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8 04:24:39

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屈肌腱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100例屈肌腱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治疗, 3个月后分别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屈肌腱损伤患者的总主动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屈肌腱损伤;早期;功能锻炼

由于手部外伤导致屈肌腱损伤, 需要接受屈肌腱修复手术治疗。术后受损屈肌腱极易与周边组织发生肌腱粘连, 从而影响患者恢复手功能甚至导致修复手术失败。本院2013年7~10月收治50例接受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有效防止了患者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 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屈肌腱损伤患者10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开放性屈肌腱损伤未合并骨折或其他部位损伤。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对照组男35例, 女15例, 年龄16~49岁, 平均年龄(28.9±9.5)岁;观察组男34例, 女16例, 年龄17~51岁, 平均年龄(29.7±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损伤原因、部位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Kessler法进行肌腱修复术。在功能康复环节,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具体流程如下。

1. 2. 1 制定早期功能锻炼日程表 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归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手部屈肌腱损伤功能锻炼方案, 并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 将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综合形成早期功能锻炼日程表。

1. 2. 2 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计划 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 具体操作方法, 解读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心理认同和护理依从性。患者应在康复训练医师指导下按照早期功能锻炼日程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初期(术后1 d~3周)每日取下外固定石膏体, 进行小幅度的被动屈指运动, 3~5遍/次, 2~4次/d, 在训练完成后用石膏继续固定肌腱损伤处。中期(术后3~4周)患者可开始轻微主动屈指运动, 并行微助力训练如捏抓皮球等。同样训练完成后行石膏固定。后期(术后4周~3个月)肌腱愈合基本完全, 可拆除外固定石膏, 并适度加强运动强度, 增加肌腱滑度, 借助手指关节活动仪进行每次持续40 min左右的被动屈指训练, 2~3次/d, 同时可逐步开始握笔、写字、拿握物体等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1]。

1. 3 评价方法 患者术后3个月依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判标准对患者手功能恢复状况作出评定。评定标准为:优是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指的75%;可TAM>健指50%;差TA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 P

3 讨论

3. 1 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手部外伤引起屈肌腱损伤, 目前治疗方案多为屈肌腱修复手术, 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尽量避免肌腱营养途径被破坏, 促使其尽快愈合。但术后受损伤的屈肌腱极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从而不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对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肌腱粘连、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几率, 以最大程度保障手功能健全[2]。康复训练应科学合理制定, 同时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施行, 方能发挥出最大功用, 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3. 2 患者护理依从性影响康复训练效果 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配合是手功能得以恢复的重要保证。因此本研究早期对患者展开配套健康教育以消除患者不配合心理, 充分指导患者掌握康复锻炼要领, 以保障最佳护理效果。

对屈肌腱损伤患者展开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康复, 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云海, 胡银琪.早期康复介人对手部肌腱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24(2):422-423.

[2] 常林顺, 王奇才, 马艳.手部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医师进修杂志, 2004, 27(4):43-44.

[收稿日期:2014-06-10]

上一篇: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课堂教学教师角色转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