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了什么而活着

时间:2022-08-28 04:19:22

“老师,我觉得人生空虚,怎么办?”听到这种问题,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著名作家毕淑敏书中那段话。她说,在她的讲座中,无数次被青少年们问起:“人活着有意义吗?”她的回答是:“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需要为自己规定一个意义!”

“可我该如何确定这个意义呢?”那就要问问你的心,它最想要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假设你幸运地来到一个神奇的魔术商店,里面出售的物品非常特殊,可以由你自己定价,但只可以使用魔术币购买,而任何一个光临此店的人都只拥有1000元的魔术币。那么,你会如何制定你的购物清单呢?一起来看看这里都卖些什么宝贝?

1,三五个知心朋友

2,一份甜蜜的爱情

3,健康的体魄

4,崇高的威望/名垂青史

5,美丽性感的容貌

6,一门精湛的技艺

7,无尽的快乐

8,才识渊博

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额财富

10,一些优秀的品质,如善良、诚实、勇敢和宽容等等

11,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岛

12,美满幸福的家庭(此处指你成为家中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家庭)

13,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

14,

一张可以免费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机票

这些宝贝是不是很令你垂涎三尺呢?今天,我们的魔术商店货源充足,可以随意购买。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魔术币,购买其中的物品呢?你问它们的价钱?没有价钱。试想,如果你需要一件衣服,市面上的衣服有十元的,有一百元的,还有上万元的,关键不在于衣服的价钱,而是你愿意花多少钱购买一件衣服,对吧?所以,当你手上只有一千元的魔术币时,你会如何来分配这些钱?强调一下游戏规-则,这一千元必须完全由你自己消费完毕,既不能向别人贷款,也不能将钱贷给别人。

好了吗?噢不,我并不打算评价你的购物清单,让我们继续这个游戏。请先做两个深呼吸,静下心来想象。想象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都变得白发苍苍、牙齿掉光、老得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坐在摇椅上回想,想起当年你十三四岁时,曾经光临过一个神奇的魔术商店,并且购买了一些物品。看看你手上的购物清单,你觉得这些物品,这些你十三四岁的时候最想拥有的东西,对于七八十岁、也许人生之路即将走到尽头的你而言,还有意义吗?回想你的人生一路走来,经历了中考、高考的洗礼,大学毕业第一次找工作时体验到现实和梦想的落差,二十多岁时成家的波折与立业的坎坷,三十多岁时为人父母的幸福和肩上的重任,四十多岁时为事业达到巅峰而繁忙却发现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五十多岁进入更年期还遇上年迈的双亲病重,六十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无所适从……它们,那些购物清单上的物品,还是你这一生最想拥有的吗?

如果你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内心最想拥有的东西了。

也许有的同学会不服气,“老师,我比别人聪明,长得也比别人帅,家里也比别人富裕,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更多的魔术币?”你想到了吗?为什么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千元的魔术币?游戏中的这一千元的魔术币究竟寓意着什么?再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钱不能购买到魔术商店里的任何物品,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换取它们?

对的,是时间,是努力!所以,这一千元的魔术币代表着我们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次生命!

因此,我在游戏中总会事先声明,不可先用魔术币购买巨富,再以巨富购买其他物品。当你将时间用在挣钱的同时,你也失去了换取其他物品的机会。也许你是为了工作而熬夜,损害健康;也许你利用周末加班而放弃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也许你为了能加薪而放弃与好友联络感情;总之,你的这部分时间已经消逝,不会再回来。而你认为,这么做值得!你认为,这部分时间用来挣钱比起做其他事更有价值!

其实,这个游戏的目的是想帮助你明确自己心中的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通俗的说,它是你内心关于是非善恶、得失贵贱的标准,它告诉你什么有用什么无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值得去做什么不值得,它不仅是你世界观的核心,还是驱使你一切行为的内部动力。虽然价值观的本质是判定好坏,但价值观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也就是说,在刚才那个游戏中,无论你购买了什么,都没有所谓的对错。尽管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但我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的价值观明显存在健康和不健康的区别。如何判断你的价值观是否健康呢?我想谈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

美国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内在的需要所推动的,于是他研究了人的需要并将其由低到高进行分类。他认为,只有当人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添加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人对阳光、食物、水分、空气、健康以及成年人对性的需要等等。当人的生理需要能得到部分满足,人能生存下来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安全需要。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如要求社会环境安全、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摆脱失业的威胁、生活有保障,病有所医等。这两个层次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因而马斯洛将它们归之为低级需要,当然动物只存在生理层面上的安全需要。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拥有其他更高级的需要,如第三层次的归属和爱的需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渴望被自己所在团体所接纳,如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家,家里有爱我们的父母;在社会上,你归属于我们的学校;在学校中,你归属于某一个班级等等。而每个人都渴望在团体中得到其他成员的爱,注意这里的爱指的是广义的爱,包括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爱。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希望被某个团体接纳,还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得到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肯定甚至是赞许,这就是第四层次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在完成了前四种需求以后,个体开始试图认识外面的世界,这是认知的需要,如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除此之外,人们还渴望欣赏美、拥有美,如我们倾听音乐、欣赏绘画和影视作品、购置心怡的服装、旅游观光等,这是审美的需要。而马斯洛认为,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尤其是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拥有最高层次的需要,他定义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内心渴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以达到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你手中购物清单中的物品,它们分别出自你哪个层次的需要呢?

比方说,你渴望拥有才识渊博,你说可令自己考上大学,可你又是为什么要考大学呢?假若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挣大钱,使自己能吃好住好玩好,那么,这是出自哪个层次的需要呢?假若是因为父母太爱你了,为了回报父母的爱要考上他们所期望的大学,这是出自哪个层次的需要呢?假若是因为某个老师瞧不起你,你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证明给他看,这是出自哪个层次的需要呢?假若是因为你立志要成为救死扶伤的一代名医,必须要学好必备的医学知识,这又是出自哪个层次的需要呢?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你最想拥有的东西是出自高级需要的,你的价值观就是健康的。我们更希望,你最渴望拥有的是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在你不断挖掘自己潜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你也就为这个社会、为社会中的其他人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正如所说:“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我们都要开成美丽的花 下一篇:我在您的眼里找到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