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时间:2022-08-28 03:13:09

略论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工具。它的实施主体是人,教育对象也是人,评价者仍然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但由于受一些历史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与深化。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和剖析,并探索策略。

一、现阶段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承接、更新与发展阶段,出现不和谐师生关系也是不可避免的,大致表现如下:

(一)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向上的关系,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是管辖的对象,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采用注入式灌输法,用系列理性法则去规范要求学生,把学生一些不经意间的行为一概斥为“越轨”,甚至常用 “高压政策”制服学生。其结果,教师讲的话学生听不进去,教师要求的事,学生不认真去做。有时学生申诉理由时,教师没有耐心去听,学生不愿上某教师的课,教师也不愿教这样的学生,以至产生对立情绪,互不理解,互不信任。于是,背后辱骂教师者有之,给教师起绰号者有之,与教师对着干的有之,个别还采取离家出走或自杀方式表示对教师的不满。

(二)师生关系扭曲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特殊职业,但由于受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市场经济副作用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淡化。表现在教育中对学生有亲疏,在排座位、安排班干部、评优树先、教学辅导等具体行为中,常夹杂教师本人的利益因素,不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结果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多了功利,少了真诚,染上了金钱色彩,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力量,玷污了学生心灵。

二、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办好新世纪的教育,加速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应该是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每个教师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了若干个中心。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水准。要把自己从以往教育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有解放了教师,才能解放学生。以往的教育往往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其实,个性与集体是对立的统一,教师在教育全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体做法如下:

1、要善于做到“心理换位,平等相待”

首先,教师应当放下架子,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生活,从维护他们的利益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人,因价值而平等,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领域即表现为要求师生平等、优等生和学困生平等。教师必须也只有认识到学生和自己一样具有存在价值、拥有人格尊严,把学生真正地当人看待,彻底改变对学生进行“管”与“灌”的做法,转变对学生施行超负荷重压的思想,才能形成真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要处理好严与爱的辩证关系

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老师正确处理好“爱”与“严”的辩证关系。我认为,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与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老师不能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也不能嫌弃学习及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对学生,老师的严与爱都必须是公正的。作为一个平行班的班主任,我的班情是: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不高,如果一味的严厉,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对于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我更多的是关爱。

3、要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绪

教师要加强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自身修养。一般情况,人遇事一慌就躁,一躁就要乱,就可能处理得不恰当,效果就差。临阵不乱、处惊不变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先决条件。

偶发事件分为有意事件和无意事件,对于无意事件,不要小题大作,要软处理。对于有意的偶发事件最好采用冷处理的办法,如课堂上出现怪声怪调,就可用目光扫描一下,不必停课训斥学生,也可课上不作处理,课下调查后找该生单独谈话进行指导等。用此法的效果要比教师气得脸红脖子粗地大声训斥半节课好得多。如果是辱骂学生,体罚学生,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更为紧张,这也是衡量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一个长期磨和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克服急躁的情绪。

4、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时,有的教师为了与学生搞好关系而刻意的去与学生走的太近。这样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有的同学会认为老师这样很虚伪,现在的学生想法又多,会不会出现师生恋之类的,若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会不会带有感情因素等。距离产生美,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定要由心而发,不要刻意为了搞好关系而去搞好关系,要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我们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做一个让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教师!

上一篇: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