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28 02:39:20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预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才能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内容及依据;作用;问题

1、 引言

工程预算是控制建筑工程总投资的依据,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化的工作,科学合理的预算不仅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而且还是综合衡量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

2、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内容及依据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内容应包括编制方案、总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划项、定额水平的制定、定额水平的测算,定额编制基础资料的整理、归类和编写。定额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的价格政策,现行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现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国家设计规范,各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图集、施工图纸、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现场实际调查和测定的有关数据,工程具体结构和难易程度状况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情况等。

3、建筑工程定额的作用

定额规定了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标准,并用货币形式来表现必须消耗的定额数量。定额具有以下主要作用:其一,定额是编制计划的基础。建筑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都是有计划进行的,企业编制的各种计划都要以各种定额作为计算人力、物力、财力等需要量的依据。其二,定额是确定产品成本的依据,是评价设计、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性的尺度。任何合格产品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台班的数量,是构成产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它们的消耗数量又是由定额所决定的,因此,定额是确定产品成本的依据。同一产品的不同设计、施工方案,它们的经济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其三,定额是组织和管理施工的有效工具。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计算和平衡资源需用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组织材料供应,调配劳动力,考核工料消耗,实行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都要以定额作为依据。没有建筑施工定额,组织和管理施工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以以定额标定的方法为手段,对同一产品在同一操作条件下的不同的生产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到一套比较先进的生产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促使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4、当下我国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潜存的问题

4.1.1工程预算定额不完善。不少建筑业在开展工程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借用定额的现象,这种定额借用,由于忽略了地理位置、建筑类型、施工技术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将会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的现象存在。

4.1.2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在我国,不少的建筑业开展工程预算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工程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是因不准确的预算定额造成的,同时还有一个原因是计算方法上选用不当。尤其是工程预算过程中、工程间接费用当中,会由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工程费基数,进而造成工程造价出现失控的情况。

在实际的前期工程预算编制当中,仅仅针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定价,所形成的价格差是不可以使用在计算间接费用当中的。在工程施工作业当中,必然会有高于一百种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预算价格除了所规定的材料之外,是需要将其划分到直接费用当中的。而材料费用的提升是计算施工间接费用过程中最为敏感性的因素。

4.1.3在工程预算编制当中,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开展的工程预算编制过程当中,通常建筑企业会对于临时建筑工程投资会有一个较为固定化的计算方式,但该方式并不是全部工程都可以运用的,尤其是在建筑工程当中,会因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的运用、施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提升,促使劳动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4.2建筑工程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4.2.1高套定额。在我们国家有的建筑业开展工程预算的过程中,往往会有高套定额的情况。高套定额指的是在所开展的工程决算中降低工程标准,但采取高标准定额,导致两者产生非常大的差距的一种现象。

4.2.2虚增工程量。虚增工程量指的是,某些施工单位随意增加施工成本的一种主要方式,纵使在此过程中,虚增工程量不是施工单位人为因素导致的。譬如,有的建筑企业针对工程分项施工中,通常会有人为的重复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的情况,特别是在隐蔽性工程中是非常多见的。有的施工企业在开展工程决算的过程中,将一些已经列入工程量决算中的定额项目进行二次计算,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计算费用重复的情况发生。

4.3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处理对策

紧随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不少建筑业现已进行了比较完善成熟化的工程预算控制。

4.3.1建筑工程预算完善措施

4.3.2依据现实具体状况来制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针对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广泛存在的借用问题,在开展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当中,可依据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施工工艺及技术水平等,有效结合现实具体状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在编制工程预算过程中,可依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遵循相关规定来对其加以整合。也就是在工程预算基础定额前提下,依据工程施工困难度,来设置难易系数,进而提升工程经济效益,同时需要针对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所造成的定额改变情况加以调整,对其加以合理补充,以便于有效的掌控好工程造价失控情况。

4.3.3提升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的精准度。建筑工程预算过程当中,往往会因计算方法的运用不当,造成工程施工作业当中,实际的材料价格会时常受到市场供应情况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因素的诸多影响,出现材料实际价格与材料预算价格不吻合的现象,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失控情况。

4.3.4精准的计算施工人员具体数量。因现有的建筑投资与临时建筑工程投资相互间是很难运用一种公式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为此,编制工程施工项目预算过程当中,争取最大限度的遵循现实施工具体情况对施工人员数量进行科学计算,之后对临时建筑面积、室外工程量进行计算,之后以相应的定额标准来计算出最为精准的工程造价,只有如此,才能够预防因计算公式问题而造成工程预算出现误差情况的发生。

4.4建筑工程预算完善措施

就目前建筑工程预算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

4.4.1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预算过程中潜存的高套定额问题,需依据高套定额的具体情况,开展分类化审核,审核工作人员不单单要具备非常专业的工程计算方法,同时一定要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施工各方面要求和熟知施工图纸,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4.4.2对工程预算进行严格掌控,预算重复计算问题发生。针对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计算重复问题,从问题产生的本质上着手,需要对工程预算计算方法进行严密掌控。譬如,强化审计工作人员工程量计算的专业程度,一定要对其进行很好的掌握,同时项目主管单位一定要具备严格化的隐蔽工程现场签到及记录制度,做到有证可寻。

5、结束语

消耗量定额与预算的实施,是建立了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创造了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了建设各方主体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有利于对外开放和交流,有利于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和发展好。

参考文献

[1].论建设工程定额的地位与作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8(06)

[2]鲍向阳.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报价探析[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02)

[3]徐丽萍,林群仙.建筑工程定额与工程量清单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25)

上一篇:刍议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土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