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中医辩证施护56例

时间:2022-08-28 03:38:55

便秘中医辩证施护56例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但粪质干燥,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症。本病在临床常见,尤以中老年多见,女性较常见,目前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较差。几年来我科运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护理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 男性16例,女性40例,年龄27-84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1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排便时间延长,3 d 以上排便 1 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气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状;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 辩证治疗及辩证施护

热秘:①肠胃积热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干口臭伴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治法:泄热导滞,润肠通便。方剂: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②气机郁滞 欲便不得,胁腹胀痛,嗳气频作,便少。舌苔薄白,脉弦。治法:顺气行滞,绛逆通便。方剂:六磨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处方:沉香1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乌药12克,枳实12克,大黄10克,柴胡9克。水煎服。若气郁化火者,可加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

辩证施护: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心理护理。每日晨起饮凉开水或蜂蜜水一杯,肠道,以刺激肠蠕动,平时多饮水有泻热润便的作用。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常食芹菜粥。忌食辛辣厚味之品。泻药宜偏凉服于清晨空腹效果最佳。可针刺大肠俞、支沟、合谷、曲池、用泻法。

虚秘:大便不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发白。舌淡苔薄白,脉弱。治法:益气润肠。方剂:黄芪汤(尤在泾《金匮翼》)加减。处方:黄芪20克,陈皮10克,党参18克,当归12克,火麻仁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辩证施护:虚则补之,以滋气血生化之源,气虚便秘应益气润肠通便,血虚便秘应养血润燥通便。嘱其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结构,加强营养。多食益气润肠、养血润燥食物,可给予黄芪粥、山药粥,也可食用黑芝麻仁、胡桃仁、松子仁等研末稍加白蜜每日晨起空腹冲服。针刺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穴,用补法。

气秘:大便干结,腹中胀满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剂:中成药 四磨汤。

辩证施护:理气行滞,绛气通便。首先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解释和疏导,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指导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动,宜多活动,以疏通气血,促进肠道的传导功能,达到排便的目的。嘱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过食辛辣、煎炸之物,宜多食粗纤维,多饮水。可针刺大肠俞、天枢、中脘、用泻法。

冷秘:大便秘结,难以排出,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涩。治法:温通开秘。方剂: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肉苁蓉20克,牛膝15克,当归12克,升麻10克,肉桂6克,巴戟天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辩证施护:补益脾肾,温化寒凝。注意防寒、保暖,增加运动量,以增强体质。散步、打太极拳,可在增强气血流动的同时,增强肠蠕动。忌食生冷。可针刺肾俞、上巨虚、大肠俞等穴,用补法,并可炙神阙、气海穴,以温通下焦。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它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以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 72h 以内,其它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1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它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它症状均无改善。

4 治疗效果

56例中治愈31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

5 体会

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出困难。本病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在其他疾病中。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应当根据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分辨虚实。如便秘兼有表征,则属表里同病,且辩证时应辨明属寒属热,便秘虽属里实证,实则泻之是基本原则,但应考虑机体状况,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采取标本同治。中医医家提出腑气不通致衰的理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五味入口,即入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指出了治疗便秘的重要性。施护过程中,嘱患者不可滥用泻药,避免使用不当,使便秘加重。注意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同时保持心情舒畅等方面的护理。我科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和给予针对性的辩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上一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小针刀结合电脑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