。“顶层设计”启动半年后,教育局发现各校办学思想建设还不够深入,遂决定再用半年时间深入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

“办学思想是‘顶层设计’的核心和灵魂,要求学校基于历史沉淀、运行现状和发展愿景,建树核心理念,找准办学定位,厘清办学思路。虽然过去多数学校都有办学思想,但缺乏科学性或游离实际……我们组织力量到各校开展校长、中层、教师三个层面的座谈会,看学校是否开展了办学思想大讨论,并及时诊断、指导。通过整整一年建构,各校基本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办学思想。”罗万荣科长说。

促进学校在办学思想指导下构建“顶层设计”改革方案,教育局把视导任务下到教育集团。经集团对成员学校“顶层设计”方案一学期拉网式视导,教育局组织讲师团成员,分组错位展开各校办学思想和“顶层设计”方案评定。

“阅读各校办学思想和‘顶层设计’方案,仿佛是在和学校团队进行心灵对话。绝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人的发展,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思想和‘顶层设计’框架,找准了办学方向、路径和方法……经过两年深刻发动和强力助推,筑牢了全区推进‘顶层设计’雄厚的思想和精神基础。”教育局基教一科副科长白德兴说。

时光倒流二:“集团化办学”中的联动共生

以集团为载体推进“顶层设计”,结合区域教育幅员辽阔,以及边远地区和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差距较大的实际,龙泉大胆变革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将全区37所小学组成帮扶型、合作型的8个教育集团,前者实行“引领互动、特色发展”,后者按“资源共享、特色发展”模式运行。

教育局赋予集团理事长二级管理、指导职责,划拨专项经费,运行考评制度,明确两大任务:一是规定性动作,围绕“顶层设计”要求运行管理、开展活动;二是自选性动作,成员学校联动开展活动,推进特色化办学。

由龙泉北片区8所乡村小学组建的第五集团,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但发展愿望强烈。集团以“整体联动、彰显特色,高位均衡”为目标,实施“学习借鉴、互动交流、生成智慧、整体提升”策略,统筹集团优质资源,运行共建共享机制:组建名优教师团队展开联动教研,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优秀班主任巡讲、集团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尝试联组科研,集体申报“十二五”科研课题“多元学习方式,建构阳光课堂”……

“作为合作型教育集团,我们抱团发展的动力,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和配备不足、教师力量相对单薄,教改教研难度大,各校需聚力发展;二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集团办学便于学校找准差异,发掘、提升办学特色……”集团理事长李华说。

教育集团的成功运行,既克服了单所学校推进“顶层设计”力量不足的局限,又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联动共生。2012年成都市教育局考评集团办学成效,对龙泉推进“顶层设计”的集团化办学创新之举,给予了充分肯定。

时光倒流三:讲师团巡讲卷起的行走力量

2011年2月28日,“顶层设计”讲师团张英武一行,率先在柏合学校开讲“顶层设计”第一课:从学校的发展基础、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减负增效”的再思考,到区域“顶层设计”框架等做了深入剖析。对老师们提出殷切希望:“坚定信心,树立理想,克服困难,向前冲刺……”

为“顶层设计”铺垫思想和行动基础,龙泉组建了由各教育集团理事长学校校长、教育行管人员、教研员组成的讲师团。讲师团实行集体备课、分组宣讲……全区小学教师亲历见证了讲师团三轮巡讲的行进轨迹。

2011年的春天如同拨云见日,这一年围绕“顶层设计”方案,全区轰轰烈烈开展了第一轮、第二轮讲师团巡讲活动,全区小学教师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2013年的春天,第三轮讲师团巡讲,着力推动“三性课堂”,实现了“顶层设计”推进的一次重大突破。

讲师团巡讲扫除了“顶层设计”的认知障碍,老师们在怦然心动中点燃了激情,蓦然回首于教育本位与理想追寻,毅然投身于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

作为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草根专家成长平台,讲师团整合了一流的教培、管理、教师力量,形成一个立体的研培体系和民主多元的学术氛围、竞争环境,培养了一支推动改革的生力军。正是在这批草根专家的示范引领下,龙泉教育人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正是这种研究的思维、专业的路径、集群的力量,唤起了“顶层设计”改革的蓬勃力量。

时光倒流四:“现场展示”中的动感呈现

2013年5月28日,龙泉小学“顶层设计”第四轮现场展示会,在城郊小学龙泉九小展开。现场会采取视频宣传、课堂展示、现场活动、汇报交流等形式,清晰呈现出第三教育集团“顶层设计”改革的路径与成效:龙泉八小的“一课时教学”、龙泉九小的多彩活动与情趣课堂、十小“葵花般绽放”的生命教育、十一小的“田园式”教育……各校既突出了生命为本的共性特质,又呈现出特色共生的多元景象。

2012年9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打响了全区“顶层设计”现场会的第一炮,随后各集团纷纷跟进,凸显各校“顶层设计”的整体构建和办学水平,突出了落点课堂的实践轨迹。

“顶层设计”落点课堂,龙泉教育人从落实学科教育“三大任务”入手,竭力建构回归教育本质的新型课堂――“三性课堂”。

“课堂相对传统陈旧,教师抱得紧、牵得多,学生缺乏个性发展……”2010年3月,成都市教科院对龙泉课堂的调研反馈,让在课堂教学上颇有自信的龙泉人大吃了一惊。

从上世纪实施目标教学以来,课堂一直是龙泉教改的热点。龙泉教培中心党支部书记严正辉自揭短板:“从课堂教学过程优化、创造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索,到多元学习的高效课堂构建,我们一直认为龙泉课堂体现的教学思想是比较先进的,送出去的优质课、比赛课,也在全国、省市频频获奖,但为了考试‘死教书、教书死’的教学方式、教学现状,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中。”

2012年8月全区小学教育暑期干部培训研讨会,首次把“顶层设计”引向课改深水区,打响了构建“三性课堂”攻坚战。

“顶层设计”走入第三年,再度审视全区小学教育,龙泉人认定:课堂教学必须返璞归真,体现学科性、教育性、创新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对接、反思学科课堂教学现状,龙泉人对“三性任务”做了一番解读。

课堂教学的学科性任务,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科目本身承载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科基本素养,相当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教学的教育性任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影响,是培养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相当于达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科课堂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产生、价值观的形成,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又能从中赢得动力。

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任务,是指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作为一个人才的基本素养。必须深度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龙泉教培中心进一步梳理了各学科三性课堂的内涵生长点,特级教师郑大明带头发掘了数学“三性课堂”的内涵:学科性任务表现为抓‘四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重核心(数学问题)、强本质(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素养(学习方法、审美情趣);教育性任务体现为:激发教与学的创新欲望、发展教与学的形象思维、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情感、提升教与学的审美体验;创新性任务表现为好奇求知、质疑批判、求新求异、执着个性的培养。

“‘三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学科性形成基本能力,教育性决定价值方向,创新性形成发展高度。但现实的课堂教学学科性体现相对充分,教育性有所体现,创新性明显不足……落实‘三性’应以学科性任务为基点,以教育性任务为核心,以创新性任务为灵魂。”教培中心副主任何智远说。

作为“顶层设计”的必然产物,龙泉把建构“三性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核心任务,首先建构起‘三性课堂’评价系统。

“我们按底线性、方向性、简洁性原则,着力课堂教学导向,建构了由九大要素构成的‘三性课堂’评价框架:学科性评价要素为‘基础知识过手,基本技能达标,学习方式多元’,教育性评价要素为‘资源利用充分、氛围民主和谐、启迪适时合情’,创新性评价要素为‘知识拓展适当、思维参与充分、好奇想象激发’。为学校、教师留足了自主探索和创新的空间。”教培中心主任余洪权说。

今年4月17日,在以龙泉一小为现场的“践行‘顶层设计’,推进‘三性’课堂”讲师团巡讲活动中,教培中心教研员谭红首先结合语文学科解读了三性课堂《评价要点》,龙泉一小李星老师就五年级语文《囚歌》说课后,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是:学科性的落实、教育性的凸显、创新性的生成。

“三性课堂”巡讲,通过教研员解读学科评价要点、推出示范课、骨干教师评课、一线教师交流等方式,引动全区小学教师一起裹进“三性课堂”这一全新的课堂改革之中。

绝大多数老师的感受是:“犹如醍醐灌顶,方向性彻底明确了”、“三性课堂找到了新型课堂的建构路径和生长空间……是历年龙泉教改最深入人心、赢得高度认可,并具有行为深度的一次。”

“打造特色学校,使全区小学形成模式不同、风格各异、特色纷呈的新局面,形成全区小学教育的区域特色。”落实“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特色办学已成龙泉小学的常态行为。

“多元育人”绽放生命潜能

从嘉庆年间的“凤仪书院”一路走来,享有“百年书院,巴蜀名校”美誉的龙泉实验小学,实施“顶层设计”初期,引发的仅是几朵涟漪。

“起初全校学习了、动员了,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办学思想有且深入人心,课堂大赛、教学质量全区领先……‘顶层设计’下我们还能做什么?”校长孙超话锋一转:“看到其他学校风生水起的破竹之势,实小上下震动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领先地位必将岌岌可危!”实小人不服输、能干事的精神被再次点燃。

传承“大雅・祥和”的凤仪文化,对接学校发展现状和宏图愿景,实小提炼了“多元育人、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着力开启生命素质和潜能多元发展的多样化路径。学校由此确立了“顶层设计”“139”发展框架:以“多元教育”理念引领,培养博学高雅、尚美人生的教师,培养全面发展、潜力开发、个性彰显的学生,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特色学校……展开“多彩德育品牌”塑造、“多元特色课堂”打造、“多元评价体系”建构等“九大实践体系”,并把重心指向多元课堂的实践建构。

多元课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公民素养、创新素养为中心,追求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素质多元发展和多方面潜能开发。开展“我的多元课堂”主题教研活动,培植典型课,提炼多元课堂指导策略和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与效果评价,加强群体性、阶段性、个别性课堂诊断,发掘放大教学亮点,培育催生教学特色……实验小学逐步形成了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讲解、训练内化、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的多元课堂教学路径,培育出灵性流淌、潜能激扬、愉悦和美、共创共享的多元课堂。

活力绽放的多元课堂,改变了师生低质量的课堂生存状态,释放了教与学的潜能,催生了拔节生命质量的课堂新文化。

教师生命的潜能与活力“井喷”

“将‘顶层设计’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活性流淌的学校文化,才能变成现实的教育力量。”龙泉一小校长陶友珍话头高起。

十二年打拼出全区一流教育质量的轨迹,折射出龙泉一小关怀生命成长――“遵循规律、尊重差异、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不舍追求与情怀。

作为公办民助的改制学校,龙泉一小一度债台高筑、人心散乱、陷入困境……2009年以来,渐趋平稳的龙泉一小乘“顶层设计”东风,建树起“爱上学校生活,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试图让学校成为学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创造适宜并带给儿童成长快乐的教育。

上一篇:农村特级教师的梦与路 下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超保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